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到万》教案设计

【教学突破口的选择】

摘引一个故事,从中引出论点。联系实际讲道理,是木文的特点,也是本文学习重点。

先提出论题,接着亮出论点: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不宜要求过急,然后对论点进行初步分析说理。在这基础上,再将议论内容向深层拓展,以一则故事为依托,提出要谦虚谨慎,要重视教师作用。最后以提出希望作结。这是本文整个议论过程。

与其以课文顺序,按部就班地分析论题、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这固然是需要说清的),倒不如围绕这一则故事来展开教学。故事扣住了文题,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由故事而引出,议论由故事而展开,学生对故事又感兴趣。同时,“摘引一个故事或一则事例,从中引出论点,联系实际讲些道理,这是常见的一种议论文写法”(引自课前提示), 学生应学习掌握。因此,故事应是本文教学的突破口。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导入”和“展开”部分 1、2; 第二课时完成“展开”部分 3、4、5 和“小结。”

【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导入

  1. 请一学生讲述小故事《滥竽充数》,让大家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讲些道理。(如:不懂不要装懂;人要有自知之明;要严格选用人才等)

  2. 使学生明白:

我们所讲的道理,可以看作是从故事中引出的论点,再通过分析说理, 就是一篇议论文。我们要学的新课,就是一篇具有这样的特点的议论文。

(二)展开

  1. 教师先朗读故事原文,学生不看书静听。然后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读故事原文,不懂的字词查字典,并用口语复述故事。(这个过程既可以用同桌讨论、相互复述的方式,也可以用练习的形式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明确故事含义)

  2. 学习故事后面的三段文章

  1. 找出五、七两段中心句。(见教师教学用书练习二答案)

  2. 作者依据故事引出了什么论点?(见练习四答案)

  3. 这几段中哪些句子扣住了故事,使说道理和叙事紧密结合?(第五段中“有一些轻浮的人⋯⋯什么都懂了。第六段中“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不必再请老师了。”第七段中“实际上,⋯⋯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复杂的变化”)

  4. 揣摩体味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可结合练习五第 2 组、练习六 2

——4 题)。

这部分很关键,要使学生懂得在摘引故事后如何紧扣故事阐明道理。3.作者为什么要引述、分析这个故事呢?学习文章前两段。

这部分学生能看明白。要强调的是,作者提出论点后只是从正反两方面作初步的分析说理,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故事,作深入一层的阐述。这是本文的难点,教师点到即可,不必多加探究。其中也可结合练习题(练习五第 l 组、练习六 l 题)穿插对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揣摩、体味。

  1. 参照板书对前两部分作一归结(结合练习一第 2 问)。

  2. 学习最后一段。可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意犹未尽的结尾。

(三)小结

  1.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全文(①学习文化知识应该点滴积累,循序渐进, 谦虚谨慎,尊重教师。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学有成效的保证。②木文特点: 摘引故事,引出论点,再联系实际讲些道理。③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 学习编写文章提纲,加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可作书面练习)。

  3. 写小作文;摘引一个故事或一则事例,引出论点,联系实际,简要分析说理。可选用练习八中“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可针对学生实际另选合适的故事或事例(为单元作文“一事一议”打基础)。

(时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