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你的《复活》在中国“复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知识分子由思考如何改革社会转向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人民战争。由于时代的需要,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政治化和革命化的倾向十分明显,但托尔斯泰仍受到作家们的喜爱和效仿。原因在于,托尔斯泰的作品,尤其是《复活》,对下层民众的苦难寄予深切同情,这能激发中国人民的情绪;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一系列忏悔主人公——伊尔倩耶夫、奥列宁、彼埃尔、别祖霍夫、安德列·包尔康斯基和聂赫留道夫,成为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历程中非常及时的参照系。在这种需要下,田汉和夏衍分别将《复活》改编成剧本,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收效极佳。

1936 年,由田汉改编的话剧《复活》在南京首演,大受欢迎,因为这一作品已经彻底中国化、抗战化了。玛丝洛娃替代了第一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剧本重点突出她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境遇中觉醒,在她同狱的政治犯——革命者的启发和感召下加入反抗者的队伍;而在原作中,玛丝洛娃受到的是上帝的启示和诱导。从田汉的《复活》中,人们读到的是国难和反抗,而不是基督教义中的“道德的自我完善”。话剧《复活》大大鼓舞了当时人民的抗日斗志和反抗黑暗的信心。

1943 年,夏衍的改编本《复活》问世。与田汉所不同的是,夏衍重点突出了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及其他一些人物对本阶级的逆动。这样改动的旨意在于说明知识分子自身改造,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重要性,也就是知识分子要脱胎换骨,彻底“工农化”。

这两部中国特色的《复活》充分表明,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 当时以“复活”自我、走向新生为目标而作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巨大代价。

托尔斯泰一生关注的是“人生究竟是什么?”、“支配人生的是爱还是憎”这类问题,并在作品中锲而不舍地苦苦追寻答案。“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普遍讨论的也正是这些问题。这一点也正说明,托尔斯泰作品在中国的普及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