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自学指导”教案设计一“自学指导法”教学的步骤要点

“自学指导法”教学的具体步骤,应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基础知识条件进行确定。一般是从每节课内容整体出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提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教给学生自学的基本思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体了解,明确目标要求,及思维途径和方法,然后教师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能动地接受书本知识,具体步骤要点一般是这样的:

(一)预习——课前初读

(二)教师课堂启发,指导自学

(三)学生自学——课堂阅读

(四)做练习和实验,并进行指导

(五)课堂议论,教师精讲

(六)复习巩固教材——重读教材

(七)自我检测,讲读交流

例如,第五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节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较难理解的重要概念,只有逐步提高要求,经过反复学习和应用,才能理解。针对教材内容和试点班学生已有的经验,对这两个概念的教学,运用自学指导法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精心设计预习阅读提纲,课前布置预习——学生初读。阅读提纲是这样的:

①认识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电灯亮或不亮说明什么?

②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物质导电性。如:NaCl、 H2SO4、 NaOH 等,在什么情况下导电,在什么情况下不导电?

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是怎样定义的。

第二,课堂上提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生进一步明确阅读目的。教学目标:

①了解溶液的导电性。

结合常见物质导电性试验,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③根据定义能够判断物质是否是电解质。重点、难点: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初步概念 第三,学生自学,课堂阅读指导

①变演示性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体验”和“发现” 中获取知识,验证所读。

②在实验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提出问题。

第四,课堂议论,教师精讲,揭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启发讨论如下问题:

①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因此,有人说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氯化钠晶体是非电解质,对不对?

②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氯气是不是电解质?

③熔化的铁能导电,铁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

开展课堂讨论后,教师作小结,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

①物质组成上必须是化合物,这是内因。

②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这是外因。

③电解质的性质是能够导电,这是结果。

④非电解质也必须是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

⑤单质无论导电与否,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第五,判断练习,促使学生自我反馈,突破重点和难点。最后,复读教材,巩固概念,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