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约经营的理论基础
集约经营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内容是规模经济。对外经济贸易的规模经济效益来于其规模经营。它是指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的企业规模较大,专业化分工协作较好,联合程度较高,经营实力较强,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应该指出的是,对外经济贸易规模经营并不等于对外经济贸易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只要生产要素投入的价值量小于产出的增值量,随着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经济效益就呈递增趋势,企业就可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继续扩大生产和销售
规模,直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此时,企业生产与经营有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当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继续增加,投入价值大于产出量时,边际收益就会呈现递减趋势。也就是说,适度的外经贸规模经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而不适度的规模经营则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的负效应。但是,具体到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一个部门而言。究竟怎样的规模是适度经营,怎样的规模又是不适度的不经济经营呢?就笔者个人观点,对外经济贸易的适度经营应与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相适应,与国际市场的总体经济相联系。也就是说,外经贸企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的确定,具体应根据国际市场的总需求量、本企业产品现在和将来一个时期内在国际市场的现实与可能的潜在的区位和份额、本国与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政策与管理体制、企业的经济实力、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可替代性、产品生产与销售或行业的垄断程度,以及其它影响供求曲线变化的因素等。只要适合市场的需求状况,并且企业拥有超过其它竞争者的优势,那么,这种规模优势就能转化为更低的边际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份额,从而产生更高的对外经济贸易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理论强调,各国间基本经济特征的差异(如要素禀赋差异), 只是国际间发生贸易的一个原因之一,只要规模经济存在,即使是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也照样可以发生专业分工和进行贸易。一国或一个企业一旦以猎取规模经济为目标开始在一个行业或一类产品中进行大规模生产或销售活动,哪怕启动之初规模优势十分微弱,但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和或销售的扩大而滚雪球般地增大,最终至少有一国或一个企业达到专业化水平,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即使是两个经济情形酷似的国家也可以从贸易中获利,这种贸易利益是区别于任何比较利益而独立存在的。当两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似,且规模经济占重要地位和产品高度差异化时,从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中获得的好处就会超过常规的比较利益,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贸易利益几乎不受要素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每个交易者都能从贸易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