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统的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系统特点。INTEPS 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便于从手工处理过渡到使用计算机。由于采用了生产能力分组系统、

任务号系统和任务分配系统等辅助手段,因此在计算机硬软件条件不具备时,可先按 INTEPs 系统的原理及组织实施办法手工上马,一旦计算机条件具备时,很易过渡到计算机处理,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目的。

2.采用“变更计算法”而不是“重新计算法”。

INTEPS 系统在每次运行时,只需输入变更的部分,即只考虑“净改变” 的影响。这种“变更计算法”的好处是可以缩短计算时间,系统既可以采取批处理方式又可以采取联机方式进行工作。

3,除 DIAPLAN 网络计划程序外,所有 INTEPS 系统的程序都采用标准coBOL 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只要稍加修改,即可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上运行, 所以便于移植推广。

  1. 生产能力平衡作为模块。INTEPs

    细计划子系统把生产能力平衡放在工序进度计算和负荷计算之后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易于发现生产能力的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把生产能力的缺陷点掩盖于计算机的计算总结果之中。

  2. 计算机提供的方案的可复现性。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可由人工逐步检查,这使不懂得计算机软件的管理人员便于检查,从而相信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对提高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的积极性起促进作用。

(二)经济效益分析。沈阳第一机床厂建立 INTEPs 系统以后,可以直接计量的经济效果据统计如下:

(1)缩短生产周期 3—5%,网络计划法可缩短设计周期工艺工装准备周期 10—20%;可减少原材料、外购件、自制半成品零件的库存量 10—15

%;减少车间在制品数量 10—15%。(2)由于均衡了负荷,消灭了卡脖子和停工待料现象,可提高设备利用率 10—20%。(3)由于准确地控制了在制品数量和工序进展情况,消灭了突击加工、突击装配现象,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零部件配套率,仅以 1983 年一号车间的统计(当时一号车间仅使用了细计划)来看,零部件配套率从 94%提高到 98%,零件盘亏损失减少了 29 万元。(4)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仅以一号车间为

例,1985 年和 1982 年相比,千元产值成本下降 7.1%;年经济效益增长 142 万元。因此,项目的投资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即可收回。

不可计量的间接经济效果主要体现在:(1)加强了企业的基础工作,保证了企业技术经济数据的完整统一;(2)可使管理人员对生产情况一目了然,使计划调度人员摆脱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把主要精力用于抓关键件与关键设备;(3)简化了管理手续,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使信息传递及时,可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薄弱环节;(4)保证了供货日期,提高了企业的信誉;(5)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了一批现代化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