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西亚国家的伊斯兰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同盟国背弃了关于解放阿拉伯各国的诺言, 他们以“委任托管”等形式重新在中东地区划分势力范围。

伊拉克:伊拉克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宗教国家。1921 年,英国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制定了一个把三个地区合并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计划,即把属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巴士拉地区、属逊尼派的巴格达地区和属库尔德族的摩苏尔地区合并成伊拉克王国。同年8 月,立被法国从叙利亚驱逐出来的汉志国王谢里夫·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尔为国王,从而形成了北部以逊尼派为主、南部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斯兰国家。以后,伊斯兰教的两大势力—什叶派和逊尼派竞相恢复本地区和本教派的文化与宗教传统。1943 年 1 月,伊拉克对德国宣战,成为第一个对德宣战的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

叙利亚:叙利亚的宗教十分复杂,有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什叶派、德鲁兹派、阿拉维派(什叶派在该地区的主要支派),有基督教的马龙派、麦勒克派和雅各派,有天主教徒,还有希腊正教徒和景教徒。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处于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叙利亚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1920 年,汉志国王谢里夫·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尔被立为叙利亚国王, 但很快被法国军队所驱逐,叙利亚又沦为法国的托管国,被分割为大黎巴嫩、大马士革、阿勒颇和阿拉威四个邦。

大黎巴嫩原有忠于法国的 20 万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是当地的多数民族,

现在又划入了 13.5 万各派的基督教徒,再加上 3 万亚美尼亚人、2 万外国人,

以及 25 万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10.5 万什叶派穆斯林和 4.4 万德鲁兹派穆斯林。这些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居民混居,更加重了这里的动荡不安。1926 年,大黎巴嫩单独成立共和国。

1925 年 7 月,为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叙利亚的德鲁兹穆斯林爆发起义, 此后起义和斗争不断。1930 年由阿德南·萨阿德丁建立的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组织也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活动。人民的斗争迫使法国于 1936 年订立条约,

答应三年后结束其托管。1941 年 9 月,叙利亚宣布独立,到 1946 年 4 月法国军队彻底撤离。

黎巴嫩:在西亚国家中,除以色列和塞浦路斯外,黎巴嫩是唯一不以伊斯兰教为居民主要宗教信仰的国家。居民中有人数众多的天主教马龙教派信徒以及希腊正教会、希腊天主教会、亚美尼亚正教会、亚美尼亚天主教会和新教教会的信徒,而且有分属于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十一世纪从什叶派中分离出来的教派,不对外传教)的伊斯兰教徒。

根据 1932 年黎巴嫩进行的历史上第一次官方人口普查结果,在全国人口

775543 人中,伊斯兰教什叶派占总数的 19%,逊尼派占 22%,德鲁兹派占 7

%;天主教占 6%,天主教马龙派占 22%,东正教占 10%;其他教派占 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作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由于法国殖民当局的扶植,基督教势力逐步增长,伊斯兰教势力有所削弱。

1941 年 10 月,黎巴嫩宣布独立。1943 年,法国同意向新成立的黎巴嫩民族内阁移交政权,但实权仍控制在法国殖民当局手里。同年,在法国的主持下,马龙派天主教徒与逊尼派穆斯林两个实力最强的宗教势力达成“民族公约”。其中规定,在未来的议会选举中,议员候选人不是由各政党,而是

由各宗教团体推选产生;基督教与穆斯林的席位按六比五的比例分配。国家总统由马龙派天主教徒担任,逊尼派穆斯林担任总理,什叶派穆斯林担任议长,内阁政府各部职位,也按教派势力分配。这项以教权为基础,便于法国人控制的政策是根据 1929 年黎巴嫩宪法和 1932 年人口普查时各教派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确立的,后来收入黎巴嫩通过的历次宪法,成为不可变更的原则。以后随着大批巴勒斯坦人流入,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穆斯林人数多于基督教徒的人数,各派力量也发生变化,导致对原来的权力分配方案产生了严重分歧。穆斯林提出:基督教徒与穆斯林的议员人数对等;总统应根据大多数议员的意愿任命总理;总理有权任命内阁部长而不是直接由总统任命; 免除部长职务和批准协议、条约的权力应属于内阁,而不是总统。这些意见长期争论而得不到解决,以至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加,而且伊斯兰教内部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之间纷争不已,致使黎巴嫩政局长期动荡,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为使自己从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当时,汉志国王谢里夫·侯赛因一直把巴勒斯坦连同耶路撒冷——这个穆斯林看做神圣的地方——当做自己希望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1922 年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的托管权。与此同时,英国已经开始在这里实施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计划。根据英国制定的巴勒斯坦宪法,英国政府派驻的高级专员在比希尔巴区除设立新的非宗教法庭外,还没有穆斯林、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宗教法庭,并确认英语、阿拉伯语和希伯莱语为同等权利的官方语言。这部宪法引起了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警觉。随着迁入的犹太移民增多,1935 年,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很快开始抛弃以往极端激烈的对立,联合起来共同自卫,反对犹太移民。耶路撒冷的穆夫提艾敏·侯赛尼,作为穆斯林的领袖,势力日益增强,遭到英国当局的通缉。1936 年,英国派遣皇家调查团来了解情况, 致使 1939 年 5 月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限制犹太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法西斯德国的反犹政策,许多犹太人加入盟国作战。巴勒斯坦的一些阿拉伯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轴心国宣传的影响。耶路撒冷的前穆夫提从叙利亚的避难所逃到伊拉克和伊朗,再经过土耳其到罗马尼亚,1941 年到达德国柏林,在那里,他号召阿拉伯人协助轴心国来反抗“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和犹太人的威胁”。已经移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则要求建立自己的国家。

外约旦(约旦):约旦 90%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占绝对优势。

1922 年,英国取得外约旦的托管权。在英国的安排下,汉志国王谢里夫·侯赛因之次子阿卜杜拉前往克拉克和安曼,接受当地酋长们的宣誓效忠, 成为英国委任统治下的半独立埃米尔国国王。与此同时,英国的托管越来越严厉,人民的反抗也越来越激烈。终于,到 1946 年 3 月,英国不得不与外约旦签订独立条约,承认其独立,正式以阿卜杜拉为外约旦哈希姆王国的国王。

阿富汗: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伊斯兰教在人民中有极深的影响, 人口中 98%是穆斯林。近代俄国和英国曾试图把阿富汗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但都因当地穆斯林的顽强抵抗而未能得逞。因此,阿富汗在近代不仅保持了国家的独立,传统伊斯兰教也从未削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