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局制度?
货币局制度是一种汇率机制,它有两项基本原则:一是本国货币汇率钉住一种作为基准的外国货币;二是所发行的货币保证完全以外汇储备作为后盾。
传统的货币局制度起源于 19 世纪中期,是英、法等国海外殖民体系的货币发行方式,在本世纪初较为流行。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盛行,同时由于货币局带有明显的殖民时代经济色彩,原先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纷纷采取中央银行制度。
货币局制度近年来又有回潮的势头。1983 年,港元贬值的波动,促使港英当局决定重建货币局制度,将港元和美元挂钩。1991 年,阿根廷也建立了货币局制度,用以控制国内的高通货膨胀,稳定币值,恢复经济。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货币局制度来稳定经济和重建货币体系。
货币局制度与中央银行制度的主要区别是:在严格的货币局制度下,货币发行完全受货币局的外汇储备限制;而在中央银行制度下,政府和商业银行都可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发放货币,而不受外汇储备的限制。因此,可以
说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方面,自由度要比货币局大得多,如中央银行可以控制本国利率,可以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向政府提供贷款,而货币局却没有这些功能。
在货币局制度下,当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时,当局发行货币的外汇储备就会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也将随之减少,利率就会偏高。这将有助于减少进口需求,减缓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国内工资、物价的下跌,也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同时,货币局制度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
货币局制度也有其自身的不足:①政府不能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利率由基准货币发行国制定,货币总量取决于收支平衡,以及银行体系中的货币乘数;②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如进口价格的上涨、资本流通的转移等,而只能调整国内工资和商品价格;③正统货币局制度不会像传统的中央银行那样,帮助周转困难的银行平息危机。香港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