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脚夫
半年后我引进了机械动力,不过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京都来往大阪间虽然是搭乘“国营”(国营电车),但是在京都和大阪市还是得将货品背着或扛着走,看到这种情形,幸惠提议说:
“到车站的这段路骑脚踏车怎么样?” “脚踏车⋯⋯”
我也认为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唉!钱从那里来呢?”我自言自语他说。“这点钱还有。”
说着幸惠便从橱子里拿出几张钞票张放到我的面前。“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怕万一有什么急用,所以我存了点私房钱。” “万万没有想到你会有私房钱。”
我拿着钱跑到脚踏车行去。
我想,幸惠一定是经过调查的,她所交给我的钱刚好够买两台二手脚踏车。
一台放在大阪车站,一台放在京都车站,我充分利用这两台脚踏车,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土木包工的佐川组时代起就被人家指称“那个‘组’是靠老板娘在维持的。”幸惠从我创办脚夫业开始,发挥了内助之功,不知帮了我多少忙。
而且地不止于内助,还和我一起出去开始从事脚夫的工作。“鸳鸯脚夫” 一开始,就发生了下面一段故事。
很照顾我的光洋轴承,一批又一批地让我有几乎做不完的工作。虽然是以家用缝纫机的零件为主,但一箱的重量达 60 公斤。
货主希望尽量快,尽量多运。为了要达到货主的希望,我一次 5 箱从大
阪运到京都,最初每天运 7 次、然后 8 次、最后增加到 9 次,但这样还是不
能满足货主的愿望。
我的工作时间不分昼夜,一天 24 小时全天候服务,不管是清晨或者深夜,只要一通电话就过去服务。
对我来说,一天 24 小时总是不够用,最好是一天有 30 小时,甚至 40 小时,但这毕竟是办不到的。
就像一天只有 24 小时那样,我的体力也是有限度的。一箱重达 60 公斤
的箱子 5 个 300 公斤,如果重量再增加的话,我想我再强壮也难以扛得动了。工作非常多,货主有那么多的要求,对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希望能满
足货主要求的我只能扛到 300 公斤,自己感到很没出息。看到切齿扼腕的我,幸惠说: “让我也来帮忙吧!”
“帮什么忙?” “脚夫啊!”
对于一心想帮我忙的幸惠的心意虽然感到很高兴,但我所烦恼的是如何再多搬运一些笨重的货品,这点就算幸惠再坚强,还是不适合她的。
“胡说些什么,你脚夫做不来的。”
幸惠的体重顶多是 44.5 公斤,以女性来说也是属于纤细的,像这样的
幸惠,不可能扛得动 60 公斤的货物。
可是幸惠却真的开始做起脚夫的工作来了。“真令人佩服,你家的老板娘!”
被光洋轴承的人这么一说,我才知道这件事。
幸惠扛着比自己还重的 60 公斤货物,很了不起地从大贩的光洋轴承搬运到京都的村田机械。
“相信不久一定会失败的”我还是那样瞧不起幸惠。可是她非们没有失败或讨饶,而且还一直继续这项工作,因此大家赞誉我们为“大阪的鸳鸯脚夫”。
幸惠真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的人,扛着那么重的东西应该不会不感到辛苦的,但是她却经常面带笑容,到了幸惠的嘴里,“苦行”好象也变成了一种快乐的消遣。
“今天在大阪车站碰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幸惠一面收拾晚餐后的碗筷,一面说。 “什么事情?”
“当我爬阶梯一口气爬不上去,停在半途想喘一口气再往上爬的时候, 有位大学生跑来很亲切地对我说,阿姨,我来帮您拿吧!”
“然后呢⋯⋯” “我虽然回说谢谢你的好意,不用了。可是他却说不用客气,然后把货
扛起来,但由于太重,一屁股着地摔倒。阿姨,这是什么东西?” 大学生突然问我。
“那当然啦,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女人扛着的竟然是重达 60 公斤的东西。”
“我真想让您看一看那位大学生惊愕的脸色哩!”
从厨房里传来幸惠优雅温和的笑容,无论如何都不会使人想到她是一个能扛着重达 60 公斤的货物、一天往复好几趟于大阪和京都之间的女性。
象这样常常逗我发笑的幸惠,也有使我不禁潸然的时候,但是,那件事
幸惠并不知道。
幸惠为了不要成为我的累赘,所以她和我是采取分别行动、各做各的搬运工作,可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在京都的河原町大街上看到了幸惠的脚夫身影。
某天,送完了货的我,骑着后架上空无一物的脚踏车,自河原町大街由北向南,朝京都车站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幸惠在对街的人行道上走着。
幸惠提着很大的一件货物从河原町大街由南向北走去。
幸惠一千牵着老二的手,在两人前面有老大正明,正明的手上也提着一小件货物。
正明看起来好象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简直象是一个大人。
心想如果有人竟敢拦住她们母子 3 人的去路,我一定要去对付伦——之种豪情不禁油然而生。
在我眼中一直还是小孩的正明,突然长得那么魁伟了吗?我不禁停下车子一脚着地,望着他们母子 3 人的身影。
河原町大街虽然是京都的南北干道,但却不像大阪的御堂筋那样宽阔。纵然如此,可是她们母子 3 人的身影看过去却是有点模糊、遥远而朦胧。请不要说:“魔鬼的眼里也有眼泪吗?”那时我不禁流下了男子汉的眼
泪。
这是一幅真正的母子像,一瞬间我竟超越了羡慕而感到有些嫉妒。这一幕情景我将终生不忘,她们母子 3 人奋力工作的情形,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