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法国

法国佛学研究侧重于大乘佛教,这与 20 世纪初帝俄的佛教研究是一致

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山陀尔·乔马于 1933 年被日本东京的真言宗尊为菩萨, 成为佛教徒中享有如此殊荣的第一西方人。他在布达佩斯创立雅利安弥勒教团的分部,直至 70 年代初。法国佛教学界著名人物列维从印度去日本游学, 曾任日法会馆会长。他的研究方法也是遵循法国佛教学研究的传统,以梵典为依据,参校汉、藏资料。1928 年从日本归国,途经尼泊尔,搜集了一批尚无汉译本的梵、藏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有世亲《唯识三十颂》的安慧释。列维校勘出版了这批资料,为大乘佛教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补充了以往的资料,也引起了人们对藏文佛典的重视。

列维的欧洲学生中成就卓然的是比利时人普山(1869—1937),他是著名的梵文学者和佛教学者,他不满足于对大乘佛教哲学的那种肤浅理解,便从梵、藏、汉文原典的整理和研究上下功夫。普山在《印度文库》中还发表了调伏天著的《正理一滴论释》的藏译校订本,从 1923 年到 1931 年,他以

藏文本为底本,参照玄奘和真谛译本,用功 8 年,完成了《俱舍论》的法文翻译;其中又依据汉、梵文等资料,详加注释。随后又完成了汉译本《成唯识论》的法译工作;并给梵、藏文资料作了注释。普山在译介北传佛教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时期,普山的主要佛学著作《佛教教理及哲学》于 1930 年出版。这一部著作在前一时期两部主要著作基础上反映了著者本人学术思想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欧洲佛学研究的深化过程。但普山是天主教徒,在著作中流露出对东方文化的某种轻视。他认为佛教并不是以理性为本质的宗教, 他的研究是从更高的哲学立场出发。他的这一态度,受到俄国人谢尔巴茨基

的驳斥。谢尔巴茨基在《佛教的涅■概念》(1927 年)一书附录中收入普山的《中观论释》部分英译,意在用作批判对象。但谢尔巴茨基往往采用新康德主义的观点考察佛教,在评价哲学上,也难免有所偏颇。1927 年谢尔巴茨基、以及稍后的沙耶尔和山口益,对《中观论释》作了英、德、日文的翻译和订正。这对推动中观学派后期思想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在藏传佛教研究中比较突出的是拉露,他于 1939 年著有《敦煌所藏十万颂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的藏文写本》。

法国有佛教信仰流行是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的事。最早的佛教组织—— 佛教友谊会,是美国出生的康斯坦·龙兹伯里小姐在中国到巴黎传法的太虚影响下于 1929 年建立的,后改名巴黎佛教会。此会与锡兰及法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支那各国佛教徒关系较深,也是巴黎瞑想修行者的中心,具有较强的上座部特点。与英国的佛教团体成员多出身于中产阶级不同,它的领导人都来自上层显贵,如索尔波纳等。1939 年出版《佛教思想》季刊。它在与欧洲的佛教团体联谊的同时,还定期举办佛事、展览佛教艺术等,是目前法国佛教徒的统一组织和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