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6.19 各镏分的镏出温度、成分及名称
馏出温度(℃) |
成分 |
产品 |
---|---|---|
40 以下 |
C1 — C4 | 石油气 |
40 — 60 |
C5 — C6 | 石油醚 |
60 — 205 |
C7 — C9 | 汽 油 |
205 — 300 |
C — C 9 16 |
煤 油 |
300 — 360 |
C16 — C18 | 柴 油 |
360 以上 |
C16 — C20 | 润滑油 |
360 以上 |
C16 — C22 | 凡士林 |
360 以上 |
C20 — C 24 |
石 腊 |
残 渣 沥青、石油、焦炭
石油类物质进入水体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包括扩展、挥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生物吸收和沉积等(图6.12)。
扩展过程:油在海洋中的扩展形态由其排放途径决定。船舶正常行驶时需要排放废油,这属于流动点源的连续扩展;油从污染源(搁浅、触礁的船或陆地污染源)缓慢流出,这属于点源连续扩展;船舶或贮油容器损坏时, 油立刻全部流出来,这属于点源瞬时扩展。扩展过程包括重力惯性扩展、重力粘滞扩展、表面张力扩展和停止扩展四个阶段。重力惯性扩展在 1 小时内
就可完成;重力粘滞扩展大约需要 10 小时;而表面张力扩展要持续 100 小时
(图 13)。
扩展作用与油类的性质有关,同时受到水文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扩展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污染范围,另一方面使油-气、油-水接触面积增大,使更多的油通过挥发、溶解、乳化作用进入大气或水体中,从而加强了油类的降解过程。挥发过程:挥发的速度取决于石油中各种烃的组分、起始浓度、面积大小和厚度以及气象状况等。挥发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石油中低于 C15 的所有烃类(例如石油醚、汽油、煤油等),在水体表面很快全部
6.12 石油类物质在水体中迁移过程
(资料来源:同图 6.7。)
挥发掉;C15—C25 的烃类(例如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等),在水中挥发较少;大于 C25 的烃类,在水中极少挥发。挥发作用是水体中油类污染物质自然消失的途径之一,它可去除海洋表面约 50%的烃类。
溶解过程:与挥发过程相似,溶解过程决定于烃类中碳的数目多少。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表明,在蒸馏水中的一般规律是:烃类中每增加 2 个
碳、溶解度下降 10 倍。在海水中也服从此规律,但其溶解度比在蒸馏水中低12%—30%。溶解过程虽然可以减少水体表面的油膜,但却加重了水体的污染。
乳化过程:指油-水通过机械振动(海流、潮汐、风浪等),形成微粒互相分散在对方介质中,共同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乳化过程包括水包油和油包水两种乳化作用。顾名思义,水包油乳化是把油膜冲击成很小的涓滴分布水中。而油包水乳化是含沥青较多的原油将水吸收形成一种褐色的
粘滞的半固体物质。乳化过程可以进一步促进生物对油类的降解作用。
光化学氧化过程:主要指石油中的烃类在阳光(特别是紫外光)照射下, 迅速发生光化学反应,先离解生成自由基,接着转变为过氧化物,然后再转变为醇等物质。该过程有利于消除油膜,减少海洋水面油污染。
微生物降解过程:与需氧有机物相比,石油的生物降解较困难,但比化学氧化作用快 10 倍。微生物降解石油的主要过程有:烷烃的降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烯烃的降解,最终产物为脂肪酸;芳烃的降解,最终产物为琥珀酸或丙酮酸和 CH3CHO;环已烷的降解,最终产物为己二酸。石油物质的降解速度受油的种类、微生物群落、环境条件的控制。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其降解也有很大影响。
生物吸收过程:浮游生物和藻类可直接从海水中吸收溶解的石油烃类, 而海洋动物则通过吞食、呼吸、饮水等途径将石油颗粒带入体内或被直接吸附于动物体表。生物吸收石油的数量与水中石油的浓度有关,而进入体内各组织的浓度还与脂肪含量密切相关。石油烃在动物体内的停留时间取决于石油烃的性质。
沉积过程:沉积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石油烃中较轻的组分被挥发、溶解,较重的组分便被进一步氧化成致密颗粒而沉降到水底。二是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水体中的石油,也可能被无机悬浮物吸附而沉积。这种吸附作用与物质的粒径有关,同时也受盐度和温度的影响,即随盐度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沉积过程可以减轻水中的石油污染,沉入水底的油类物质, 可能被进一步降解,但也可能在水流和波浪作用下重新悬浮于水面,造成二次污染。
图 6.13 油扩展的各个阶段持续时间
(资料资源:吴锦等译,环境工学,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