140 第一次北京之行

1918 年夏,毛泽东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

当他手捧烫金的文凭时,这位农民的儿子眼眶湿润了——五年半的苦读,五年半的穷恩,五年半的心血和汗水,终于化作这文化知识的结晶!他将带着它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角逐场。在未来生活的大舞台上,他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还是社会的主人翁?是显赫一时的权贵,还是流芳百世的英雄?

正在这时,他接到了同学蔡和森寄自北京的信。蔡和森的信中说,联系赴法参加勤工俭学一事,“殊不好为计,故示望兄来指教。”并说“驻京唯有润兄最宜”,“只要吾兄决来,来而能安,安而能久,则弟从前所虑种种, 皆不成问题。”①极力敦促毛泽东前往北京。蔡和森还在信中转达了杨昌济先生的想法,希望他能一边就读北京大学,一边兼搞社会活动。

原来, 1918 年 6 月,杨昌济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出任北大伦理学教授,举家迁往北京。这月下旬,杨先生写信给毛泽东,劝他在一师毕业后到北大继续学习,并告诉他一个消息:法国政府为弥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短缺的局面,来中招募工人。曾在法国留学的蔡元培、李石岑、吴玉章等人,提出“勤以作工,俭以求学”的口号,倡导青年利用这个机会到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并组织“华法教育学会”来举办此事。就这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便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浪潮。

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从杨昌济先生的信中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决定立即在长沙大力推动这一运动的发展。他们首先向新民学会会员和第一师范、长郡中学、周南女校等学校学生进行宣传和发动,数日之内报名者达三十余人, 其中新民学会会员就占十多人。

6 月下旬,新民学会就此召开了一次会议,大家认为,学会应向外发展, 而留法是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会议决定派蔡和森前往北京了解有关情况, 并和各方面进行联络。蔡和森进京后,感到勤工俭学事宜困难不少,非得有一个得力的人来筹措不可,所以就写信请毛泽东北上。

为了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同时也由于渴望接触新思想和新人物,毛泽东接信后,即于 8 月中旬,偕新民学会会员离开长沙,启程北上,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京之行。

秋风送爽,枫叶初红。8 月 15 日,毛泽东同罗学瓒、张昆弟、萧子升、李维汉等二十四名准备赴法的学员,由长沙登船,走水路到汉口后,转乘火车直往北京。

8 月 19 日,毛泽东一行抵达北京。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湖南,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此时,当了五年半穷学生的他,已是身无分文——路费是同学借的,饭钱是同学们合伙掏的;唯有的,是胸怀天下,追求真理的一腔热情和愿望。

当时的古城北京,是直系军阀严密统治的地方,它是官僚传统的沃土, 是达官贵人的世界,富丽堂皇下,呈现出封建的腐朽与没落。而另一面,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茶地在这里展开:《新青年》正以它那摧毁一切旧事物、 旧观念、旧道德,高扬一切新事物、新观念、新道德的气势,从这里向全国放

① 《新民学会会员集》第 1 集。

射着启蒙运动的光芒;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正以其勇猛之心和不怕断头的精神,向一切愚昧落后的东西进行猛烈的抨击;民主和科学这两面中国人最陌生的旗帜,已开始在千年古都上空高高飘扬,东方最古老最辽阔的国度,正经受着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新旧思想、新旧文化在北京的这块土地上,激烈地较量着、厮杀着。

为了落实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到处奔走。他们请李石岑介绍情况,制定计划,筹措经费,还先后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蟊县布里村、长辛店四处开办留法预备班。在毛泽东的主持下,虽然“所受意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不少”,“但大家都望着前头的乐园,本着冲动与环境的压迫,勇往前进,而没有一个人灰心”。①罗学瓒在家信中这样写道:毛润之“此次在长沙招致同学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才智学业,均为同学所佩服”。在毛泽东的具体组织和妥善安排下,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和其他湖南青年,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终于在次年 3 月启程前往法国。

毛泽东要为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奔忙,但生活却日益窘迫,即使是每月极有限的几元生活费,也无法筹措到,他急于寻找一个维持生活的职业。10 月间,通过杨昌济先生的介绍和联系,经北大校长祭元培同意,在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给他安排了一个助理员的差事。

这一安排,使毛泽东满心欢喜。他知道,北京大学是名流荟萃的最高学府,更是新思想、新文化孕育传播的园地,思想十分活跃,名种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这些对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更使人注目的是,在北大图书馆, 李大钊已开始把中国与世界无产阶级联系起来,正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给那些求知青年指明一条闪光的大道。

想到自己第一次北京之行,便能与李大钊这位令人十分仰慕的知名学者见面,并将要在他身边工作和学习,毛泽东激动不已,夜不能寐。

①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 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