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JIT 在我国的应用
一、JIT 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JIT 生产管理方式在 70 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首先开始,应用看板系统控制生产现场作业。到 1982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采用看板取货的零件数,已达其生产零件总数的 43%。
80 年代初,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组织推广现代管理方法,看板管理被选择作为推广的现代管理方法之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并为许多企业所采用。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 JIT 的思想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在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仪表制造业等实行流水线生产的企业中应用 JIT,获得了明显的成果。例如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二汽车制造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四川仪表四厂等一批企业,应用 JIT 绩合我国国情、厂情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企业的主要做法是:
(一)按照 JIT 的思想,结合厂情进行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使生产管理围绕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行配套设计、同步实施,如第一汽车制造厂变速箱厂是 1989 年投产的新厂,在其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中,贯彻 JIT 的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在生产组织上改“推动式”为“拉动式”生产,整个企业以市场需要为目标组织生产。
-
在劳动组织上实行多机床操作、多工序管理,人均操作三台设备,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在设备管理上实行机、电、修服务到现场,重点工序巡回保全维护和快速修理。
-
在工具管理上实行刀具直送工位、强制换刀和线外换刀的管理办法。
-
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以生产工人自控、创合格工序、加强质量监督、产品创优等活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
在现场管理方面开展不间断的“五
S”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
在现场管理体制上,实现以现场为中心、以生产操作者为主体、以车间主任为首的管理体制,作为实现
JIT 的组织保证。
这种生产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使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设备、物资、资金等各种要素能优化组合和使用,达到以必要的劳动、确保在必要的时间, 按必需的数量,生产所需的零件和产品,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实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二)采用各种措施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不仅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库存,同时还要想方设法降低原材料、协作件,以及产品的库存, 建立有效的物料、协作件供应及产品销售流通体系。
例如,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协作厂在使用看板取货的基础上,实现了协作厂将零件直接送往“一汽”各工位的制度。它与在长春 地区的 15 个协作厂, 就四十多种协作产品和原材料签订了直送工位的协议,从而改变了厂内层层设库,建立贮备的老办法。如刹车蹄片,过去由长春石棉厂每月分四次送往“一汽”供应处总仓库,再由总库到分库,从分库送到工位,现改为直送现场,减少了重复劳动。桦林橡胶厂供应的汽车轮胎过去集中发送,最多时一
次发货 20 车皮,使汽车厂轮胎库存高达 2 万套,现在实行分批分发,轮胎库存占用的流动资金大为减少。
(三)利用看板进行现场生产控制。按照看板规定的品种、时间、数量向供货单位取货,根据看板要求进行生产,保证生产均衡、稳定,减少在制品贮备及在制品占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益。各工位采用标准容器装工件,在发送中不再倒箱,便于叉吊、堆积、搬运,提高装卸效率,避免或减少零件的磕碰,同时还易于工件的清点、记帐和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