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与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发展

生物圈的概念是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duard Sness)于 1875 年首次引进自然科学的。然而,这个概念当时在科学思想中起的作用并不大。直到本世纪 20 年代,苏联地球化学家维尔纳茨基(В.И.Вернадски й)在苏联(1926 年)和法国(1929 年)所作的题为“生物圈”的两次讲演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部分,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总体。但是,这个非常简明的概念却并不十分精确。因为在大气圈相当高的地方(大约在海拔 9000 米以上)仍然存在着细菌和真菌的孢子。甚至在地球上的干旱、高寒(—190℃)和酷热(140℃)地区,尽管难以维持代谢过程的进行,但在这类地区亦能找到孢子。因此,在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以外,还围绕着一个界限不甚明确的,有一些休眠形式生命的“副生物圈”

(Parabiospheric)区域(图

生物圈的发育大约经历了 30 亿年的漫长历程。从 30 亿年前出现原始细菌开始,20 亿年前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固氮生物,释放出氧气,并在约16 亿年前形成了含氧的大气圈。 12 亿年前出现最早的真核细胞。7 亿年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5 亿年前出现了海洋无脊椎动物。4.5 亿年前生物才登上陆地。哺乳类动物的出现则是近 2 亿年的事(表 4.1)。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壳的分化,气候的变异和其它种种原因,有些物种消亡了,新的物种产生了,形成了今天这样的由数量达一千万种生物组成的五彩缤纷的生物界。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海平面以上 9 公里到海平面以

下 10 公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有正常的生命存在,有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的四个组成部分,有能量的流动和有物质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