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6.15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坂本)

富营养程度

总磷( mg/m3 )

总氮( mgm3 )

贫营养

2 — 20

20 — 200

中营养

10 — 30

100 — 700

富营养

10 — 90

500 — 1300

流动水

2 — 230

50 — 1100

表 6.16 日本水体总氮及总磷允许负荷量

(g/m2·a)

平均水深

(米)

允许负荷

危险负荷

N P N P
5

1.0

0.07

2.0

0.13

10

1.5

0.10

3.0

0.20

50

4.0

0.25

8.0

0.50

100

6.0

0.40

12.0

0.80

150

7.5

0.50

15.0

1.00

200

9.0

0.60

18.0

1.20

(资料来源:陈静生等,环境污染与保护简明原理,1981。)湖泊底质中磷分为有机态和无机态两大类。无机态中按照与其结合的物质又分为钙磷、铝磷、铁磷和难溶磷四种形态。底质中磷的释放与其形态密切相关。许多学者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底质中向水体释放的磷主要来自铁磷。例如日本霞浦湖底质,在好气条件下,总磷量从 1.14mg/g 降到 0.96mg/g,减少了0.18mg/g。而在磷的各形态中,铝磷、钙磷量几乎没有变化,但铁磷却从

0.30mg/g,降至 0.13ms/g,减少了 0.17mg/g。两者相比,明显地看出,总磷量减少的数量,基本上是由铁磷减少的结果。

影响底质中磷释放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水中溶解氧、pH、Eh、温度、混合强度、生物扰动等方面。另外,水中硝酸盐浓度对底质磷释放有明显作用。丹麦的湖泊调查研究表明,当湖中硝酸盐的浓度低于 0.5gN/m3 时,沉积物中磷能释放到水体中;当超过 0.5gN/m3 时,沉积物就不能释放出磷。

(三)湖泊富营养化预测与评价有关湖泊富营养化预测与评价的模型很多,但应用比较普遍的是 Vollen-

图 6.10 富营养化的磷、氮生物人学循环

(资料来源:金相灿:中国湖泊水库 weider-Dillon 模式。Vollenweider 模型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平衡方程。其前提条件是湖泊为完

全混合型,模型假定湖泊单位时间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就是每年输入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量与沉积量和输出量之差,其表达式为

dmw

dt

= J − οmw

  • Q m

V w

式中,mw 为湖中营养物含量(mg/m3);J 为每年输入湖中的营养物质量

(mg/m3·a);σ为沉积速率系数(a-1);V 为湖泊容积(m3);Q 为输出速率(m3/h);t 为时间(a)。

此模型由 Dillon 进一步发展、完善、推导出稳态模型,如表示磷浓度时, 它的表达式为:

L

[P] = ∑ο + ∑(∑ / t )

式中,[P]为湖水中总磷浓度(g/m3);L 为湖泊磷负荷(g/m2·a);

∑为湖泊平均深度;σ为沉积速率系数(a-1);t 为水力滞留时间(a)

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涉及内容广泛,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可参阅《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调查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图 6.11 湖泊河湾底质中磷释放速度

(资料来源:同图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