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货币同盟的演进及欧洲货币体系
一、货币同盟的演变
货币区和货币集团的第一个阶段是从 1960—1968 年。从历史上看,判断货币区是否存在的主要标准有两条,一是有关国家的汇率制度,二是有关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的形式。按照这两条标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范围内, 1960—1968 年实际上继承了 50 年代就已存在的三个跛行的货币区。第一个是较正式的英镑区。英镑区内各成员国储备资产的形式主要是英镑,各国的货币也钉住英镑。但是英镑本身却又钉往美元,所以,英镑区是一个破行的货币区。1967 年爆发了英镑危机,意味着英镑区实际上崩溃了。只是由于 1968 年“巴塞尔协议”对英镑区国家持有的全部英镑储备给予了美元价值的担保, 才使英镑区在名义上存在下来。第二个是由西欧各国组成的不太正式的黄金集团,黄金集团各成员国的主要储备资产是黄金。1957—1967 年,成员国黄
金储备的增长额占到全部储备资产增长额的 3/4 强,而外汇储备的增长还不到 1/4。但是,黄金集团各国的货币又同美元保持着固定比价,所以,它也是一个跛行的货币区。到了 1967 年,前联邦德国同美国达成一项协议,规定前联邦德国不再用手中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美国则继续保持对前联邦德国的军事支持。这个协议表明,前联邦德国为了获得美国的军事支持而被迫退出了黄金集团。1968 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黄金集团各国兑换美国黄金的可能性遭到严重削弱。1967—1971 年 8 月,各成员国的黄金储备反而减少了 8.6 亿美元,外汇储备则猛增了 71.93 亿美元。美国一前联邦德国协议和黄金双价制标志着黄金集团走上逐步解体的道路。除了英镑区和黄金集团外,还存在另一个跛行的货币区——法郎区。由于法郎区不太重要,这里从略。
货币区和货币集团的第二阶段是从 1969 年到现在,这个阶段是货币区分化和重组的阶段,表现在:黄金集团迅速解体而代之以西欧货币的联合浮动乃至发展到欧洲货币体系,英镑区从名存实亡发展到名实俱亡,英国自己也部分地参加了欧洲货币体系;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纷纷出现。
货币区的演变,首先是本位制演变的结果。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主要的储备货币,必然有其一定的活动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一个以该种储备货币为中心的货币区或货币集团。因此,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初以来货币区的分化和重组同信用储备货币多样化基本保持着一致,同黄金和英镑的国际货币作用的变化也保持着一致。货币区和货币集团的演变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现代国际货币和收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上各自独立而经济上又相互依赖的各国所采取的政策不同,以及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不同, 而引起的目标及手段的不和谐而产生的。为了在上述问题上减少矛盾和冲突,就要求在各国政府间建立较为固定的协作关系。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步调一致地进行,因此,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便在彼此高度依赖的区域范围内首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