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叶绍钧落入你的框架

文学研究会成员叶绍钧(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是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走上中长篇小说创作兴盛期的三部代表作之一(茅盾的《子夜》(1932)、巴金的《家》(1932))。这三部佳作是中国现代作家借鉴托尔斯泰的最好例证。

如果说茅盾的《子夜》主要受的是《战争与和平》的影响,那么《倪焕之》则是在其基本框架上模仿了《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1877)详尽地描写了列文在他的庄园里进行的农事改革。对于这一改革,列文曾寄予厚望,认为以此就能解决当时十分严重的土地问题,进而解决农民问题。然而,由于地主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天生的屏障,所以这种改革是无效的。列文不断反省,并得到《圣经》的启示,认识到不打破这种屏障,任何努力都是白费。最终他悟出,他必须最大限度地牺牲自我,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地主阶级的特权,完全归属于农民,农事改革才有一线希望。

《倪焕之》的主人公倪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像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醉心于教育,以为教育能救国。然而,像列文的农事改革一样,他的理想与平民百姓的处境相距太遥远。严酷的现实生活证明他的不切实际的理想只是一种空想,于是他经过内心反夏的痛苦斗争,并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启发下,领悟到应该把视线从一个学校解脱出来, 要投身社会,有组织地干。他的思想由最初的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转变到投身革命上来。但此时的倪焕之还未放弃自身的一切,仍十分软弱。“四·一二”事变后,他悲观失望,纵酒痛哭。临死时倪焕之,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也没能与群众真正结合,但他意识到,要有一个完全的“转变”, 要放弃自身的一切归化于大众。倪焕之未完成的转变,在小说最后由他的夫人金佩璋来继续。妻子成为丈夫的“复活”形象。

托尔斯泰作品惯以转变型正面主人公搭构作品的框架,这一点不仅被叶绍钧,而且被我国三十年代不少重要的小说家继承并且运用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