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了好时候

1776 年 7 月 4 日,经过 1 年的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1783 年战争结束,殖民者英国被迫承认这个新兴的国家。

这个新兴的国家建立的时候正赶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上,由此而激发的资本主义发展与美国的历史同步,也可以说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

资本主义的发展靠了工业文明的进步,又反过来推动了工业文明的进步。从某个角度讲资本主义赖以立足和稳固的基础便是大资本家、大财团的经济支撑,而大资本家、大财团必然是资本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否则便没有了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1802 年杜邦公司成立于美利坚合众国 26 岁之际,几乎就是美国的“同龄人”,在国家的大踏步前进中,杜邦家族也大踏步紧跟节奏,而且以家族的力最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其大肆的扩张正如美国国家的扩张一样,由原始积累而滚雪球般地壮大起来。

如果说杜邦公司成立后的前 30 年,仅以黑人药这一单一产品供应市场, 除了社会需要的限制以外,多少也有一点贵族家族的“保守”因子起作用的话,那么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中期,工业资本主义在美国处于了全盛的时期, 一个机器的时代、发明的时代促进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的进步。那时电报、硫化橡胶、旋转印刷机、缝纫机等相继出现。新建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而且此时“年轻人,到西部去”的口号异常响亮。这样一方面杜邦公司的火药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促使公司开发新产品,以期占领更大的市场。

在此前后,诺贝尔在欧洲进行新型炸药和无烟火药的研制与发明,杜邦这个吃火药饭的家族虽然黑火药尚有广大的市场,足以喂饱家族成员,而且还有“掌门人”铁腕亨利大约因为对于黑火药的情感因素极力反对新型火药的制造,终于阻止不住新的浪潮。为了新产品,杜邦家族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曾被亨利派往欧洲学习英、法、比利时等国家的工厂管理和新型生产方式,回来后进行工厂改造,积极推动甘油炸药的生产又惹亨利不满的颇有才华且在与沙俄交易、与英国首相打交道中立下大功劳,为家族争光不少、争利不斐的拉摩特·杜邦在新建起来的甘油炸药厂的一次事故中殉职。

随着财产的增加,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杜邦作起在火药制造方面成为美国实力最为雄厚的家族的梦。而这一阶段,还有其他一些具备强大实力的资本家也作起同样的在各自投资范围内称王称霸的梦来,包括石油业的洛克菲勒、钢铁业的卡内基、银行业的库杰和摩根、肉类加工业的阿穆尔、铁路业的古尔德等等,此时值南北战争结束,一个统一的美国为他们的梦想提供了保证和条件。

就火药业而言,战后有的小企业相继破产,当杜邦家族控制着越来越多的火药市场时,也有另外的公司也在发展着。杜邦自然不希望别人强过自己。而且战后的混乱竞争局面使许多工业巨头产生了必须对自由竞争的无政府主义状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而这个措施就是实行垄断制。在行动上,杜邦家族争了先,1872 年,亨利·杜邦发邀请函,请各火药公司的代表共赴纽约成立了火药同业公会,即所谓的火药托拉斯。在这次会议上,拉摩特·杜邦也即前面叙述被炸身亡的杰出化学师被选为总经理,各公司划分了势力范围,规定了统一的价格。然而,杜邦家族暗中张开大口,逐个击败同业公会中的一些公司,不久杜邦在公会中占有了绝对多数的票。

火药同业公会——托拉斯正是随着美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而建立起来的, 这种垄断形式为新兴的工业巨头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毕竟,杜邦家族难以忘掉封建贵族的优越感和生活习惯。在其统治的范围内,他们甚至拒绝一种外界社会的“服务”,他们拥有自己的消防队、警察和医疗设施,甚至自己的验部官、抚恤制度。更有甚者,他们把家族的传宗接代与敛财合二为一,杜邦曾说为了确保他们那个侨居家族灵魂的诚实和血统的纯洁,要赞成堂表亲之间的婚配。到杜邦家族在美国传到第三代时, 已有十对这样的近亲婚配了。因此,此时的杜邦家族其经济基础也许是最现代的,但仍存在与世隔绝、闭塞落后的氛围。然而这个矛盾,特别是经营管理方式的过分“自我特色”必将随时代的发展步伐逐步打破。

  1. 世纪末,美国已发展成世界强国之一,而此时,美国的国内市场已容纳不完杜邦的产品了,于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势头,杜邦开始与欧洲的火药巨孽瓜分世界市场,杜邦家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另一方面,随着利润和资产的不断增加,杜邦家族认识到那种长达近百年历史的合伙公司已不利于更好地集中他们的新产业,于是希望组建新型的大公司,然而特拉华州的宪法限制了这种大公司的组建,杜邦家人竟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而特拉华所需的已形成的新成的商业气氛促成了宪法修订的完成,它给予大企业纳税优惠的特权,也为建立大规模的股份公司开了方便之门。杜邦家族立即组建起与后来的现代化大企业尚有距离的股份有限公司。

当 20 世纪来临之际,正好是杜邦公司成立近百年的时候,此时公司的

领导结构已形成 3 个合伙制。在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超高建筑物耸立于曼哈顿,少数富翁拥有了美国的大部分财富。科尔曼乘此良机制定了把美国所有的火药公司合为一体的计划。科尔曼逐步控制了遍及全国的 50 家联

号公司,瓦解了他们的独立系统,然后付出不到 30 万美元的代价,退出火药同业公会,于是火药托拉斯瓦解了,大多数公司落人杜邦家族手中,自此由在同业公会中占据票数的优势到直接接管大部分同行,杜邦帝国初现端倪。到了 1904 年左右全美已在杜邦的攻击下没有一家独立的火药公司了。这时的美国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吞并时代,每年同行业和跨行业的吞并达500 次。大企业主提出进步是最重要的,以期解释垄断的必要性,他们认为为了全民的利益,私人可以操纵经济;政府和企业界合作使经济稳定无可非议。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杜邦公司就买下了几家化学行业的工厂, 使公司经营多样化,接着更加多地收购各种化工公司,打破较为单一的火药等的制造旧制,开始缔造世界上最庞大的化工帝国。同时开始瞄准金融界, 开辟新的更为有效的新领域。

本世纪 20 年代,美国的经济基础愈加城市化。由于一战后欧洲经济的

暂时衰弱,美国工业更加扩张。这个时期也是技术革新蓬勃开展的时代,生产率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成本下降,带动了物价的下降,又促使美国人的生活跃居世界前列。此时期最著名的福特首创装配线技术,大大加快了汽车生产速度,也带动了其它行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经济使人们的生活稳定、安全。而大企业主们更是财源滚滚。这一时期,旧习惯、旧思想的框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大众文化,其特征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等。正是在这一情况下,杜邦家族随时代潮流建立起“囊括一切”的工业帝国。杜邦在技术方面获得了染料专利等,销售上首创了分期付款方法等,广告宣传上创办了《杜邦杂志》,并为大公司编制宣传工具开创了先河。其他方面的成就皆可圈可点。特别是 1920 年布兰迪瓦因火药厂的关闭,使杜邦家族走向金融实业家的行列。

  1. 年代未,美国普通工人的收入有较大提高,大企业主们认识到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价格,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寻找到了更广泛的消费者。杜邦“头子”皮埃尔的助手,一位名叫约翰·拉斯科布的认为大企业应该把工人同化过来,为劳资合作铺平道路。在这次美国社会秩序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中,具体行动便是先由皮埃尔任董事长的通用汽车总公司进行分期付款买汽车的尝试,借此促进生产量,以更多地筹集流动资金。同时他们鼓励工人购买内部债券,以“能产生收益的财产”的有限所有权的人都参加管理的“小资本家”思想来加强协调,优化管理制度,拉斯科布对大企业自由贸易的最大贡献还是他批准通用公司每周工作 5 天共 40 小时,

他认为每周工作 5 天不仅适合由垄断集团统治的合理化的消费社会,而且也适合由汽车工业技术中最有力量的工具支配的社会。“增加消费的刺激,因为空闲时间就是消费时间”。这就为资金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紧接着的经济大萧条影响之大、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局面,许多商人自杀。杜邦家族虽然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是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极大地冲击了杜邦家族等大企业主的利益,使得政府与大财团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不过新政的冲击,特别是通用汽车工人罢工却促进了杜邦家族“向前看” 和重新检审自身。当新政结束后,杜邦家族也不再继续回到狭隘的家族形式中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冷战开始,美国作为头号经济大国更加加强了国际扩张,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便是由那些大公司化的企业财团的经济扩张。而他们在国内则千方百计平息工人运动,在这方面,财团们利用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促成了一些相关的法令,诸如一个工厂不能只雇用某一个工会的成员等条款,明显为财团们的限制手法之一,但确也为平衡和缓和劳资关系有不小的作用。而这一时期,美国又害上生产过剩的毛病来,即凯恩斯所谓的“缺乏集中的需求”,那么,扩大市场便是医治这一毛病的良方。消费市场的不足,影响了利润保证,杜邦家族不可避免地回归到寻求廉价劳动力和政府保护的轨迹上来。于是他们真正开始大举向南方进军。正好,他们的进军适时地与南方的政治局势协调一致。其时,南方各州组成一工业联合会,为大公司的扩张,北方财阀的“南侵”大加鼓吹。自然,杜邦家族会充分利用时机。于是 50 年代南方各州成了他们最宝贵的资本市场。

杜邦公司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的扩张,得到的巨大支持即是政府的冷战政

策。当时在非洲、中东、亚洲等地,美国的企业财团日益代替了在战争中耗

尽资财的欧洲殖民主义者;忙于清洗战争创伤的欧洲,美国的财团也进行了多方面的产业及市场控制。“经济稳定”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要点。

当然,杜邦的国内迅猛扩张也受到了政府的一些限制和其它财团的阻碍。比如政府为了在大企业财团中间保持一些平衡,防止像通用汽车公司这等大型企业完全被杜邦家族所垄断,政府曾以“分散美国唯一最大的集权” 为目的的反托拉斯诉讼案,重点攻击杜邦公司在通用汽车公司的 5 亿多美元的投资,并指控杜邦操纵通用。虽然后来这场官司杜邦未输,却因为继续向通用投资 7 干多万元而最终失去在通用的位置。这项投资时机选择极不合适,既开罪了政府,又使其它大财团产生警惕。违反了政府的由几个财团联合控制一些大公司的愿望。杜邦进一步垄断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的企图又遭诉讼。最高法院显然更能接受由多家财团一起控制商业和金融,而非由某一家垄断的现象。法官们同情新政,懂得必须鼓励资金分散,这又得到政府中企业界和金融界领袖的支持,虽然杜邦家族竭力反击,终于未能斗过,退出了通用汽车公司。虽然这次失败,对杜邦家族影响不小。但他们很快转移战线,开始重大的海外资本扩展计划。

事实上,二战以后,在美国化学工业向国外发展的激烈竞争中,虽然出口业占领先地位,但投资设厂方面却处于落后状态。国内的通货膨胀等因素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利润保证;而欧洲市场的复苏和外国廉价劳动力的引诱, 终于使杜邦大步跟上国外扩张的步伐。而美国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渐渐获得杜邦家族的理解和赞同。因为这是巨大的有利可图的市场稳定的一个保证。杜邦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的命运与美国的命运,连同资本主义的命运一起紧密地联系在国外扩张上,因此可以说,为了国家的商业利益,要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和扩展海外市场。于是,杜邦也全力支持政府的国外政策, 同时更得利于美国的海外保护政策。

进入 70 年代,随着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兴,作为世界资本的当然主宰美元逐步失掉了部分光彩,越来越多地被黄金兑换,同时在国外的耗资越来越大,都成了造成赤字增加的因素。而国外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国内投资,因此杜邦公司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国内流动资金储备的减少便是一大困难,加上另一些原因,以致于无力挽回杜邦的经纪商行的股权丢失以及一家杜邦的公司的破产。

不过这些波动并不能说明更多的东西,杜邦家族依然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停息地大发其财。那时凯恩斯的赤字开支理论风行全国,杜邦家族则顺势进行改革,类似“借鸡下蛋”的贷款行为以及不局限某一固定的利润指标等措施使公司稳步发展。而且随着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束,杜邦家族意识到民用商品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而这方面的基础本就雄厚,因此稍加倾力即可见效。

杜邦家族悠久的发财史,与其他大财团一样,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说他们本身的努力恰好遇上了这个新兴国家的兴旺发展的话,那么及时跟上时代浪潮则是他们持续壮大的先决条件。比如很长一个时期里,杜邦家族的经营之道比较封闭,但是当政府将杜邦成员挤出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部门后,表面的损失却给了他们极大的教益;必须进行多种经营。它首先使村邦家族懂得,大多数工业和金融巨头已经共同认定今后再也不允许任何一个财团或家族单独控制这个国家最大的公司,旦已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因此不可能与之对立。其次,促使他们较为自觉地遵循经济集中的自

然规律的支配以及由于促进股份混合的银行及金融市场所起的作用,而去参与多财团结合体,自然就得开放自己的门,让出一些座次给别的财团的人士。所以即使这些作法大大违背了家族传统,但却顺应了时代要求,他们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工业家族了。

今天的杜邦们正是在其庞大的化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把更大的兴趣转移到利益很大的股票和公债领域中去了,使得杜邦家族的股票多样化,同时,年轻的杜邦成员也较多地挣脱家族,涌进其它大公司,进行自己独立的经营,当然主要是金融性质的。“耸立”在威明顿的被称为“世界化学首都”正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散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