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布留顿森林体系崩溃原目的进一步分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若作深入研究和细致的分类,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另一类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即双挂钩及其引起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和储备货币供应机制的刚性和缺乏效率。

当初,在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不仅占有世界绝大多数黄金储备,而且其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均独占世界鳌头。但是 20 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支撑美国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的各项条件,有的削弱了,有的消失了,有的正在逐步恶化。以出口贸易为例, 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出口贸易在战后初期几乎为零,1962 年,分别上升到占美国出口贸易的 23.4%和 63.1%(见表 6—3)。到 1968 年,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出口贸易之和已经超过了美国。这表明,日、德两国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已经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了。随着日、德、法以及其它一些工业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世界上对这些国家货币的需求自然相应增长, 这些国家货币的国际地位和声誉也相应提高。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形势变化,它依靠货币制度的力量来试图强行把其它货币排除在储备货币之外,必然会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货币问题是经济问题的综合反映。其它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加强,对美元独占鳌头的地位提出挑战,也就势在必然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的根本缺陷有两个:第一个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当黄金产量跟不上美元的增长时,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便无法维持; 第二个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当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导致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相对衰落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挂钩也无法维持。除此之外,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还存在着一些其它缺陷,它们分别是: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效.率.不.高.。所谓调节效率,是指调节成本要较低,

调节成本的分配要较均匀,调节要有利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下,虽说汇率是可以调整的,但因固定汇率的多边性而增加了调整平价的困难,并且,汇价的波动只允许在平价上下的各 1%,从而使汇率显得过于刚性。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往往不得不采用国内财政货币政策来进行调节,这样,就使得各国特别看重国际储备的增长,以避免不必要的调节成本发生;而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盈余时,又倾向于积累储备以防今后不测;减轻调节成本的意图使美元悬突额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美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美国可不必采取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措施,只须通过输出美元便可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美国通过输出美元,从国际社会获得了大量铸币税。对铸币税问题,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曾予以过尖锐批评,并要求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尽可能地用法国持有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以加强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纪律,迫使其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在其它国家相互之间,由于盈余国可以积累美元储备并用它向美国换取黄金,因此,国际收支调节的负担基本上都落在逆差国身上。从总需求与总收入的关系看,盈余是需求相对小于收入而导致的,逆差是需求相对大于收入而造成的。单方面地要求逆差国调节,就是要求压缩逆差国的需求,因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对各国经济具有某种紧缩性倾向,这种倾向是不利世界经济的发展的。通常所说的调节不对称,就是指美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调节不对称, 以及逆差国与顺差国之间的调节不对称。

储.备.货.币.的.供.应.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角度看,储备货币的供应不能大少,大少将限制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从物价和货币稳定的角度看,储备货币的供应又不能大多,大多会引起世界性通货膨胀和货币混乱。在浮动汇率和多种储备货币体系下,一种储备货币的过多供应,会导致该种储备货币汇率下浮,需求下降,由此可调节该种储备货币的供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刚性汇率制度下,世界其它国家为减轻调节成本而倾向不断积累美元,而美国又可以不断地输出美元。对美元供应的唯一限制在于用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储备。于是,当美元供应相对不足时, 各国拼命积累美元,诱发美元的不断输出;当美元供应相对过多时,又抛售美元,换取美国的黄金储备,从而直接威胁到体系的生存。

归纳起来,汇率制度过于刚性,调节不对称,储备货币供给的调节机制过于缺乏弹性,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另外三大缺陷①。从根本上讲,这三个缺陷仍然是双挂钩制度缺陷的反映,是双挂钩制度缺陷的另外一种描述方法。这些缺陷,在以后论述的国际货币改革建议中都得到程度不同的反映。

表 6 — 3 美、日、德三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变化( 1962 — 1991 )

日本出口占美国出口的百分比(%)

前联邦德国出口占美国出口的百分比(%)

1962 23.4

63.1

1965 31.7

67.1

1968 38.1

73.1

1971 55.4

89.7

1974 55.8

89.9

1977 65.8

95.9

1980 57.8

75.5

1983 71.5

82.4

1986 92.8

107.1

1989 75.3

93.8

1991 74.6

95.4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 1992 年,第 108 — 10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