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1962 年初版,多年来一直是高校文科教材,现

已递加到第 24 次印刷。当然,书价比当年也翻了许多倍。

我当年就读过,但前几年重新又读了一次,还接受了北京图书馆业务处处长的公开辅导。原因国家规定:凡申报研究员职称者,必须外语成绩先行过关,然后再用专业成绩相互“较量”。文化部又规定,但凡

部属系统 50 岁以上者,可以得到宽容——用古代汉语代替外语。需自费交一些钱,去北京图书馆定期听课,接受辅导。至于考试用卷,也就由辅导老师出题。50 岁人顿时踊跃,交钱算啥,经济大潮么,北京图书馆也要有自己的“三产”嘛!

其实,我对英语也不能说怕,曾找出 20 岁时学过的英语读物,认真“相面”一阵儿,似还能识。但与古代汉语相比,当然是后者更亲切也更直接,我在中国京剧院当编剧的时节,不时要找些唐宋明清的典籍翻阅,企图从中选取题材。我想,这个功底儿可能是别的“学员”没有的。

辅导老师姓李,他很客气,一上讲台就讲:“诸位都是在各个领域上有成就的人,我今天当这个老师,不过因为当年自己在北大中文系, 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云云。再一打听,敢情他和我同一届中学毕业,还和我的一个中学同学在北大是“同班”。我这次用的教材,就是从北大老同学处借来的。天下真小!

李老师从全套四本的书里头选取了十几段语录,印成单篇的活页材料,反复细致进行解说。有调皮学员发问,想知道以后出题是否就在这个范围之中。老师顾左右而言他,大家会意,何必要挑破了呢?心照不宣最好。

我本来是想“抠”一“抠”字词和语法的。但读着读着,不觉被古代的人情世故所吸引所震撼。比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这是第一册里的第一篇,最后一段写母子相会就很有趣:郑伯恨他妈妈一向偏袒小弟,发誓活着再不相见,除非是在“黄泉”。可当郑伯后来产生后悔、却又没有台阶可下的时候,偏巧身边就有人“出主意”,劝其“阙地及泉”,钻地道进入母亲的牢房。这样,既不违反郑伯作为君主当初发下的誓言,同时又可以达到母子重逢的结果。于是郑伯听从了,命人挖了地道。“公(郑伯)入而赋:‘大隧(道)之中,其乐也融融。’姜(郑母)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双方(加上给君主出主意的,就应该是三方了)都很善于做伪,最妙的是,都是以真诚的态度在做伪。中国古典文化有这个倾向,而近年却有些忽视了。

反复读过之后,觉得最重要的典籍还是《论语》。其实很多篇目都是当年中学的语文教材,当年也算是懂得了。但此际再读,就有了新的感受。像“学而时习之”、“每日三省吾身”、“朝闻道,夕死可矣” 之类,当初的理解肯定浅薄于今天,因为人的阅历丰富了,处境也不像当年求学之时那样简单了。尤其是《述而》篇中“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简直是太精辟和太巧妙了。近年我出差,时常带着一些短小的书(如《论语》、《陶庵梦忆》、《人间词话》等)。上到卧铺车厢,先把行李归置好,把面包、香肠和饮水摆到小桌子上,然后就躺下了,把一只脚翘起来,放在另一腿的膝盖之上。于是伴随着火车的晃荡,读书就在一种迷糊状态中时进时停,忽而入乎其内,忽而又出乎其外,联想历史,联想人生,真是受用无穷。旅途读书——尤其是读古书,很能享受到平时难以得到的快乐。

孔孟的是一类,老庄的是另一类。平时庄子读得多,对老子就疏忽了。我特别欣赏这一段——“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

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简直是篇充满哲理意味的散文诗,层层推进, 最后才揭示出结论。

这一年的复习不仅使我顺利通过了考试,并且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于古代先哲们产生出既敬畏又亲切的感情。后来,我把借来的书还了, 自己单另又买了一套新版的《古代汉语》。我把它放在书柜中,诚然, 它首先是一部中性的教材,但是在通过了字词语法的障碍之后,它本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就渐渐显现出来。它巍然不动在中国 5000 年的历史中,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我想到自己, 想到和自己一样的当代人——平时忙碌于纷纷扰扰的工作中,是否也应该利用修整的契机,来读一些古书呢?要结合历史读,更要结合自己的现实读,并且读了之后还要用。这样做,似乎就不仅能调节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人完成现代的“修身”——和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你脚下有根,心中有底,遇到麻烦事情也就不会再摇来摆去。

您信我说的话么?

明日之我

不妨先看一看“昨日”——自己的,家庭的,以及周围那个小环境的。找一找自己这些年的行进路线,并把它放进梨园内外的座标系,检测一下自己的前后左右,彼此是怎样的一种“联系”。

反复看上几遍,或许就对“明日”有所把握。能在“今天”逐步去做“明日”的工作,实在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