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黄科(Ephedraceae)

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状,多分枝,小枝对生或轮生,具节。节间有多条细纵槽纹,横切面常有棕红色髓心。叶退化成鳞片状,对生或轮生,2—3 片合生成鞘状,先端具三角状裂齿。孢子叶球单性,异株稀同株;小孢子叶球单生,或数个丛生;或 3—5 个成复穗状,具膜质苞片数对,每苞片生一小孢

子叶球,其基部具 2 片膜质盖被及一细长的柄,柄端着生 2—8 个小孢子囊,

小孢子椭圆形,具 5—10 条纵沟槽;大孢子叶球有数对交互对生或 3 片轮生

的苞片,仅顶端 1—3 苞片生有 1—3 枚胚珠,每个胚珠均由 1 层较厚的囊状盖被包围着,胚珠具 1—2 层膜质珠被,珠被上部(2 层者仅内被)延长成充满液体的珠孔管。小孢子萌发基本上与松属相似,最后形成 1 个管细胞核和

1 个生殖细胞核,后者再分裂为 1 个足核和 1 个精核,精核分裂成 2 个无鞭

毛的精子。成熟的雌配子体充满了细胞,通常有 2 个(有时 1 个或 3 个)颈

卵器,颈卵器具有 32 个或更多的细胞构成的长颈,中央细胞核分裂为卵核和腹沟细胞核。种子成熟时,盖被发育为革质或稀为肉质的假种皮,大孢子叶球的苞片,有的变为肉质,呈红色、桔红色或橙黄色,包于其外面,呈浆果状,俗称“麻黄果”;有的则变为干膜质甚至木质化。染色体:X=7。

本科隶属于麻黄目(Ephedrales),仅麻黄属(Ephedra)1 属,约 40

种,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东南部及非洲北部干旱、荒漠地区。我国有 12

种及 4 变种,分布较广,以西北各省区及云南、四川、内蒙等地种类较多。本属植物,多数种类含有生物碱,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生于荒漠及土壤瘠薄处,有固沙保土作用;“麻黄果”供食用。草麻黄(E.sinica Stapf. )(图7-18),植株无直立木质茎,呈草本状,小枝节间较长。大孢子叶球成熟时矩圆状卵圆形或近圆球形,种子常 2 粒。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省区,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及草原等处。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unge),有直立木质茎,呈灌木状,节间细而较短,小孢子叶球有苞片 3—

4 对;大孢子叶球成熟时长卵圆形或卵圆形。种子通常 1 粒。产于内蒙、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新疆等地,习见于干旱地区的山脊山顶或石壁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