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西亚的伊斯兰教

  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与伊斯兰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加入德国等同盟国一方作战。战后,协约国不仅瓜分了土耳其的属地,甚至要侵占其本土,加上一些国家相继独立,帝国濒于灭亡。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形下,穆斯塔法·凯末尔于 1918

—1924 年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

奥斯曼帝国长达 600 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并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凯末尔在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以倡导政教分离、世俗化、民族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对土耳其伊斯兰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政治上,首先,凯末尔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君主政体,实行政教分离。1924 年,他通过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黜哈里发,将最后一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麦吉德及其王室成员放逐出国,并宣布永久废除具有最高教权、在伊斯兰教世界实行了 1300 多年的哈里发——苏丹制度(伊斯兰教哈里发制度自 632 年艾布·伯克尔当选为哈里发开始),代之以共和制。1928 年,又从宪法中取消了“伊斯兰教是土耳其国教”的条文,从而完成了将国家与教会、政治与宗教分离的任务。他还以身作则,倡导总统和国会议员就职时以世俗仪式取代宗教宣誓仪式。

其次,严厉镇压宗教势力的反抗,限制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权力。1925 年 2 月,土耳其东部地区库尔德人在纳格什班底托钵僧教团教长谢赫·赛义德的领导下发动叛乱,提出“拯救伊斯兰和教法”,恢复“哈里发制度”的口号。在镇压叛乱后,大国民议会通过一项立法,取缔托钵僧教团;宣布教派活动为非法;查禁托钵僧的修道院和住所及神秘主义教团的中心,没收其财产,封闭其寺院;禁止朝拜苏丹和教长们的“神陵”;禁止使用诸如哈里发、教长、托钵僧、缪里德(教长追随者)、赛义德(圣裔)、切列比(托钵僧教团首领)以及瓦里和埃夫里亚等宗教称谓。政府还镇压了教权主义势力组织的多次抗议活动、暴动和带有宗教狂热的叛乱,如 1930 年纳格什班底

托钵僧教团在伊兹密尔梅内门发动的暴乱。许多教团被迫迁到国外,如 1925 年梅夫莱维教团中心从科尼亚迁到叙利亚的阿勒颇。

再次,强调宗教信仰只是“个人的私事”,加强政府对伊斯兰教的管理。凯末尔下令取消了原隶属于奥斯曼王室的宗教基金部,设立独立的教产基金管理总局,负责管理宗教基金,保护宗教建筑设施和宗教文物,将清真寺的土地、公产和基金(统称瓦克夫)收归国有;取消伊斯兰教长老的宗教特权, 新设立由国务院领导的宗教事务委员会取代伊斯兰长老委员会,负责管理所有的清真寺、任免教职人员、监督教法说明官(即穆夫提)的工作等。1930 年又规定在每 500 米内只允许有一座清真寺,并停止开放伊斯坦布尔著名的两座清真寺,一座阿亚苏菲清真寺改为博物馆,另一座法提清真寺改为军械库。为消除穆斯林的误解,他强调宗教信仰只是“个人的私事”,并在 1928 年修改宪法的说明中着重指出:限制教会势力绝不是反对宗教本身,“勿使教会与国家分立的原则具有不信宗教的含义”。

在法律上,废除中世纪的伊斯兰教法,代之以按西方法律制订的民法、刑法和商法。凯末尔强调法律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时代要求,宣布以共和国宪

法取代伊斯兰教法,并废除根据伊斯兰教法而生效的宗教审判法规。1922 年,他取消了伊斯兰教总法官职务,以后又废除卡迪(即教法官)制,解散了伊斯兰教法庭。1938 年颁布的一项法律,禁止滥用宗教、宗教情绪或宗教圣物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禁止组建以宗教或宗教感情为基础的政治团体,否则都要受到严厉惩处。

在经济上,改革税制,以土地税和出售农产品的所得税取代伊斯兰教的什一税。

在文化教育上,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使教育摆脱宗教的控制,统一全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伊斯兰教教典为主要内容的旧教育制度,代之以西方式的教育;在发展世俗教育的同时,关闭了原有的伊斯兰教学校,取消普通学校中的宗教课程;又设立了一批初级伊斯兰宗教学校,以培养普通教职人员,使教士成为国家公务员;原有的高等宗教院校经过调整,并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宗教学院,采用国家规定的教材。在宗教仪式上,实施伊斯兰教赞词和经典语言的民族化,规定召唤穆斯林做礼拜(邦克)和诵读《古兰经》必须使用土耳其语。

在社会生活上,以某些西方生活方式改变穆斯林的传统习俗。允许穆斯林改信基督教;明令废除一夫多妻制和妇女必须深居闺阁的哈拉姆制,废止妇女戴面纱和面罩;禁止男子缠头和戴具有宗教色彩的旧式红色毡帽;规定非正式教职人员不得身穿教士服装,教职人员如果不在寺院、教堂主持宗教仪式亦不得身穿教士服装;倡导以公元历法取代伊斯兰教历,并把伊斯兰教国家传统的星期五公休日改为星期日,改变以晨礼作为一日之始的传统。

凯末尔的宗教改革,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削弱了伊斯兰教的影响,为土耳其共和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成为伊斯兰世界第一个非伊斯兰化的国家,对东南亚、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 30 年代初,原来伊斯兰教影响十分深厚的土耳其,已俨然成了一个西方式的世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