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1. 担子菌亚门的特征本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高等真菌,世界上已知有

900 属 22000 多种,皆为陆生,其中多数种是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和腐生菌, 食用、药用和有毒的种类也很多。因此,与人类关系较大。

本亚门全是多细胞有机体,菌丝有横隔,有两种菌丝体,即初生菌丝体

(primary myce-lium)和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初生菌丝体的细胞单核,在生活史中生命很短。次生菌丝体的细胞 2 核,又称双核菌丝体(dicaryophytic mycelium),在生活史中活得很长。高等担子菌由次生菌兰体形成子实体,称担子果,为三生菌丝体,其营养菌丝仍为二核菌丝。次生菌丝体和三生菌丝体往往有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

有性过程为冬孢子,厚壁孢子或担子内的双核结合,形成双相的担子, 经减数分裂后,产生 4 个单相的担孢子,着生于担子柄上。冬孢子和厚壁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

担孢子、典型的双核菌丝以及常具特殊的锁状联合,是担子菌亚门的 3 个明显特征。

初生菌丝体的菌丝通常从单核单相的担孢子发生,开始是单核的,经过几次核分裂后变为多核的菌丝,不久便产生分隔。把 1 条菌丝分隔为数个单核细胞。

两条初生菌丝生长不久,即进行配合,只质配,不核配。1 条菌丝的每个细胞的原生质,流入另 1 条菌丝的每个细胞中,每个细胞中保持双核,两

个核同时分裂为 4 个核,其中 1 对核(雌、雄各 1)进入所繁殖的新细胞中, 并始终保持着 2 个核(图 2-19)。

多种担子茵的双核菌丝,进行细胞分裂时,具有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 称为锁状联合,其分裂过程如下:

首先在细胞中央生出 1 个喙状突起,向下弯曲,双核中的 1 个核移入喙

突的基部,另 1 个核在它的附近,两核同时分裂为 4 个核;其中两个核留在细胞的上部,1 个留在下部,另 1 个进入喙突中。这时细胞中生出横隔,将上下分割为二部及喙突共形成 3 个细胞。上部细胞双核,下部细胞及喙突都是单核,以后喙突的尖端与下部的细胞接触并沟通。同时喙突中的核流入下部细胞内,又形成双核细胞,经过这一番变化,1 个双核细胞分裂成两个双核细胞,在两个细胞之间残留 1 个喙状的痕迹,即锁状联合。

担子菌的无性生殖有芽殖、分生孢子、粉孢子和厚壁孢子等。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也是 1 种分生孢子。关于无性孢子的产生,结合实例中再谈。

  1. 担子菌亚门的分类和主要类群

    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把本门当作担子菌纲处理,分为两个亚纲,即有隔担子菌亚纲(Phragmobasidiomycetidae) 和无隔担子菌亚纲(Homobasi- diomycetidae)。亚纲以下分若干目。

1973 年安兹沃斯根据担子果(basidiocarp)的有无,担子果是否开裂

分 3 纲,即冬孢菌纲(Teliomycetes)、层菌纲(Hymenomycetes)和腹菌纲

(Gasteromycetes),下设 20 目。本书采取此分类方式。

  1. 冬抱菌纲 本纲主要特征为不形成担子果,担子从冬孢子

(teliospore)上发生。冬孢子成堆或散生于寄主组织中,大多数寄生于高等植物上,对农作物和林业危害严重。本纲共有 174 属, 6000 种。根据担孢子的数目及放射情况分为黑粉菌目和锈菌目两目。

①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本目菌类全是高等植物上的寄生菌,尤以禾本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为多。在农作物中被害的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和水稻,寄生性较强,接近于专性寄生,今将主要的黑粉菌概述于下。

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DC.) Corda]本菌侵害玉蜀黍植株, 导致寄主患黑粉病。在植株地上部分均能发生,常发生在叶片和叶鞘衔接处、近节的腋芽上、雄花穗或雌花穗上。被害部分形成白色肿瘤(大者达 10 厘米以上),以后内部产生厚壁孢子,成熟后,肿瘤的外膜破裂,裸出黑褐色厚壁孢子,其生活史如图 2—21。

厚壁孢子球形,2 核,表面有明显的细刺,在土壤、堆肥、寄主的残体或玉蜀黍籽粒上越冬,以土壤越冬为主。翌年,当玉蜀黍种子萌发长为幼苗时;厚壁孢子开始萌发,首先 2 核结合形成双相的合子核,再减数分裂,产

生 4 个单相的核,此时,从孢子破口处生出 1 条前菌丝,然后分割成 4 个细

胞的担子。每个担子内有 1 个核,再分裂为 2 个核,1 个核在担子细胞的侧

面形成 1 个担孢子,另 1 个核仍留在担子细胞中,可继续分裂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也可以用出芽的方式,再产生无性芽。

担孢子或无性芽侵入寄主组织内,发育为单核的初生菌丝,两条异性初生菌丝接合,形成双核的次生菌丝,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或伸入细胞内,形成菌丝体,吸收寄生营养。由于菌丝的刺激使寄主细胞胀大,并促进其他部分的养料向被害部分输送。因此,这部分细胞分裂旺盛,而形成肿瘤。以后受害部分的组织几乎全被菌丝消耗,受害部分充满菌丝,只留 1 层皮层。此时,双核菌丝分为若干节,每节长出厚壁而变为双核的厚壁孢子。厚壁孢子借风力散布,再侵染新寄主。黑粉病为局部侵染,一年中可以多次重复侵染。

小麦散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Pers.)Jens.]本菌寄生于小麦和大麦的花穗上,使植株患黑粉病,是麦类的一种严重病害。病株略矮,抽穗比健康植株早 5—7 日,病粒初期包 1 层灰色薄膜,不久破裂,放出厚壁孢子, 最后病穗只剩下光秆。孢子堆破坏花序上的全部小穗,外包灰白色薄膜。厚壁孢子黑绿色,球形至近球形,有细刺。

当健全小麦植株开花时,厚壁孢子随风传到小麦花雌蕊的柱头上,便发生芽管侵入子房内,发育为菌丝体,潜伏于籽粒的胚中,受害籽粒与健全籽粒外观上无差别。用病粒播种后,菌丝体随幼苗生长而在幼苗的生长点上逐渐发育,到小麦抽穗时,侵入麦花中,出穗时产生厚壁孢子,再传染到其他健全花穗上,重复感染。

防治方法对于玉蜀黍黑粉菌的防治,首先是实行 3 年以上的轮作制;其次是秋收后要及时翻地,施肥前粪肥要充分腐熟。

对小麦散黑粉菌的防治是很困难的,因为病原菌的菌丝潜伏于麦种胚内,不易杀死。通常采取下列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2)在播种前进行恒温浸种。将麦种浸于 44—46℃温水中 3 小时,再用冷水浸片刻,晒干后播种; (3)用药物浸种。在室温 15℃左右下进行。用萎锈灵可温性粉剂,或用 50%

的多菌灵可温性粉剂 200—300 倍稀释液,浸种 12 小时,晾干后播种。

②锈菌目(Uredinales)本目菌类为专性寄生菌,寄生于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体上。初生菌丝体单核,形成性孢子。次生菌丝体双核,产生锈孢子、夏孢子和冬孢子。大部分锈菌以冬孢子越冬,核配在冬孢子内进行。冬孢子萌发时,经减数分裂,产生担孢子。

典型的长环锈菌具有上述 5 种孢子,各种孢子的产生均有一定顺序。有

些锈菌在生活史中有 2 个不同寄主,称转主寄生(heteroecism)。有些锈菌

只有 1 种寄主,称单主寄生(autoec-ism)。锈菌种类极多,有 5000 余种。禾柄锈菌(小麦秆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 Pers.]为最常见的长

环锈菌,本菌要在两种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第一寄主为小麦、大麦、燕麦及其他禾本科植物。第二寄主为小檗属(Berberis)或十大功劳属

(Mahonia)等属的某些种,今将禾柄锈菌的形态和生活史概述于下(图 2- 22)。

冬孢子越冬时期,已经开始核配,产生双相的合子核,春季开始,冬孢子萌发,产生 1 条菌丝,合子核移入其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 4 个单相核,

再分化出 4 个细胞的担子,在同一侧,每个担子细胞产生 1 个小梗,在小梗上形成 1 个担孢子,4 个担孢子(+)、(-)各 2 个(图 2-22)。

担孢子被风吹到小檗的嫩叶上,即萌发出芽管,从寄主上表皮的气孔侵入,在栅状组织内形成(+)或(-)的瓶状性孢子器(Pycnium)。性孢子器上端开 1 小孔,小孔的周围有 1 束不育细胞的长菌丝。性孢子器中有许多杆状的性孢子梗,顶端连续产生圆形成串的单核性孢子,性孢子器上部产生许多受精丝(图 2-22, 6)。禾柄锈菌是异宗配合的种类。性孢子随同性孢子器内所分泌的粘液徐徐流到孔外,此粘液有香味,能招引昆虫,借昆虫的传播,把(+)或(-)性孢子传到另一个(+)或(-)性孢子器内。(+) 或(-)性孢子和(-)或(+)的受精丝进行交配,只有质配,形成双核菌丝。此菌丝蔓延到寄主海绵组织中,在下表皮内形成锈孢子器(春孢子器, aecium,旧名 aecidium)(图 2-22,6)。

锈孢子器杯状,其四周有 1 层包被,器内菌丝密集成束,菌丝的顶端分

生出 1 串双核的锈孢子(春孢子,aeciospore),每 2 个锈孢子之间夹 1 个扁小的细胞,当锈孢子成熟后,小细胞消失,锈孢子器突破寄主的下表皮, 放出锈孢子。锈孢子黄色,球形,双核,表面有棘(图 2-22,7)。

锈孢子被风吹到小麦的叶片、叶鞘或杆上,便萌发芽管,从气孔侵入, 在组织内发育为双核菌丝体。不久就产生夏孢子堆和双核的夏孢子

(urediospore)。夏孢子单孢,长椭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细刺。由于夏孢子成长的压力,顶破寄主的表皮,此时病部产生锈红色的小疱,病部显现了病状,所谓“红锈期”(图 2-22,1)。夏孢子很多,借风力或昆虫传播, 落到同一植株或其他无病植株上,再萌发侵入新寄主(图 2-22,10),再产生夏孢子。7—12 日即可轮回一次,这个阶段能在整个夏季重夏感染,病害传播迅速,局部麦苗发病,就会蔓延到全部田地,不久就流行到广大的产麦区,因此,夏孢子为传播锈病的主要方法。

到麦粒开始成熟时,在夏孢子堆中开始产生冬孢子(teliospore),就形成了冬孢子堆(图 2-22,2),肉眼看为黑色,因此称为黑锈病。冬孢子 2 细胞,每细胞 2 核,壁厚,有柄(图 2-22,3),冬孢子落地后,再萌发产

生担孢子,以完成其生活史。

防治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必须执行留种制度;也可用 20%的萎锈灵可湿性粉剂 250 倍稀释液或 10%的萎锈灵乳油 200 倍稀释液,或敌锈钠 200—

250 倍稀释液喷雾,每亩 75—100 千克,隔 7 天喷 1 次,喷 2—3 次,喷时需在小麦出穗后使用,否则易生药害。

  1. 层菌纲(Hymenomycetes)本纲菌类一般都有发达的担子果(子实体),典型的裸果式(gymnocarpous

    type)、半被果式(hemiangiocarpous type)或假被果式(pseudoangiocarpous type)。为膜质、蜡质、革质、木质、木栓质或肉质,形状多样。担子有横隔或纵格,或无隔为单细胞,通常由菌丝上生出,整齐地排列成于实层。子实层分布在菌髓(trama)的两侧, 菌髓和子实层构成子实层体(hymenophore)。子实层体有片状、疣状、管状、针状、褶状等多种形式。因种类不同,子实层中夹杂有侧丝、刚毛(seta)、囊状体(cystidium)和胶囊体(gleocysti- dium)等。

本纲已知有 15000 余种,分为 9 目。主要和常见的有银耳目

(Tremellal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 原名多孔菌目(Polyporales)]和伞菌目(Agaricales)等。

①银耳目 本目为裸果式,有柄或无柄,平伙、扁平、带状、棒状、匙状、珊瑚状或花瓣状等,通常胶质,子实层生于担子果的一侧。担子球形, 有直立或倾斜的横隔,分为 4 个细胞,每个细胞上有 1 个小梗,其上生 1 个单细胞的担孢子。本目菌类几乎全是木材上的腐朽菌。

最常见的和经济价值大的有银耳(Tremella fucifornis Berk.),其担子果(子实体)为胶质,纯白色或常带褐色。瓣片宽 3—8 毫米,厚 2—3 毫米,边缘波状或瓣裂,两面平滑,担子埋于胶质体中。每个担子下部球形或卵形,纵分成 4 个细胞,横切面呈田字形,上部每个细胞呈管状,顶端形成小梗,每个小梗上产生 1 个担孢子(图 2-23)。

生于栎属和多种阔叶树枯立木上,味美为贵重食用菌。中药用作强壮剂, 有益气、活血、强心、补脑和提神等效能。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和台湾省均产。近年来许多地区人工培养,大大提高了产量。

黄金银耳(Tremella mesenterica Retz ex Fr.),子实体扁平脑状或疣状;不规则地皱卷,基部狭窄,从树皮缝隙间长出,宽 1—3 厘米,高 0.5

—2 厘米,鲜橙黄色至金黄色,胶质。生于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味美可食。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省均有。

②木耳目 子实体胶质、耳状、壳状或垫状。子实层分布于表面,或大部分埋于子实体内,担子通常分隔为 4 个细胞,单列在同一侧,每个细胞上

生 1 个小梗,其顶端产生 1 个单细胞的担孢子。本目大部分为木材腐朽菌。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 ex Hook.)Underw.]在我国东北、华

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各省均产。

子实体耳状、叶状或杯形,薄、边缘波浪状,宽 3—10 厘米,厚 2 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丛生,常屋瓦状叠生。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富于弹性。以后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凸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干后黑色。菌肉由具锁状联合的纤细菌丝构成。

子实层生于里面,有侧丝及担子。担子为 4 个细胞,排成 1 列,两端细,

长圆柱形,每个担子细胞上侧生 1 个长的小梗,梗顶有 1 个担孢子(图 2-24)。生于柞、槭、榆、赤杨及榕树等枯立木上。近几年来,好多省山区,进

行人工培养,产量逐年大量增加,为主要农副业之一。

本菌除食用外,也用于中药,有益气强身、活血和止血效能。用于治风湿性腰腿疼,抽筋、麻木、便血、经脉不通等症,并有清痰功效。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平滑,直径 10—15 厘米,不育面灰褐色至红褐

色,有 500—600×4.5—6.5 微米长的绒毛,比木耳绒毛长得多。生于柳、杨、桑、槐等枯立木或倒木上。食用价值仅次于木耳。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各省均产。

③伞菌目(Agaricales) 本目担子果肉质,很少近革质、木栓质或膜质。有伞状或帽状的菌盖(pileus)和菌柄(stipe)。菌柄大多数中生,也有侧生或偏生的。菌盖的腹面为辐射或放射的菌褶(gills),子实层生于菌褶的两面,担子果幼嫩时常有内菌幕(partial veil)遮盖着菌褶。菌盖充分发展时,内菌幕破裂,常在菌柄上残留着部分形成环状的菌环(annulus)。还有些种类有外菌幕(universal veil)包围整个担子果,当菌柄引长时, 外菌幕破裂,其一部分残留在菌柄的基部称菌托(volva),在菌盖上面的外菌幕往往破裂为鳞片(scale),或消失。在伞菌中,有些种类具有菌环和菌托,有些种类只有菌环或菌托,或菌托、菌环全无,这些特征都是伞菌分属的重要依据。

子实层的构造主要为担子和侧丝,有些种的子实层中还有少数比担子长和粗的细胞,称囊状体。担子为单细胞,无隔,棒状,通常具 4 个小梗

(sterigma),每支小梗顶端有 1 个担孢子。

伞菌绝大部分为腐生菌,生于林地、草地、园地、粪土、树木以及植物死体上。多数伞菌是可食的或常食的食用菌,其中有少数是珍贵的食用菌。也有含毒的种类,误食中毒,甚至死亡。供药用的种类也不少。木生的种类大都为破坏木材的腐朽菌。本目种类繁多,今举最常见的几种略述于下。

蘑菇属(伞菌属,Agaricus)菌盖肉质,形状规则,多为伞形,菌柄中生,肉质,易与菌盖分离。有菌环,菌褶离生,初期白色或淡色,后变为紫褐色或黑色。孢子印为暗紫褐色,孢子紫褐色。本属生于地上,许多种可供食用。

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 ex Fr. )(图 2-25,A)是最常见的滋味鲜美的食用菌之一,生于园地、旷野、林缘或粪土上。在夏季园地的沃土上,常发现一片白色绒毛,即菌丝体,不久就见到菌索,在菌索上出现白色直径 1 至数毫米的小球,称担子果原基,再过几日,就形成广卵形或近球形,直径数厘米纯白色的菌蕾。不久菌蕾展开成伞状的担子果。担子果肉质, 上部为菌盖(伞盖),充分展开时,直径可达 10—20 厘米。菌盖初期呈半球形,渐平展呈伞状,盖面光滑,有时后期有毛状鳞片,颜色纯白色至近白色, 并带淡褐色,菌盖下为菌柄,连在菌盖的中央,与盖面同色。

在菌盖未展开前,菌柄短而粗,中实,充分发展时,菌柄近圆柱形,长5—12 厘米,粗 1—3 厘米,内部松软,稍空,菌环白色,膜质,附于菌柄上部,老熟的担子果,菌环脱落。菌盖内部为菌肉,白色,肉质,由双核的长管状菌丝构成。

在菌肉的下部,有辐射状排列的薄片状菌褶,其基部与柄离生,中部宽, 初期白色,后变为粉红色,最后变为黑褐色。从菌褶的横断面上看(图 2-25, B),可以看到由 3 层组织构成,表面为子实层,是 1 层棒状细胞,其下面为子实层基,由等直径细胞构成,最里边是由长管形细胞构成的菌髓,这些细胞的长轴与子实层平行。

子实层是由棒状的担子,和近同形不育细胞侧丝相间排列的单层网状层。担子实质上是性器官,单细胞,双核(雌、雄各 1)。先行核配,形成双相的合子核;再经减数分裂,形成 4 个单相核;然后在担子的顶端产生 4 个突起,称担子小柄,每个核流入突起中,形成担子。担孢子紫黑色,2 个为雌性,2 个为雄性(图 2-26)。

毒伞属(鹅膏属,Amanita)生于土地上,肉质,速腐性,菌盖伞形,具有菌环和菌托,菌柄易与菌盖分离,菌褶离生,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本属大部分有毒,可食的是少数。

豹斑毒伞[豹斑鹅膏,Amanita pantherina(DC.ex Fr.)Seer.]是最常见的 1 种。单生至散生。菌盖半球形,后平展,直径 5—12 厘米,盖面灰色至黄褐色,中央色深,边缘有条纹,表面附有白色块状鳞片。菌肉白色、脆、薄。菌柄白色,圆柱形,中空,易与菌盖分离,长 5—17 厘米,粗 0.5—2 厘米,基部膨大。菌环白色,膜质,下垂,着生于菌柄的上、中或下部。菌托白色,衣领状,有 3—5 轮环带。菌褶白色,较密,基部与柄离生。孢子印为白色,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图 2-27,A),夏、秋季节生于阔叶林、混交林林地和林缘及牧场。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东等省均有。

本菌极毒,误食后中毒,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呓语,昏迷,出血,如抢救不及时,可以致死。

香菇属(Lentinus)担子果木生,半肉质至革质,坚韧,干时收缩,湿润时恢复原状。菌盖不规则,菌柄偏生或近中生。菌褶延生,薄,质韧,褶缘有锯齿。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本属为木材腐朽菌,经济价值最大的为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 Sing.], 担子果半肉质,丛生或群生,宽3—12 厘米,圆形,中部脐状至漏斗形,白色,盖面覆有淡褐色鳞片,中部

较多。菌肉薄,白色。菌柄中生或偏生,内实,白色,有细鳞片,长 3—5 厘米。菌褶白色,密,基部与柄相连并下延,孢子无色,椭圆形(图 2-27, B),生于阔叶树倒木上。我国西南、华东、华南各省均产,近年来,好多地区人工大量培养。

本菌除味美可食外,还供药用,其所含的多糖类抗癌效力很强。

④非褶菌目 担子果一年生至多年生,木质、木栓质、肉质、蜡质、炭质、海绵质、酪质,稀为胶质,形状差别很大,有蹄形、扇形、半球形、猬形或珊瑚枝等形。子实层生于菌管内,或菌针上,或在一个平面上。担子单细胞、棒状,通常有 4 个小梗,每小梗上有 1 个担孢子。

本目茵类大部分生于活立木、枯立木、倒木或木材上,导致木材腐朽。本目种类繁多,构造复杂,今举最常见的种类如下。

灵芝属(Ganoderma)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担子果一年生, 木质或木栓质,有侧生柄或无柄。有坚硬具油漆光泽的皮壳。子实层托管状, 管口小。孢子卵形,有截头,双层壁,外壁无色光滑,内壁褐色,有微细突

起,和多孔菌科其他属的孢子(均为单壁)完全不同。

本属最常见的为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 )Karst.], 菌盖半圆形至肾形, 5—12×6—20×1—2 厘米,盖面红褐色,有明显的油漆光泽,有不明显的环棱和放射状细皱纹,边缘波状或平截有棱纹。菌柄侧生,稀偏生,通常与盖呈直角,色与盖面同,亦有漆光。菌管近白色,后变淡褐色,管口小,圆形。生于栎属或其他阔叶树干基部、干部或根部。我国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华东各省和台湾省几乎均有。中药用于健脑,治神经衰弱,慢性肝炎,消化不良,对防止血管硬化和调节血压也有一定效能, 亦用作滋补剂(图 2-28,A)。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Pers.]属于齿菌科(Hydnaceae), 是本科经济价值最大的 1 种。担子果一年生,肉质,团块状,纯白色,基部

侧生悬垂于树干上,长径 5—20 厘米,菌针覆盖于菌体表面的中部和下部,

菌针白色,长 2—6 厘米,干后变黄色,再变黄褐色,尖端黑褐色,状似猿猴的头。生于栎、胡桃等立木及枯立木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蒙,西南等省均产(图 2-28,B)。

为常食的食用菌,有滋补、健生效能,所含的多糖类有抗癌效能,治疗胃炎和胃溃疡很见效。

  1. 腹菌纲 本纲菌类的担子果很发达,为典型的被果型,有 1、2、3 至 4

    层包被(peri-dium),,内为产孢体(gleba),即产孢组织,通常多腔,担子沿着腔的边缘生出。有些种类的孢体和孢子到成熟时分解,另一些种类的孢子和孢体则持久而不分解。前者在担子果成熟时,只剩下 1 团孢子粉,有时掺杂些残余的菌丝,即孢丝(capillitium)。

本纲担子果大部分生于地下,成熟时露出地面;有些生在地面;也有些永久生在地下。

本纲有 700 余种,通常分为 5 目,150 属。其中可食与药用的种类颇多。经济价值最大的有鬼笔目(Phallales)、马勃目(Lycoperdales)。

①鬼笔目 担子果生于地下或地面,近球形、卵形或洋梨形,成熟时包被开裂,孢托伸长,外露,包被遗留于孢托下部成为菌托。产孢组织成熟时有粘性,恶臭;担孢子卵形、约 10×5 微米,表面光滑。最主要的种类概述于下:

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Bosc)Fischer]菌蕾卵形,长径5—10 厘米,白色至灰白色,基部有白色绳状菌索 1 至数条。孢托灰白色至粉灰色,高 5—15 厘米。菌盖钟形、3.8—6×3—5 厘米,有明显的网格,在网格中有青褐色,臭而粘的孢体;盖顶平,有孔。菌裙(菌幕)白色,长 3.5

—6 厘米。菌柄白色,中空,近筒状,中部粗 2—4 厘米,长 5—12 厘米,海绵状。孢子椭圆形,4—4.5×1.5—2 微米,表面光滑(图 2-29,A)。

生于林缘或疏林地上,为珍贵的食用菌。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和西南诸省均产,现已由人工栽培成功。

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菌蕾大,球形,径 4—6 厘米,地上生或半埋伏,粉灰色至粉白色。担子果呈粗毛笔状,高 10—15 厘米。孢托(菌

柄)柱形,中空,长 8—12 厘米,粗约 2 厘米;基部有白色菌托。菌盖钟形、

高 3.5—5 厘米,顶端开孔与中空的菌柄相通,白色,表面有大而深的网格。孢体青褐色、粘稠、有草药样香气。孢子椭圆形、深绿色,3.5—4.5×2—2.5

微米。

夏末至秋季生于林地、林缘,可食。全国各省、区皆有分布(图 2-29, B)。

②马勃目 担子果多呈球形、近球形或其他形状,无柄或有柄;基部有白色、根状菌索;或有不孕的基部。包被 2 至多层,不开裂或有多种开裂方式。成熟后其内部全部变为青褐色、黑褐色或黑色的粉末,即其孢子;在其间亦常混有孢丝。担子球形,先端生有 4—8 个小梗,各生有 1 个担孢子。常见种如下:

梨形马勃(Lycoperdon pyriforme Schaeff.)担子果群生至散生, 梨形或近梨形,高 3—5 厘米,粗 1.3—3 厘米,不育的基部较发达,以白色根状菌索固定于基物上。幼时包被白色,光滑,后变为褐色至烟灰色;外包被表面附有细小的粒状疣;内包被初期呈白色,后变为青黄色,最后呈褐色。孢子青黄色,球形,3.5—4.5 微米,表面光滑。孢丝线形,分枝少,青褐色

(图 2-30,B)。

幼时可食,孢子可用于止血。国内各省、区皆有分布。

头状秃马勃[Calvatia craniiformis(Schw.) Fr.]担子果头状或半球状,高 4.5—8 厘米,宽 3.5—6 厘米,淡赤褐色至茶褐色,不育基部发达。

内包被 2 层,膜质,粘在一起不易剥离;外包被表面初期有细绒毛,渐光滑, 后现皱纹及纵沟,成熟后顶部裂开成不规则的片状,并脱落。孢子淡青黄色, 球形或近球形,径 3—4 微米,表面近光滑,或有极细微之小疣。孢丝长,少分枝,有横隔,与孢子同色(图 2-30,A)。

生于林地、林缘和草地上,幼时可食,孢子可作止血药。国内各省、区皆有分布。

大秃马勃[Calvatia gigantea(Batsch ex Pers.) Lloyd]担子果大型, 球形至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 15—35 厘米,不孕基部小或无;基底的中部有组状菌丝束,深扎入地下。内包被较厚,外包被初期呈纯白色,后期变为淡黄色或青黄色,干后呈褐色。内部初呈白色,孢子成熟后则成青黄色至青褐色,同时包被顶部开裂,释放出孢子。孢子球形,径 3.5—5 微米,淡青黄色。孢丝长,少分枝,有横隔(图 2-30,D)。

生于草地或沃土上;幼时可食,孢子可作止血药,亦用于治疗咳嗽、咽炎、扁桃腺炎等症。从其提取的马勃素(Calvacin)有抗癌作用,还可提取植物生长素。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及甘肃、新疆、青海、江苏、福建等省区皆有,分布极其广泛。

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s(Jungh.) Fisch.]菌蕾球形,径 3—4 厘米,有突出的嘴部。外包被的基部呈浅袋形,上部裂为 5—8 个夹瓣,裂片反卷,深蛋壳色至褐色;外包被的内层为膜质,灰褐色至褐色,易与纤维质的外层分离,或部分脱落,仅基部留存。内包被烟灰色,无格,近球形;嘴部呈阔圆锥形,直径 2—3 厘米,表面有放射状纵沟,基部凹陷。孢子球形,褐色,有小疣,直径 3.5—5 微米。孢丝褐色,不分枝(图 2-30,C)。

生于林地、林缘。孢子入药作止血剂。分布广泛,国内各省、区几乎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