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后股东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监督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管 理?
作为现代公司制的高级形式,上市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发生了分离。在此情况下,以股东身份出现的所有者和负责企业经营的管理层之间,既存在利益的一致性,又存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从企业运行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能否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就是股东要有足够的动力、能力和机制去监督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建立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得管理层既能充分自主地经营公司,又能自觉地从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公司长远稳定的发展。用现代企业理论的术语来讲,也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具体而言,股东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
-
股东可以通过参与股东大会来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督促董事会和监事会有效行使职权。
-
股东可以通过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对公司管理层发挥激励、监督、奖惩等职能。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较大的管理漏洞、经营业绩下滑和其他各种重大问题,董事会就会对公司管理层采取必要的监督和处罚行动,迫使其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
-
股东还可通过监事会对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
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市场上比较容易转让,因此,当股东认为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时,他们就会在证券市场上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跌,从而影响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筹资能力,甚至招致其他企业的收购。股东在证券市场上的抛售行为,将对管理层形成强大的压力,激励他们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尽力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
股东还可通过股票期权计划来激励董事和经理为股东利益努力工作。在这种形式下,公司董事和高层经理有权在特定日期以前,以某一固定价格(通常高于现行市场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若公司经营业绩良好,股价不断上涨,那么董事和经理就会得到巨额的股票溢价报酬;反之, 若公司经营管理不善,股价一直不能上涨或不断下跌,那么股票期权将一文不值,董事和经理的报酬就会落空。
由于受股权结构、股票市场发展水平、金融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 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形式随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可分为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外部监督型,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内部监督型两种形式。
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和股票市场重要性的日益提高,上述两种股东监督方式在某些程度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在美国,董事会的职能得到不断强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外部人开始进入公司董事会,这些外部董事中,有的是其他公司富有经验的领导人,有的是机构投资者的代表,还有的则是社会知名人士和行业专家。这些外部董事的加入,有效地加强了董事会的内部监督和咨询功能。另一方面,在日本和德国,利用股票市场对公司进行外部监督的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从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由于证券市场尚处于规范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部分公司改制不够彻底,国家股和法人股尚不能流通,因此股东监督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途径和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存在董事会在观念上未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小股东的利益缺乏有效保障,监事会未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等问题。上市公司的业绩和整体素质是股票市场发展的基石,建立有效的股东监督方式,促进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保障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质量,是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