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后人圆了你的中国梦普希金难圆中国梦

普希金(1799—1837)有个中国梦。

从童年时代起,未来的诗人就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中国;青年时代的他格外喜爱皇村夏宫里的中国式戏院、小桥和楼阁亭台。普希金关注着中国, 并抓住每一次机会结识到过中国的俄国人,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南俄流放期间与到过中国的外交官维格尔相识;同汉学家毕丘林神父建立起友谊;“普希金之家”的普希金私人藏书室收有《西藏现状概述》、《三字经》、《中华帝国概述》、《赵氏孤儿》等中国书籍和有关中国的著作。

普希金对中国的极大兴趣甚至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叶甫盖尼·奥涅金》第 2369 号手稿中有关于孔子的诗句。间接的接触已不能满足这位文学巨星对中国的向往,他曾用法文上书宪兵总督班肯尔多夫,请求访问中国,并且准备跟一个代表团出访,但遭拒绝。

普希金只活到三十八岁。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中国之行始终是个遥远而迷人的梦之旅。

1837 年,普希金离开人世,而就在这一年喀山大学东方系设立汉语教研室,这是俄国汉学史上的大事,也是中俄文学开始交流的俄方基地。这不知是历史有意的安排,还是无意的巧合。

看来,普希金注定要与中国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