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观与人类社会

这里所谓的自然观就是指人类对自然界(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它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对自然界或地球的基本认识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自然观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自然观指导和制约该民族或该社会的行为(生产和生活);社会行为又与自然界相互作用, 造成自然界趋向性变化。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自然科学产生以前的原始人类社会阶段,自然界是主人,人服从并畏惧自然。那时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远远大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 增强了自信心,在社会意识中“人定胜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时人是主人,自然界是人类“改造”与“征服”的对象。但是,盲目的“改造”与“征服”却造成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恶果。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引导人类重新认识其自身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能在保持与自然界(地球)的平衡、协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受自然界的制约,“人定胜天”的口号应该改为“人天共存”。

近代科学主要是沿着“分支”或“分割”的途径发展的,其结果是造成了两个最大的分割:

第一个分割是把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界截然地分割为无机界与有机

界(生物界)。以整个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早期的博物学(naturalscience) 在 18—19 世纪后逐渐解体,地学与生物学分了家,研究无机界的物理科学与研究有机界的生物科学分道扬镳了。19—20 世纪物理科学发展极快,成为整个科学领域的带头者。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又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继续分割成许多相互既关联又隔离的学科。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生态学,它企图把无机界与有机界综合起来,把生命与其环境结合起来。但早期的生态学有其局限性:它只是在小的时-空范围内综合,重视生物个体或群体与其局部生存环境的关系;它只重视环境对生命的影响而忽视生命对环境的作用。19 到 20 世纪的自然观主要受占统治地位的物理科学的影响,是无机界与有机界分割的、环境与生命截然对立的二元论的自然观。

生态学在 20 世纪后期有了重大发展,认识上有一个飞跃:在认识上被分割的自然界,包括无机界与有机界被重新综合在一个统一的大系统之中。

近代科学的第二个分割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割开了。过分强调人类社会的特殊性的结果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隔绝。虽然达尔文(从生物进化角度)竭力把人类回归到动物界,但一般的社会科学家认为人类已完全脱离动物界,人类社会发展只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不受或极少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然而,20 世纪后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逐渐靠拢的趋势。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又是生态学:生态学家把人类社会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之中, 人类又“回归”于自然。

如果说 19 世纪以来的自然观主要受科学发展的分支(分解)趋势及占统

治地位的物理科学的影响,那么 20 世纪后期逐渐发展形成的新自然观将愈来愈受科学发展的综合趋势及生命科学(尤其是生态学)的影响。

  1. 重新认识地球:一个新地球观在形成中

许多科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说法: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这一认识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对地球以及对人类文明的看法和态度。

哥白尼的“日心说”替代了“地心说”之后,人们普遍接受了“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一个普通行星”这个观点。但近年来对太阳系其它行星的探察结果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人们发现地球是很不同于其它任何已知星体的特殊星球!

今日地球表面多样而又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看起来似乎是“特意”满足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例如它的较窄的温度变化范围恰好符合大多数生命过程的要求;大气圈的密度与成分恰好能保持这个合适温度和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圈,大气自由氧的含量保证了生命呼吸和岩石风化(风化的岩石提供生命所需营养),且足以形成一个能屏蔽太阳过强的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含氧的大气圈又能使大多数陨石落地之前焚烧掉;大气 CO2 的浓度不高不低, 既维持有机物生产(光合作用),又保持地表一定温度;地壳厚度适中,因而有适当强度的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保证了地壳深部与浅部之间、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有一定的物质交流,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早先人们认为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与生命的要求是偶然的“巧合”,正因为地球具备这些能满足生命活动要求的条件,所以唯独地球才有生命。地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备别的星体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状态。但是,科学界近来逐渐趋向于一个新认识,即反其因果,认为由于地球上有生命所以地球表面才会有现在这

样的环境状态,才能保持现有的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状态。新认识认为, 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别的星体所不具备的生命和生命活动。这是两种相逆的地球观。我们称后者为新地球观,其主要论点是:(1)地球表层现有的状态是生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2)地球表层是一个以生物圈为中心的、靠生命过程来调节、控制和保持的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复杂的开放系统。

这个新地球观虽说是近些年来始见端倪,但其原始思想和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却有一段历史。从 200 年前郝顿(J.Hutton)的“超级有机体”之说(1788 年郝顿在其《地球理论》一书中把地球比拟为 super-organism),到本世纪的“盖雅”(Gaia)理论(BassBecking,1931;Lovelock,1979),维尔纳德斯基(W.Vernadsky)的“生物圈”学说(苏联学者维尔纳德斯基在 1926 年出版了《生物圈》一书,第一次提出“地球生物圈是由生命控制的完整的动态系统”的观点,该书英文译本 1986 年在伦敦出版),以及德国学者孔班

(W.Krumbein)等提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星球”(bioid)或“生物行星”(bioplanet)、“生命场”(thefieldoflife)等概念和理论

(Krumbein,1983,1986;Krumbein&Schllnuber,1990),在科学界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地球不同于其它星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靠生命捕获、转移并储存太阳辐射能,靠生命活动来驱动地球表层的物质元素循环,靠生命过程来调节、控制并保持其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开放系统。

  1. 靠生命活动保持其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地球

将地球与其邻近的类地行星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金星与火星在轨道位置上最接近地球,其中金星与地球的体积大致相同,从天体物理学角度预期地球与金星应当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状态,但实际上二者的表层状态十分悬殊。例如,金星的大气圈在密度上、化学组成上、酸碱度上、氧化还原势上以及温度稳定性上都显著不同于地球的大气圈。金星大气圈中二氧化碳占绝对优势(~90%),不含自由氧,酸性,稠密(91 个地球大气压);而地球大气圈中氮与氧气占优势,中性,1 个大气压。浓密的二氧化碳占优势的大气圈使金星表面温度较高,没有液态水圈存在的可能。金星上也没有任何板块构造运动的迹象。金星与地球表面状态的巨大差异似乎不可能从天体物理学上找到解释。马古丽斯和洛维洛克(Margulis&Lovelock, 1974)从“盖雅”理论提出一种解释,认为地球现在的大气圈是由生物圈调控和保持的。在比较了地球、火星和金星大气圈的物理、化学状态之后,他们提出了两个假设的模型:第一个模型是假设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全部绝灭(D 模型);第二个模型是假设地球是位于金星与火星轨道之间的、不曾有过生命生存的行星(I 模型)。如果现有的生物从现在的地球上全部消失(D 模型), 那么按照化学原理推算,大气中的自由氮与自由氧在太阳辐射和闪电作用下变得不稳定,自由氮最终会从大气中消失,只留下少量离子态氮于海水中, 这些离子态氮与海水中少量的自由氧结合而形成酸,酸性海水将加强岩石的侵独和风化。岩石风化逐渐耗尽大气中的自由氧。而由于生物光合作用消失, 自由氧断绝了供应,CO2 逐渐积累,自由氧最终也会从大气中消失。其最后结果是地球大气圈变成了 CO2 占优势的、不含氧的酸性大气圈,与金星大气圈一样。那时地球表面温度会因“温室效应”而升高,海水蒸发,液态水圈消失,地球表面将会和金星表面相似,回到了天体物理学预期的状态。

如果地球历史上从未产生过生命(I 模型),那么地球大气圈将会经历

一个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的无生命行星的大气圈演化过程——从初始的含氢、氦的还原性大气圈,经过氢、氦及挥发性气体的逃逸及出气作用,逐渐建立起稳定的化学平衡(称之为“无生命的稳定平衡”),最后形成一个 CO2 占优势的、含少量自由氧的酸性大气圈,和金星、火星大气圈相似。

由此可见,地球大气圈乃是在生命过程参与下形成的,同时也是靠生命活动保持其非化学的平衡的。

一般的地质学家不认为地球上的板块构造运动与生命活动相关联,但这种观点可能会改变。构造运动与岩石圈的厚度相关。体积小的星体(如月球、水星)由于演化早期冷却快,形成较厚的岩石圈,因而在其演化史上很早就停止了构造运动。而且厚的岩石圈不易断裂、变形、俯冲,所以也不可能有板块构造。金星的体积与地球相近,照理金星应当和地球一样有较薄的岩石圈,因而可能存在板块构造。但事实却相反,金星有较厚的岩石圈,没有板块构造运动的任何迹象。

安得孙(Anderson,1984)认为,星体表层固体壳(岩石圈)的厚度取决于表层垂直热梯度与熔融点或玄武岩-榴辉岩过渡带的交叉处的深度。他认为,如果金星大气圈中的 CO2 能够大量转移到岩石圈中,则金星表层及上幔部的温度会下降,则玄武岩-榴辉岩相变带的位置会从深部移到浅部。如此, 金星的壳就不稳定了,就有可能出现类似地球的板块构造运动。而地球上是靠生命活动把大气中的 CO2 大量转移到岩石圈中的(例如元古宙的蓝菌把大量的大气 CO2 转变成叠层石灰岩)。因此,一个有趣的大胆的假设是:板块构造之所以存在于地球上,而不见于与地球相似的金星,是由于地球上进化出能形成灰岩的生命。

结论是:地球现有的状态是生命参与的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因此,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是保护地球环境的关键。

  1. 借生命活动实现能量转换和物质元素循环的地球

与其它类地行星比较,地球表层的物理、化学的分异度(diversity), 即结构、元素分布和元素的化学组合的多样性或复杂性,显然要大得多。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结构的复杂程度与驱动能流分布的复杂程度直接关联。地球表层系统中能流的主要驱动者——生物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的分异度(分类学分异度和生理学分异度)可以作为地球表层系统内部分异度的指示(张昀,1989)。

地球表层的物质运移和系统内复杂结构的保持主要靠两个巨大能源:一个是太阳辐射能,另一个是地球内部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地球表面对太阳能的捕获、转移和储存主要是通过生命活动来实现的。生物捕获、转换和储存的太阳辐射能的总和与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总和大致为同一数量级

(Krumbein&Lapo,inPress)。但是地球内能释放的方式(火山、地震、构造运动等)使其不能形成驱动和维持地球表层物质元素循环的恒定的能流, 而生命则能通过一系列能量形式的转换和生物学过程完成地球表层的物质元素循环。如果没有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辐射能,则投向地面的太阳能的大部分会散失,地球表层的物质运动会大大减缓,许多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不能完成。岩石圈中储存的化学能全部是过去的生命捕获的太阳辐射能, 它们以有机碳和还原性金属化合物的形式保存下来。

太阳辐射能的捕获主要是通过碳循环实现的,即通过“二氧化碳-有机碳

-碳酸盐”循环途径完成的。生物光合作用将大气中 CO2 还原为有机碳,从而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化学能。这种转换的化学能又以多种方式在生物圈内部转移,形成系统内能流。除了维持生物圈系统的运作而消耗的能量外,剩余的能量以两种形式储存于岩石圈中,即有机碳(占 90%)和硫化物(或其它形式的还原性金属化合物,占 10%)。后者是通过硫循环而实现的,硫循环实际上与碳循环耦联,即碳循环中部分有机碳的能量转移到硫化物中(见下图)。

碳循环和与其耦联的硫循环

自太古宙初始,38 亿年前至今,各地质时期沉积岩中有机碳(还原碳) 与碳酸盐碳(氧化碳)之比值及稳定碳同位素(13C 与 12C)的比值相对恒定

(Schidlowski,1984,1988)。这一事实表明碳循环中有恒定的能量储存, 这个储存形成了地球岩石圈中巨大的化学能库,它是保持生物圈系统稳定和能量周转的必要条件。

粗略的计算,自有生物化石记录以来,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生物的累计总质量是整个地球总质量的 1000 倍以上(据作者及其他学者的计算),经过生物体转移的,或经过生物作用过的物质的总量还要大得多。可以想象,在地球表层通过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的速度大得惊人。例如,根据测算,生物圈全部活物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每 8 年更新一次,水圈的全部的水每 2800 年通过生物体一次(实际上全球的海水每半年就要全部通过浮游生物一次), 大气圈中自由氧每 1000 年全部通过生物代谢过程一次。由此可见,自有生命以来地球表层的物质已通过生物体或经过生物作用无数次了。可以说,迄今为止地球表层的物质元素循环,本质上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例如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沉积岩中全部的碳(还原碳与氧化碳)都是生物固定的

(Schid-lowski,1985,1988);与碳循环耦联的硫、硅、磷、铁、钙、镁、锰等元素循环也有生物直接或间接参与。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如下特点:(1)生物在循环的各个环节执行不同的功能,并在循环系统中起调控作用。以碳循环为例,根据计算,人类在 100 年来排出的工业废气中的 CO2 若全部留在大气中,则现今的大气圈 CO2 含量应增加 1000 倍,达到 30%以上。但实际上地球大气 CO2 含量只比 100 年前增加了 15%左右,维持在 0.03%上下。说明生物圈对碳循环起着调节和平衡的作用;(2)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是全封闭的,通常有 2%到 10%的“渗漏”(Lapo,1987,Krumbein&Schellnuber,1990)。这种“渗漏”导致物质元素局部富集,形成矿产;(3)在循环中元素通过生物体或生物作用而浓集或重新组合;(4)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生物一方面建造岩石圈(通过生物沉积,生物建造和生物胶结作用),将大量的物质元素“冻结”于岩石圈中;另一方面又不停地破坏岩石圈(通过生物风化、生物侵蚀、生物扰动、生物搬运),把被“冻结”的物质元素释放出来,重新加入循环过程之中。这就是生物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驱动作用。维尔纳德斯基称岩石圈为“过去的生物圈”,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今日的岩石圈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大气圈与水圈既是生命活动的场所,也是生命活动的产物。如果把生物圈的概念扩大为“过去与现在的生物活动和生物作用的场所”,则生物圈应包含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可称之为大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