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的佛教活动全部停止,一些佛教徒或死于前线,或流散四方。在斯里兰卡的德国和尚被当作“敌国侨民”拘留起来,遣送到澳大利亚。

战争结束后,德国的佛教团体重新开展活动,先后建立了好几个佛教中心。1921 年,卡尔·塞登斯和乔克·格林(1868—1945)创建了“德国佛教团”,它给善男信女创造了一个小环境,“一切接受佛法并乐于依据佛陀为在家众规定的道德律条生活的人”,都可以参加。1935 年,这个团体易名为“老佛教徒(上座部)社团”,总部设在巴伐利亚州阿默湖畔的乌亭,发行双月刊《乘》杂志,参加这个组织的有 500 人。1924 年,医生保罗·达尔克在柏林建“佛教徒之家”。此前,他经常在报上撰文宣传佛教教义,而后游历了斯里兰卡,更增强了对佛教的信仰。“佛教徒之家”成了德国第一个习禅和实践佛教生活方式的中心。每逢佛教节日和月圆之日,这里都有法事活动。达尔克的佛教思想基本上是理性主义的,他所理解的“涅”,就是欲望的消除。这个在柏林北郊的福禄那乌建立的有名的佛教精舍,内设佛殿、禅堂和图书馆等,是欧洲佛教运动的中心道场之一。

达尔克和格林的佛教团体,对佛教无我说有不同的解释,形成对立两派。达尔克自称新佛教,对于“无我”,坚持上座部的见解。格林则认为,以往人们对于佛陀言教理解错误,佛陀本人从未否认永恒的灵魂,“无我说”应该从迥然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任何我们可以用称名描述的都不是“我”,“我”存在于理性能了知的范围之外。他认为自己发现了佛教的原初教义,称之为“老佛教”。达尔克于 1918 年创办《新佛教学报》,1924 年该刊更名为《零碎集——应用佛教杂志》。1926 年他写出《佛教》一书。他以正统而科学的方法阐扬佛理,而且文字极为优美,因此他的著作均被列为世界佛教名著。

在纳粹政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1945 年),佛教活动陷入低潮。而在柏林的菲舍尔一直在柏林佛教精舍发行《佛教生活与思想》季刊, 直到 1942 年他去世时为止;格林也在乌亭继续弘法;在慕尼黑、汉堡、柏林等地佛教活动转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