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外经贸企业的典型代表是专业外经贸公司。专业外经贸公司自 50

年代开始首先在中央部属企业系统出现,经过三十余年的历史演变、繁衍, 到 80 年代已遍及全国。三十余年来,它一直都凭着国家的外经贸指令性计划,以绝对的优势,在全国垄断经营,高枕无忧地发展,“天然”地、不可阻挡地成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队伍的“主力军”。它的产生、发展轨迹,它的运行、操作方式,它的垄断经营优势,无可辩驳地展示:专业外经贸公司不仅只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且更是计划经济的“宠儿”,是典型的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若有计划经济的保护,其地位将永远是牢固的。

但是,“山不转水转”,当人们明白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问题以后,“计划”再也无法保驾专业外经贸公司的垄断经营。从 80 年代中期起,专业外经贸公司不得不开

始承受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无情冲击,到 90 年代,已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许多外经贸公司一度出口下跌,效益下降,人员流失。

人们不禁要问:离开计划的保护,专业外经贸公司难道在市场中就无立足之地?市场经济,乃“世界潮流”,我们深感“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规律,中大人开始环视、分析、研究似乎熟悉的“市场”。由计划到市场, 是四十余年共和国建设征程上的一个大变。变则通,不变则死,一国如是, 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外经贸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关键在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下,其还是抱着过去的经营套路,没有及时有力地转变传统的经营机制。

如所有国有企业一样,国家虽然对外经贸公司体制进行了不少调整,但专业外经贸公司基本处于惰性经营状态,机制极不灵活。传统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产权制度高度集中、高度抽象,即企业所有权为国家,不属于企业和企业职工。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制度;企业负责人由政府任命,非企业选举产生; 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经营,无权自主经营;企业盈亏,与国家有关,与企业自身和企业职工无关;企业必须严格按国有的劳动人事编制计划招工, 分配基本平均。在这种强硬的体制下,企业无积极性、创造性可言,根本经不起市场经济的风吹浪打。尽管这些年我国外经贸体制改革出台了不少措施,但通览全貌,无论是外汇留成制、出口退税制,还是代理制、经营承包制,大多都是政策范围内的调整,并没有在制度上、在经营机制上对外经贸企业进行根本性变革。就以推行了六七年且当今许多外经贸公司还在实行的外经贸经营承包制而言,较之简单的汇率调整和外汇留成等措施,确实进步了许多,它不同程度地调动和发挥了政府管理部门和外经贸企业的积极性, 打破了外经贸企业的补贴大锅饭。但是,承包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外经贸企业深层次体制问题,引导外经贸企业克服危机,摆脱惰性经营的被动局面; 无法跳出传统体制带来的经济“怪圈”,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它只是传统体制下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调整和改变,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营机制,外经贸企业难以真正走向市场,难以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许多外经贸企业只能借暂时尚存的一点优势,在夹缝中“谋生”,在风雨中跋涉。

就“中大”改组前的浙江省服装进出口公司而言,机制不活的症状一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改制前几年,公司也推行了承包责任制,虽然年年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出口创汇指标和承包经营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中大”清楚地看到,那几年承包经营取得的成绩,一个原因是外经贸承包制调动了公司上下创汇、刨利的积极性,更主要的因素是尚未“复关” 前对专业外经贸公司许多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而不是公司内部机制具有什么特别的“优越性”。公司的整个体制还是原来传统的体制。在此体制下, 产权关系依然模糊不清,政企职责忽明忽暗,企业经营难以真正“自主”, 分配还存在着不公平,经营惰性还很明显。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即使国家计划尚能完成,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已越来越弱。总结 1992 年上海华东“小交会”公司头三天“剃光头”的景象和一度人员流失的教训,公司领导很清楚,那接连发生的两件事,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传统机制僵化的产物。

总之,作为国有企业的专业外经贸公司改革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必须从变革几十年累积的传统资产关系入手。只有彻底分解集中的、抽象的、单一的国有资产关系,使之分散化、多元化、具体化,改革方能深化。而分解资产关系的最有效手段则是股份制,尽管当时

股份制在全国外经贸企业尚无先例,但中大公司从国内力数不多的股份制工业企业的改革中,从国外股份制企业特别是日本株式会社的实践中,得到不浅的启发和借鉴,仍然大胆果断地采用了这一“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企业组织形式。由此意义上说,转换经营机制是“中大”推行外经贸股份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