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通货膨胀率的相似
1970 年和 1971 年,G·哈伯勒和 G·M·弗莱明确提出用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采用这一标准的理由是:国际收支失衡最经常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各国发展结构不同、工会力量不同和货币政策不同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的离散趋势,它除了会造成国际收支基本帐户(经常帐户加长期资本帐户)的失衡外,还会引起短期资本的投机性移动。因此,这个标准不再注重宏观经济的需求和供应条件的波动,而是注重宏观经济的现象。
这个标准的实际含义是: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区域中各国的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便可避免汇率的波动。
这种理论实际上同当时正在形成之中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有关。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需要运用货币理论来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如果以 X 和 M 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以 g、s、m 分别代表商品、证券和货币,以 B 表示国际收支差额,则有下列恒等式:
B=(Xg-Mg)+(Xs-Ms)
=(Mm-Xm)
货币分析法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瓦尔拉定律为基础,即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对商品(g)、证券(s)和货币(m)的超额需求的总和必等于零,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和国内货币存量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否联系起来。货币分析法认为:在固定汇率下,如果国内的实际货币余额大于预期的货币余额时(如货币当局创造了更多的新货币从而发生通货膨胀压力时),这部分超额货币必然形成额外支出,除了购买本国货物外,还会增购进口货物和外国证券,于是,货币的出口便大于货币的进口(Xm
>Mm),进而引起商品进口大于商品出口(Mg>Xg)或证券进口大于证券出口(Ms>Xs),这就意味着国际收支(B)的恶化。
我们不否定通货膨胀会使国际收支恶化,但同时必须指出:把通货膨胀说成是国际收支失衡的最经常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完全符合现实的。首先剖析货币分析法,可以发现它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及具有完善的传递超额需
求的市场机制等等假定前提是令人怀疑的;它颠倒了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把货币流通从属于商品流通歪曲为商品流通从属于货币流通。其次, 事实也证明:通货膨胀不一定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以它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唯一标准是令人怀疑的。例如,50 年代和 60 年代,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的通货膨胀率差异非常小,但加拿大几次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而西欧在 60 年代则经常对美国发生巨额国际收支顺差。
由此可知,国际收支逆差是由滥用国际货币发行特权、各国经济结构差异、国际交换中的不平等、劳动生产率差异、利率差异和通货膨胀率差异等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前面几项因素有时甚至更加重要。
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标准、政策一体化标准和通货膨胀率相似标准同前三个标准一样,仍然是按单一标准来考察最适度通货区的。实际上,经济高度开放性标准是从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来考察最适度通货区的;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标准则又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来考察最适度通货区;政策一体化标准却把货币视作一种政策工具;而通货膨胀率相似性标准则立足以货币的价值由货币的数量决定这一货币数量论之上。尽管上述各项标准都片面地理解了货币的职能和本质,但我们也应承认:所有这些标准,每一个或多或少都反映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客观变化。生产要素高度流动和经济高度开放标准无疑反映了国际经济高度依存的事实;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则是诞生于 60 年代大量短期投机性资金对固定汇率的冲击之中;通货膨胀率相似性标准显然是1968 年后奔腾式通货膨胀的产物;而政策一体化标准则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在否认它们各自成为最适度通货区唯一标准的同时,承认它们的结合将有助于说明最适度通货区。例如: 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 1970—1980 年的统计数据考察实行货币同盟的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未实行货币同盟的东盟,可以发现上述 6 项标准中,没有一项标准能单独完满地同时说明为什么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货币同盟而东盟却不实行,但若把这 6 项标准综合起来,就能同时较完满地说明之。因此,
只有把这 6 项标准综合起来,才能对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作出较完满的解释。进一步说,某一地区只有基本具备或大部分具备了上述各项标准的国家,才可能或才适宜实行货币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