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聪——漫画·插图·素描

·速写·肖像·设计集》

丁聪先生送过我许多他的作品集,这本是最近的和最全的,也是他最得意的。那,就说这本吧,(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丁是我父母的朋友,同时又是处处照拂、提携我的一位忘年交,我认识他大约在 10 多年前,那时我还在中国京剧院工作,时常写一点有关介绍演员的文字。我想,如果文章配上演员的漫画像,那肯定会有趣得多。于是找上门去,自报家门,说明目的,一拍即合。有些演员,是丁本来就熟悉的,但他也还是要一两张照片做参考;有些演员他不认识, 就一定得要照片了。他画画讲究夸张,结果这一来,女演员不太高兴了, 总觉得自己本来挺美的,一旦到了丁的笔下,“怎么就变成那么个样儿?”丁也知道,后来就不太愿意画女演员了,“我是画漫画的,我画的又不是速写,不来点夸张怎么行?”

那一阵儿我可真是发了不少,丁每给我画一张,我能配上文章发好几次。文章不一样,画是同一张。弄得丁和夫人沈峻都说“服了,我们‘合适’了,一张画挣好几回钱。这么干的,第一数新凤霞,第二就是你徐城北了。”

80 年代有一年,全国政协组织委员去庐山避暑。我陪着我父亲,丁

聪则由夫人陪同,一道在庐山上头呆了 20 天。白天游山在一起,中午吃饭在一起,晚上聊天还在一起。丁聪有几天独自行动,就在住处附近找一个地点,独自画起画来。这回画的是风景速写,不是漫画。他居然还有“这一手”。后来,这几张画收进他的画集,我看见则感到特别亲切。因为当初他画的时候,我一直呆在他的旁边,眼见随时都能遇到和消逝的风景,怎么一点点成为他那“唯一的画”。

他也给我画过两张漫画像,一张只是头像,另一张是全身的,并且配上我妻子叶稚珊的文章(《丈夫比我大六岁》)发于《文汇报》。这张漫画像以及那篇文章,后来多次被报刊转载。

该谈谈丁聪先生专门给我画的京剧人物画了。因为昔日的我是剧院作者,我谈的不仅是戏里的角色,还得让读者一眼就看出这个人物是谁。就这一点,恐怕就把相当多的画家难住了。比如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娘,梅先生演过昆曲,后来京剧界靠这出戏成名的,至少就有 5 条白

蛇——刘秀荣、杜近芳、赵燕侠、关肃霜、李炳淑。这 5 位不光扮相不一样,连她们演出的重点也不一样。关肃霜武功好,要画得画她的《金山寺》:赵燕侠特请田汉先生为“合钵”一折加写了新词“小乖乖”, 要画自然就得画这一段了。然而这些困难难不倒丁先生,他自幼在上海可看了不少的好戏,和几个“朝代”的演员都玩得到一块儿,他知道哪个演员的哪出戏,究竟长在哪儿和短在哪儿,包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 一点都不能错。还有,要画的一刹那,必须是戏中一个关键的场面,要让老戏迷一眼就知道戏已经唱到了哪儿,并且如同听到戏园子里的唱腔

和锣鼓点儿一样。

丁先生为我大约画了六七十张画。最近这两年我因为忙别的事情, 麻烦丁先生的时候少了。丁先生不久前大病了一场,但恢复得很快,我看到这一点,也不由得着了点急。我向丁先生提议,准备近期再写一批关于京剧演员的文字,同时请丁先生再配上三四十幅画。然后把两部分一凑,画和文各百篇,出一本集子。

丁先生听了,一笑:“行啊。你赶快筹划吧,我等着。”

听见这话,我忽然想起丁先生的一个习惯动作——每回到他家里, 他从画室出来,一步步向我走近。近到二三尺的地方就站住了——您猜, 他下边将是什么动作?

一种,向你伸出手来。

一种,抱拳拱手,这动作更古典也更卫生。

然而都不是。他原地站定,两臂自然垂落,两手握拳,然后用力喊了一声:“嘿!”最初,我经常愣住,琢磨这“嘿”是对我喊的呢,还是显现他自身的心声。后来,渐渐觉出来了,似乎是后者,因为他平时工作很忙,画画得这一张接着下一张,难免寂寞。见到既是晚辈又是熟人的我来了,心里高兴,要表现一下自己有用不完的劲头儿,就自然要“嘿”出来了——您说,应当做这个解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