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姜目(Zingiberales)
多为草本植物,具根状茎及纤维状或块状根。茎很短至伸长,或为叶柄下部的叶鞘重叠而成。叶 2 列或螺旋状排列,具开展或闭合的叶鞘。花两性
或有时单性,通常两侧对称,基本上为 3 基数,异形花被;雄蕊 1 或 5,稀
为 6 枚,通常有特化为花瓣状的退化雄蕊;子房下位。蒴果,但有时为 1 分果或肉质不开裂果。种子具胚乳。
本目包含芭蕉科(Musaceae)、姜科、旅人蕉科(Strelitziaceae)、兰花蕉科(Lowiaceae)、美人蕉科(Cannaceae)、竹芋科(Marantaceae) 等 8 科。
姜科(Zingiberaceae) ↑K3 C3 A1 (3)或↑P3+3 A1 (3)
多年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匍匐或块状根茎。地上茎常很短,有时为多数叶鞘包叠而成为似芭蕉状茎。叶基生或茎生,2 列或螺旋状排列,基部具张开或闭合的叶鞘,鞘顶常有叶舌;叶片有多数羽状平行脉从主脉斜向上伸。花两性,两侧对称,单生或组成穗状、头状、总状或圆锥花序;萼片 3, 绿色或淡绿色,常下部合生成管,具短的相同或不同的裂片;花瓣 3,下部合生成管,具短裂片,通常位于后方的 1 枚裂片较大;雄蕊在发育上原来可
能为 6 枚,排成 2 轮,内轮后面 1 枚成为着生于花冠上的能育雄蕊,花丝具
槽,花药 2 室,内轮另 2 枚联合成为花瓣状的唇瓣;外轮前面 1 枚雄蕊常缺,
另 2 枚称侧生退化雄蕊,呈花瓣状或齿状或不存在;花粉 2 核,具单沟,无
萌发孔,内壁增厚而外壁很薄;雌蕊由 3 心皮组成;子房下位,3 或 1 室; 胚珠多数(图 8-157);花柱 1,丝状,通常经发育雄蕊花丝槽中由花药室之间穿出;柱头头状。蒴果室背开裂成 3 瓣,或肉质不开裂呈浆果状。种子有丰富坚硬或粉质的胚乳,常具假种皮。染色体:X=9—26,多数属 X=12。
本科约 50 属,1000 种以上,广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约 9 属,
143 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至东部。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图 8-158),根状茎肉质,扁平, 有短指状分枝;茎高 0.4—1 米。叶片披针形,基部狭窄,无叶柄。穗状花序
由根茎抽出;苞片淡绿色,卵形,长约 2.5 厘米;花冠黄绿色,唇瓣倒卵状
圆形,下部 2 侧各有小裂片,有紫色、黄白色斑点。原产太平洋群岛。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广为栽培。根状茎含辛辣成分和芳香成分,入药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又作蔬菜和调味用。蘘荷[Zingiber mioga(Thunb.) Rosc.]与姜主要区别为根状茎圆柱形,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基部渐狭成短柄。苞片披针形,长 3—4 厘米,顶端常带紫色;花冠裂片披针形,白色; 唇瓣淡黄色而中部颜色较深。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常栽培作蔬菜。根状茎入药。
本科植物供药用的还有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等地常栽培于山地荫湿处。果为芳香性健胃、祛风药。山姜
[Alpinia japonica(Thunb.) Miq.],产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台湾、湖北、四川等省,果实和根状茎供药用。郁金(Curcumaaromatica Salisb.), 产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块根供药用。
本科重点特征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香气,叶鞘顶端有明显的叶舌,外轮花被与内轮明显区分,具发育雄蕊 1 枚和通常呈花瓣状的退化雄蕊。
姜目的系统发育位置,尚存在不同的见解。过去本目通常是与鸭跖草亚纲或百合亚纲中的一些目联在一起。不过本目类似于百合亚纲的是在于通常具有隔膜的密腺(septal nectary)和限于根部的导管。而它类似于鸭跖草亚纲的则是含复合淀粉粒的粉质胚乳。此外,姜目与典型的百合亚纲不同之处,还在于它们的萼片常为绿色和草质,并与花瓣有明显的区别。姜目具有4 个或更多的位于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这一特点与百合亚纲和鸭跖草亚纲都是不同的。因此,克朗奎斯特在他的分类系统中,将姜目和凤梨目
(Bromeliales)组成了姜亚纲(Zingiberi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