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俊秀

杨昌济归国之初,应聘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任教。这时、结束了定王台半年自学生活的毛泽东,也刚好考入该校。不久,四师与一师合并,杨昌济便到第一师范任修身教员,毛泽东随之也转入合并的一师范继续学习。

在第一师范教书期间,杨昌济的学生著录以千百计,但却尤其欣赏毛泽东、蔡和森二人。在 1915 年 4 月的日记中,他对毛泽东的出身、经历专门作过一段详尽的记载:

“毛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潭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格纯朴,烟赌甚稀。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师,专门就一个普通学生的家世和履历写下一篇日记,这在当时的教育制度下已属少有;“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的评价,出自于一向严谨的杨昌济之口,则更为鲜见。从中人们不难看出:杨昌济对出身农家的学子毛泽东,是何等的看重!是的,杨昌济在这个时候写下这样一篇日记绝非偶然的,他的确十分器重毛泽东。在两年多的教学活动中,杨昌济以他特有的慧眼,对毛泽东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这个性格潜沉冷静、行为洒脱不羁的湘中青年,却原来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毛泽东那渊博的学识,顽强的意志,探求“宇宙、人生、社会”大本大源的执著精神,非凡的胆识,特殊的领导和组织才能,等等,都令他刮目相看。身为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杨昌济尤其赞赏毛泽东那一套奇特的为学之道。故而认定:毛泽东是个特殊的学生,堪称海内人材,能充栋梁之任,如多加点化,定会前途无量。故“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 鼓励毛泽东以曾国藩、梁启超这两位湖南的杰出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杨昌济如此喜欢自己的学生,那学生毛泽东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老师呢?

对于杨昌济这样一位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的老师,毛泽东是极为尊敬的和推崇的。他在后来给已赴北京任职的原一师历史教员黎锦熙的信中,曾表达了自己的这种心情:“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杨先生“弘通广大,最为佩服。”

在当时一师的教员当中,论口才,杨昌济并不很好,但他既博学多才, 又注重实际,所以授课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加之他与一师的一些资深教员,如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王季范、易培基等人过从甚密,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吸引了一批“尖子”学生聚集在他身边。大家对他心悦诚服,听讲非常用心,并常利用课余时间到杨昌济家中请教学识和文章。

那时,杨昌济的寓所门上,挂着一块一尺来长、三寸多宽的铜牌,上面用隶书镌刻着“板仓杨”三个大字。在五年多的时间里,这块铜牌随着他从河东到河西,又从河西到河东,先后换了四五个地方。不管这块铜牌挂在哪里,都有一批批青年学生寻迹而来,登门求教。在这些求教的学生中,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升、陈章浦、罗学瓒、张昆第等人,都是“板仓杨”寓的常客。

尤其是毛泽东,他把到“板仓杨”寓聆教看作比课堂听讲还要重要的一

种学习机会。数年来,不管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去杨昌济先生家登门求知问道。在这里,他或听治学、做人方法,或求改正笔记,或纵谈天下大事,只要所学,必多裨益。

杨昌济深感这些好学上进的学生十分可爱,很乐意和他们交往。他从毛泽东、蔡和森这批胸怀大志、朝气蓬勃的优秀青年身上,看到了人才脱颖而出的希望,感到无限慰藉,便竭尽心力,加以培养。他除了在课堂讲授“修身”、“教育学”两门课程外,还动手自编教学参考书《论语类钞》、《儿童侦探》、《教育学讲义》及《附录》等,还翻译了一部《西洋伦理学史》, 他将这些书籍和书稿送给前来求教的学生,供他们学习、阅读和传抄。如毛泽东就曾手抄《西洋伦理学史》七大本,十余万字。

为了使学生不局限于课堂知识,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入“大社会”, 杨昌济在测正街李氏芋园还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其成员有黎锦熙、方维夏、徐特立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从 1914 年冬到 1915 年 9 月,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这些人都要到杨先生家中来讨论有关读书、哲学问题。哲学研究小组主要是介绍读物、讨论读书心得。大家每次碰到一起,就把自己一个星期来读书的心得拿来自由地进行讨论,有时也随手拿起旁边一个人的日记看看,1915 年暑假,毛泽东、陈昌、熊光楚等人都没回家度假,就住在李氏芋园,由杨昌济和王立庵二先生辅导哲学和数学。通过杨先生悉心而又系统地指导,“毛泽东很快接触到中国知识界的主流”,“从杨那里受到融合中西方思想为一体的教育”。

这中间,杨昌济和他的学生们曾有过一次小别。那是 1915 年夏天,毛泽东等一师学生,在学校掀起了一场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因此触怒张干,张下令将毛泽东等十七名带头“闹事”的学生挂牌开除。杨昌济等教员积极声援学生,要求张干收回成命。不料最后张干仍给毛泽东一个“记大过”处分。杨昌济为抗议校方这种专横作法,辞去了一师的教职,整整一年未在一师教课。但是,尽管这样,他和毛泽东等一师学生的亲密关系并没有因此中断。这年七月五日,杨昌济举家迁往河西岳麓山下,为了方便毛泽东等人前往他家学习和讨论,他还在家里专门开辟了一间客房,每当这些学生来后,亲密的谈话一扯就是几个小时,吃饭时坐下来一大桌,去留都十分随便,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关于毛泽东等一师学生到板仓杨寓聆教的情况以及杨昌济与学生的关系,毛泽东的同学、新民学会基本会员之一的张昆弟,在他 1917 年 8 月至 9 月的日记中有如实记载:

“八月二十二日。晚餐后至板仓杨寓,先生谓读书之要, 在反复细读,抄其大要;不在求速求多,反毫无心得也。又谓向吾之理想生活进行,文章誉望,听之后人。又曰,不计较于现在之社会。又曰,势力不灭。又曰,渐蓄其力而乍用之 。 ” “九月八日。去年杨师谓余曰:克己之功夫多,存养之功 夫太少;须从存养多下功夫,则可免克己之苦矣。” “九月十三日。晚饭后至板仓杨寓,杨师为余辈讲‘达化 斋读书录’。后又谈及美人之做事务实。”⋯⋯

杨昌济的儿子杨开智,也有一段有关毛泽东不辞辛劳到他家拜访请教父亲的回忆:

“一九一六年暑假,怀中先生在板仓家中度假,暑假期间 的一天,毛泽东从长沙城出发,步行了一百二十华里,来到

我们家中。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板仓。毛泽东在板仓期间,曹以很大的兴趣浏览了我父亲的藏书,特别是所订阅的新书刊 报,和我父亲讨论了一些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