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的现状

    1. 生活阅历有限.对高考应用题的背景和情境不熟(例如 1999 年高考

试题第 22 题中轧辊机是怎么样的?轧钢机怎样轧钢?等等).这些问题对不少学生的心理增设了障碍.

  1. 建模能力不强.许多学生不知何谓建模,只会模仿简单的应用题的套路.他们对于熟悉的问题(例如增长率问题),一看便知这是什么类型,但见到陌生的问题,特别是文字叙述较长、头绪较多的题目,就不善于理清头绪、分清文字中主次、抓住关键的字句,从而找到正确的数学模型,而是茫然不知所措,索性放弃求解.

  2. 抽象能力不强.许多学生对于具体的数字很习惯,但他们看到抽象的字母、特别是看到题中给出的字母与平时做题的意义不同,就非常不习惯.

    更有甚者,当一个题目中出现多个字母(甚至有的字母还带下标),就越发坠入五里云雾之中(例如 1999 年高考试题第 22 题第一问中有字母α、β, 还有r0 ;第二问中有字母k、Lk ),更谈不上用这些抽象的字母进行思维和运算了.

  3. 思维能力不强.首先表现在许多学生对于绝对的数字很习惯,一看到相对的东西(例如1999年高考试题第22题中“减薄率不超过r0

    ”),就心里犯难、发怵.

其次表现在许多学生不善于理性思维,不善于在没有具体对象(例如1998 年高考试题中的质量分数)、对象比较抽象(例如 1995 年高考试题中

的政府补贴、市场价格、日供应量和日需求量)和对象不熟悉(例如 1999 年高考试题中的轧钢机)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判断.

另外还表现在许多学生把握不住一些表现似乎相同实则迥异的概念.例如 1999 年高考题第二问中“第 k 对轧辊有缺陷,每滚动一周在带钢上压出一个疵点,在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的间距为Lk ”这一段话,不少人把题中“第 k 对轧辊有缺陷”,误认为“有 k 对轧辊有缺陷”;把题中“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与“冷轧机第 k 对轧辊输出的带钢”混为一谈.

  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应用题要求我们对在特定的情境下得出的数学式子进行变换,得到应有的结论.这无疑对我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考验!许多学生在这个考验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顾此失彼,漏洞百出,甚至犯一些不应有的错误(诸如粗心大意的错误).

不少学生出现下述不良的心理状态:

  1. 有严重的焦虑感.深知高考数学必考应用题,而应用题又往往很棘手.这种态度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

  2. 有强烈的畏惧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一遇到困难,就心慌意乱、心理失衡而轻易放弃;

  3. 有过分的紧迫感.希望能尽快找到解应用题的锦囊妙计,期望有一种灵丹妙药,包治百病.持这种态度往往会是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