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段落教学示例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 1941 年 3 月 17 日为《农村调查》一书写的序言,旨在推荐大家认真阅读这本书,转变思想作风,认真开展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革命斗争。

全文共六段,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说明印发《农村调查》一书的目的,强调了解情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 1 段)。

第二个问题,向社会调查是“唯一”的方法(第 2—4 段)。

第三个问题,再度重申出版《农村调查》一书的目的,结合批驳机会主义者的无知妄说,进而勉励全党同志都来开展社会调查(第 5、6 段)。

学生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识字、通句,接着带问题默读课文第 2—4 段, 简答下列问题:

提问:在这一部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提示:课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 2 段指明调查什么和怎样进行调

查,以及调查的意义;第 4 段阐述进行调查研究的正确态度,肯定开调查会这一调查方式。

提问:具体说说,课文指出调查什么?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调查什么呢?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活情况。怎样开展调查呢?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解剖麻雀”的典型调查法。调查的意义:使我们具有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

提问:照理说,课文对第二个问题可以说已经阐述得很全面了,为什么后面还要继续论述呢?

提示:向社会调查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不然,人人都容易办到。为什么一些人不愿意或搞不好调查呢?正如课文指出的“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因此就有进一步论述的必要。

提问:课文是怎样阐述进行调查研究的正确态度,肯定开调查会这一调查方式的?从中看出本文什么论证方法?

提示:课文先形象地写出有些同志“东张西望,道听途说”这一错误的调查方法,其效果是“绝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然后运用对比的方法, 结合作者的亲自调查活动进行阐述。作者调查的对象是中下级干部、穷秀才、商会会长、小官吏、小狱吏。而作者对待这些下层人员的态度是,把他们当作先生,自己给他们当学生,采取了恭谨勤劳和同志态度,因而就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第一次懂得中国监狱全部腐败情形”。调查的效果是“得了很大的益处”。

作者自己的调查实践证明,调查的人无论职位有多高,都应该把被调查的对象看作是自己的老师,而学生向老师请教,必须具有“恭谨勤劳”的态度,具有“满腔的热忱”,“求知的渴望”等好的精神品质。原因很简单: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样,就用正反对比的方法,阐述了调查研究的正确态度,肯定了开调查会这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