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文化缘由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且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西方,越来越多的管理工作者发现,在经营得非常成功的公司里,成就的取得并不能完全归功于先进的电脑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 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拥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或公司文化。

进入 80 年代,美国这个一直以理性管理发达而自豪的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日益受到日本的严峻挑战。日本不仅在汽车、照相器材、光学仪器等方面,从美国手中夺走了领先的地位,而且一向为美国称霸的钢铁、造船、家用电器等也败北于日本,来自日本的威胁使美国上下震动。这种情况使一向以老大自居的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他们纷纷研究日本企业成功之道,或亲临日本考察,或深入日本大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 深入进行美日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他们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即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与日本相比,美国管理的落后,不在于管理手段、方法和技术的落后,而在于企业文化的落后。通过一系列观察研究,美国管理学界一个崭新的学派——企业文化学派应运而生。

美国管理学中的这场企业文化革命,是由比尔·艾伯纳西于 1980 年在《哈佛商务评论》上发表的“里程碑”式的《在经济衰退中进行管理》一文引起的,它奠定了企业文化学派的基础。紧接着,美国管理学界接连出现了四部重要著作,被称为新潮流的“四重奏”,它们是:威廉·大内的《Z 理论》, 理查德·帕斯卡尔及安东尼·阿索斯的《日本的管理艺术》,特伦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托马琪·彼得斯及小罗伯特·沃特曼的《寻求优势》。除此之外,还有罗萨贝思·莫斯·坎特的《改变主人》,肯·奥列塔的《公司成功的艺术》,以及 1985 的托马斯·彼得斯及南希·奥斯汀合著的《赢得优势》,沃待曼的《创新经营》等等著作。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是要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动地为着企业共同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