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希姆家族(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的谢里夫·侯赛因领导反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阿拉伯民族起义,成为圣城麦加的埃米尔和汉志(希贾兹)国王。在土耳其废黜哈里发穆罕默德六世后,谢里夫·侯赛因看到伊斯兰世界最高领袖哈里发的职位一直空悬着,整个伊斯兰世界分崩离析,处于一种无中心状态,便借助自己的圣裔身份,于 1924 年自称“哈里发”。由于侯赛因没有设法减轻对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所进行的积习已久的盘剥,政绩不佳,甚至追随英国,多次挑起汉志和内志的矛盾,乃至发布命令禁止内志的穆斯林朝拜圣城麦加,引起了伊斯兰教世界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沙特家族的伊本·沙特在借助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占领内志后,便以此为借口大肆攻击侯赛因为异端,并在军事上全面出击,1924 年和 1926 年, 打败了侯赛因,迫使其退位,并拿下了汉志以及麦加和麦地那两个伊斯兰教圣城。1926 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1930 年,伊本·沙特在麦加加冕,称为“汉志和内志及其归属地国王”。1932 年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奉瓦哈比派教义为国教,自任瓦哈比派教长。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世界中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为数极少的几个地区

之一。因此建国伊始,沙特王国就表现出极其强烈的伊斯兰色彩。它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君主政体,国王既是世俗的国家元首,又是国家的伊斯兰大教长。它没有宪法,而以《古兰经》和圣训为社会行为准则,推行罕百里派伊斯兰教法(汉志过去推行的是哈乃斐派伊斯兰教法),以此代替各部落的习惯法,伊斯兰教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伊本·沙特提出了一种在他看来是开明的瓦哈比理论:对于任何新事物,只要和伊斯兰教精神不相抵触,即便是《古兰经》上没有明文规定,也可以接受。他企图既利用西方的技术经验,又保护纯粹的伊斯兰教原则,以创造一种既不同于西方又异于东方,可与伊斯兰“黄金时代”文明相媲美的新文明。

1926 年 5 月,伊斯兰国家的 30 名代表聚会埃及首都开罗,讨论恢复哈里发问题,但没有什么结果。在这种情形下,刚刚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伊本·沙特,在当年朝觐后于 6 月便出面发起在麦加召开了另一个世界穆斯林大会, 也称世界伊斯兰大会。伊本·沙特企图借此重新建立一个伊斯兰教世界的领导中心,维护伊斯兰的统一,同时也为了消除伊斯兰世界对他新近统治伊斯兰圣地的疑惧,确立自己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来自俄罗斯、阿富汗、爪哇、苏丹、北非等地伊斯兰教不同派别的代表 60 多人出席了会议,以阿拉伯半岛的人数最多。但由于各地代表意见分歧,大会只是泛泛地号召穆斯林加强团结。但代表们得到保证,各教派在圣地都有平等的权利,均可以自由朝觐。

这次恢复哈里发的活动虽然未见成效,却形成了一套并不十分严格的开会制度。1931 年在耶路撒冷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巴勒斯坦大穆夫提艾敏·侯赛尼当选为第一任主席,并成立了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1939 年,在耶路撒冷的总部被英国殖民当局封闭,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个组织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直到 1949 年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召开第三次大会时才恢复活动。在这次大会上,决定把总部迁到卡拉奇,并正式定名为“世界穆斯林大会”,成为一个非政府的泛伊斯兰国际组织机构。

世界穆斯林大会的主要宗旨是在世界各地宣传伊斯兰教信仰、思想体系、文化传统、历史和现状;宣扬超民族、超国度和超地域的泛伊斯兰主义; 维护和增进穆斯林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伊斯兰世界抑制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和西方世俗化的影响;组织一个协调一致、能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伊斯兰世界统一体。

20 年代初,伊斯兰教栽德派教长叶海亚在阿拉伯半岛南部沿海一带(今也门)发展自己的势力,并得到了意大利的支持。叶海亚同受伊本·沙特保护的阿西尔在边境上不断发生摩擦,1934 年,伊本·沙特出兵攻打叶海亚。5 月双方签订塔伊夫和约,承认彼此的边界。

1936 年,沙特人与美国缔结了一项石油勘探协定,随着大量石油的发现和开采,给沙特阿拉伯带来了巨额财富,使其有能力拨专款修葺麦加禁寺和兴建为朝觐者服务的设施、清真寺以及宗教院校等,更由于其境内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和拥有穆斯林圣地的特殊地位,沙特阿拉伯很快成了国际伊斯兰教事务中新的强大力量,有时甚至居于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