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及崩溃过程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对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个体系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体系的根本缺陷最终导致了它本身的崩溃。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黄金一美元基础之上的,美元既是一国的货币,又是世界的货币。作为一国的货币,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的供应又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由于规定了双挂钩制度,由于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那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Roberb.Triffin)于 50 年代首先提出的,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难(Triffin Delimma)。特里芬两难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和性质。这个性质就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即美元无法按固定比价维持同黄金的兑换性。随着流出美国的美元日益增加,美元同黄金的可兑换性(按固定价格)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美元的可兑换性信誉必将受到日益严重的削弱。换言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制度,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或人们对美元可兑换的信心危机。

美元危机的程度,同流出美国的美元数额有关。流出的美元超过美国黄金储备的余额,被称为“悬突额”(Overhang)。悬突额是预测美元危机的一个很好指标,也是以后许多国际货币改革建议所力图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美元悬突额的不断增加(见表 6—1),美元危机终于爆发。

表 6 — 1 美元输出的增加和黄金储备的下降( 1962 — 1972 )

单位:亿美元

黄金储备

美元输出

美元悬突额

1962

160.0

115.3

+45.3

1963

156.0

131.6

+24.4

1964

154.7

160.8

-6.1

1965

140.7

172.7

-32.0

1966

132.4

209.6

-77.2

1967

120.7

233.2

-112.5

1968

108.9

264.5

-155.6

1969

118.6

376.6

-258.0

1970

110.7

312.7

-202.0

1971

102.1

269.1

-167.0

1972

96.6

344.3

-247.7

  1. 黄金储备按每盎司合 35 美元计算。

    1. 美元输出以美国对外短期流动负债衡量,指累计额。

    2. 美元悬突额等于黄金储备减美元输出额,负号表示该部份美元输出额已失去了美国黄金储备的保证。

(4)1949 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 246 亿美元,1945 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

201 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92 年,第 716—

717 页。

  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过程,就是美元危机不断爆发→拯救→再爆发直至崩溃的过程。美元危机是一条中心线索,通过历次美元危机的爆发及拯救措施,不但能加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缺陷的认识,还能认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些其它缺陷,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加深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认识和预测它今后的发展方向。

  1. 第一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美元危机是 1960 年爆发的。在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便出现了相对性的美元过剩,有些国家用自己手中的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开始外流。1960 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衡量美元外流的重要指标)首次超过了它的黄金储备额。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美国的黄金和其它经济处在上升阶段的国家的硬通货(如马克)①。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和金价的稳定,保持美元的可兑换性和固定汇率制,美国要求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框架内与之合作来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到 1962 年为止,美国分别与若干主要工业国家签订了“互惠信贷协议”

(SwapAgreement ),以及在基金组织的框架内建立了“借款总安排”

(GeneralArrangementtoBorrow)和“黄金总库”(GoldPool)。 “互惠信贷协议”是指美国与其它 14 个国家签订的彼此间在规定的期限

和规定的金额幅度内利用对方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和稳定汇率的一种协议。比如,当美元对马克的汇率遭到贬值压力时,美国可按协议规定的金额幅度向前联邦德国借用马克,然后抛出马克收购美元,由此平抑马克资金对美元的投机性冲击和稳定美元与马克的比价,从而间接稳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然后,在规定的期限内,美国再一次或分批地归还所借用的马克。1962 年 3

月该协议签订时的总额为 117.3 亿美元,1973 年 7 月又扩大为 197.8 亿美元。

“借款总安排”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 10 个工业国家(美国、英国、法

国、加拿大、前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典)1961 年 11

月签订并于 1962 年 10 月生效的借款协议。当时签订该项借款协议的主要目

的是从美国以外的另外 9 国获取借入资金以支持美元,缓和美元危机,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因此,当时向“借款总安排”借用款项的主要是美国。“借款总安排”当时的资金总额为 60 亿美元,其中,美国出 20 亿,

英国和前联邦德国出 10 亿,法国和意大利各出 5.5 亿,日本出 2.5 亿,荷兰

和加拿大各出 2 亿,比利时出 1.5 亿,瑞典出 1 亿。后几经扩大,目前资金

总额已达 180 亿。“借款总安排”的 10 个出资国,也就是“十国集团”的成

员,又称“巴黎俱乐部”。瑞士不是基金组织的成员,但于 1964 参加了“借

款 总 安 排 ”, 出 资 2 亿 美 元 。 “黄金总库”是美国、英国、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

时和瑞士 8 国中央银行于 1961 年 10 月达成的共同出金以维持金价稳定和布

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转的一项协议。该协议规定,8 国共同出资相当于 2.7

① 在流通领域中,人们较多使用质量相对较低的(软)通货而把质量相对较高的(硬)通货贮藏起来,形成劣市驱逐良市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格来辛定律”。

亿美元的黄金以建立黄金总库,其中美国出 50%,德、英、法、意各出 9.3

%,瑞、荷、比各出 3.7%。黄金由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代为管理,当金价上涨时,就在伦敦市场抛出黄金;当金价下跌时,就买进黄金,以此来调节市场的黄金供求,稳定金价。由于国际市场黄金吞吐量巨大,2.7 亿美元的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黄金总库”实际上在 1968 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后就解体了。

上述拯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几大措施都是操作性的,而不是制度性的, 它们的目标全都集中在一点上,即双挂钩引起的美元的两难。由于这些措施的局限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纠正。

  1. 第二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第二次较大规模的美元危机是 1968 年爆发的。60 年代中期,因侵越战争的扩大,美国的财政金融状况明显恶化,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美元对内价值不断贬值,美元同黄金的固定比价又一次受到严重怀疑。受 1967 年英镑危

机的影响,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浪潮于 1968 年初转向美元,于是爆发了第二次较大规模的美元危机。当时的投机浪潮十分猛烈,仅仅在半个月内,美国就流失了 14 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凭“黄金总库”和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维

持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于是,在 1968 年 3 月,美国不得不实行“黄金双价制”(Two—tierGoldPriceSystem)。所谓黄金双价制,就是指两种黄金市场实行两种不同价格的制度。在官方之间的黄金市场上,仍然实行 35 美元

等于一盎司黄金的比价;而在私人黄金市场上,美国不再按 35 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这一价格供应黄金,金价听凭供求关系决定。这样,私人市场上的金价就随风上涨,逐渐拉开了与黄金官价的距离。黄金双价制实际上意味着黄金一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部崩溃。

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后,各国已经认识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和危机的性质。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经过各国的长期讨论,基金组织于 1969 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被称为“纸黄金”。特别提款权既是对黄金的一种节约,又是对美元的一种补充。在基金组织的范围内,成员国可用特别提款权来履行原先必须要用黄金才能履行的义务,又可用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储备资产, 还可以特别提款权取代美元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特别提款权的价格为 35 个特别提款权等于一盎司黄金。从当时的情况和特别提款权的性质来看,基金组织创设和发行特别提款权的根本目的不是要用特别提款权本位来最终取代黄金一美元本位,而是以特别提款权来补充黄金一美元本位,特别提款权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对美元的一种补充,使国际货币体系从黄金一美元本位转向黄金一美元/特别提款权本位。

黄金双价制和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黄金双价制不仅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开始,它还表明,在黄金产量增长落后的情况下,维持固定金价的任何企图都是短暂的,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金融市场的混乱;以黄金这一单一商品作为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础,虽具有短期稳定这一优点,但终究将因金价本身无法稳定而使货币体系走向混乱和崩溃。特别提款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由国际协调和国际纪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信用储备资产,它表明各国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干预已经走向国际化。尽管特别提款权还不是一种真正的国际货币,但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国际通货补充乃至最终取代国家通货来充当国际货币的尝试。它同时也表明了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某一国货币基础上的内在不稳定性以及人们企图改变这种状态的努

力。

  1. 第三次美元危机及其拯救。

第三次美元危机是 1971 年爆发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外汇市场上

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它硬通货的风潮在 5 月和 7 月两度迭起。当时,美国对外短期负债与黄金储备的比率已达到战后历史上的最高点(见下表)。面对猛烈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于 8 月 15 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 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限制美国的进口,对进口商品增收 10%的临时附加税,并压迫前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实行货币,以图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在国际金融市场极度混乱的情况下,10 国集团经过 4 个月的讨价还价和磋商, 于 1971 年 12 月 18 日达成一项妥协方案,由于该协议是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氏研究所签定的,故又称为“史密森氏协议”(SmithsonianAgreement)。“史密森氏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美元对黄金的比价贬值 7.89%,从 35 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贬到38 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美元对黄金贬值的目的在于人为提高美国的黄金储备额,消除或减少“美元悬突额”,以恢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

第二,一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升值,其中:日元升值 16.9%,前联邦德国马克升值 13.6%,瑞士法郎升值 13.9%,荷兰盾和比利时法郎各升值 11.6

%,英镑与法国法郎各升值 8.6%,里拉和瑞典克朗各升值 7.5%。这次汇率调整的意义不在于汇率调整的本身,而在于它适应了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情况,反映出美元地位的下降。这次汇率调整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牙买加体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储备货币多样化的正式开始。

第三,将汇率波动的允许幅度从原来的平价上下各 1%扩大到各 2.25

%,其意图是增加货币制度的灵活性和弹性。第四,美国取消 10%的进口附加税。

“史密森氏协议”虽然勉强维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但美元同黄金的可兑换性则从此中止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部分已经瓦解,国际货币制度已经不再是以黄金一美元为基础了。另外, “史密森氏协议”完全是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一种仓促产物,它没有涉及到国际货币制度的根本变革,平价的调整也是在非常小的幅度内进行的,反映了各国的矛盾和斗争。于是,当 1973 年 2 月外汇市场上再度爆发美元危机时, 这个协议便寿终就寝,布雷顿森林体系也随之彻底崩溃。

(续表)

第一次危机的拯救

①借款总安排

②互惠信贷协议

以上两项措施旨在以其它货币补充美元,来维持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是今后出现的多种储备货币体系的萌芽

③黄金总库

旨在用其它国家的黄金来补充美国的黄金,维持黄金一美元本位制

第二次危机的拯救

①黄金双价制

旨在拯救黄金一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同时又意味着该体系的局部崩溃

②特别提款权

旨在节约黄金和美元,补充黄金和美元,使黄金一美元本位向黄金一美元特别提款权本位转度

第三次危机的拯救

①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该措施实际上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②史密森氏协议挽救固定汇率制度的最后一次尝试

  1.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货币形势

1973 年 2 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后,国际货币金融领域曾一度陷于混乱和无秩序的状态。外汇市场上抢购马克、日元等硬通货使美元汇率大幅度下浮,美元对马克和日无的比价分别从 1972 年底的 DM3.2/$1 和¥302/

$1 下跌到 1973 年底的 DM2.7/$1 和¥280/$1;金融的混乱和长期压制的金价放开使金价节节上升,到 1974 年年底,伦敦市场的金价已达到每盎司

186.5 美元的高点;在汇率安排方面,单一的全球性的固定汇率制度被五花八门的汇率安排所取代;马克、日元等硬通货迅速崛起,开始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开始被多种储备货币体系逐渐取代;此外, 60 年代席卷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使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由此带来的追求民族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遇到严重的国际收支问题;1973 年 10 月和 1974 年 1 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将油价提高近 4 倍,使全球性的国际收支问题更加严重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虽已崩溃,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依然存在,国际货币改革和维持国际货币金融稳定的任务,厦部分地落到了基金组织的身上。

表 6 — 2 伦敦黄金市场的金价变动( 1965 — 1974 )

单位:每盎司黄金的美元价格

(年底价格)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35.12

35.19

35.20

41.90

35.20 37.37

43.63

64.90

112.25

186.50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国际金融统计年鉴》 1992 年,第 7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