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薛永年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出版,是由罗青主编的“沧海美术” 丛书之七。同时馈送到我处的还有之八《江山代有人才出》,著者还是薛永年。

薛永年是我的中学同学,如今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系主任,国家有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以前出版著作多种,其中的《书画史稿论丛》(四川教育出版社发行)就是这两本新作的“前身”。

某些宗教才有“前身”、“后世”之说,怎么出版著作也会有类似的情况?

其实,根本是两回事。

写文章和出版著作都是做学问,前一个“小”一些和“浅”一些, 后一个“大”一些和“深”一些。尽管“大”和“深”,但是能否做“尽”? 不能。文章和著作虽可以“定稿”,但学问是不能“定稿”的。人应该活到老,学问也要做到老。

薛兄由国内的一本书“生发”出台湾的两本书,既是学问到了新层次,也是名至而实归。国内那本,是他多年优秀文章的结集,书前也有若干插图,并印行少量精装本,应该说无论是他个人还是出版社,都是尽了力的。几年之后的台湾本,《横》集是谈古代的专集,《江》集是谈现代的专集。内容上稍稍扩充,从体例上也做了分工。同时更在每一本中,文章和插图相互映衬,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我想,作为谈美术的专论,不随文设图肯定会减少效果。可惜限于国内出版社的财力,恰恰在这最根本的问题上达不到。这就造成以往十分尴尬的局面:香港、台湾的一些学者,其学术实力比大陆的同行要差许多,可人家一出手, 就是印刷十分精美的出版物。结果,外壳的精美掩盖了内核的苍白。薛兄的这一个突破,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大陆是具有优势的,只是限于财力,出版物的外观会差一些。这家东大图书公司,选择大陆最有影响的文化人谈传统文化,这眼光是精确和远大的。因为任何读者只要有了一定的眼光,他的注意力就不会仅仅集中在外壳而忽视内核的!所以说,大陆学者应该努力去借助海外财力的帮助,力求出版一些最高水平的出版物才对。

说到我自己,也从这件事得到启发。目前我在大陆出书不算少了, 印刷和装帧质量也逐渐提高,这些都还让人满意。但能否再进一步呢? 因为从研究戏曲的书籍的普及讲,离开声音和画面是根本不可能的。面目前大家也仅仅是写书——只有文字,而无声和无图。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制作一些介绍戏曲欣赏典型经验的 VCD 盘呢?

看来,这要和其他门类的朋友商量之后才能进行。要研究市场,要等待资金,也还要对戏曲自身做更深刻也更形象的把握。但我不妨先想一步,先使之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些考虑,因为以后机会一旦来时,就要紧紧地抓住它。VCD 盘的内容和框架,总归还得由我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