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达标举要

(“△”标示的部分是解答的思路提示)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课文以“听潮”为题,对于我们认识全文有何作用?

△既点明了本文的描写对象“海潮”和作者对它的赏鉴方式“听”,又与文眼“这是伟大的乐章!⋯⋯”在听觉感官上彼此回应。

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地方听潮的?海潮的情态有哪些变化?作者对大海的感情怎样?按此内容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归纳段意。

△第一段(1—3 小节):领略海景的环境;第二段(4—21 小节):大海的壮美乐章;第三段(最末小节):“我”溺爱着海。

③文章集中笔力描绘海潮的声音、情态,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三幅大海壮美的图画。试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三幅图的内容。

△ 海沉睡图;大海惊醒图;大海愤怒图。2.研读课文,重点突破

①作者把大海的神奇变幻比做一曲“伟大的乐章”,这一乐章的序曲在什么地方?课文里是怎样描绘的?

△ 四小节。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的角度细腻描绘海潮的声音、形态。句中用“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对海浪冲击岩石而溅起的飞沫作连比,写出了海潮梦幻般的神奇,轻纱般的柔美。

②在“大海沉睡图”里,作者说整个画面呈现出“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课文里是怎样描写这一“神秘”的?

△ 海“朦胧欲睡”,“波浪轻轻吻着岩石”——一个“吻”字,写出了

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接着把微波荡漾的海浪比作诗人在沉吟,情人在蜜语, 像“微风拂过琴弦”、“落花飘零在水上”,写出了大海入睡时的文静与甜美。句中还用“通感”(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受到的事物彼此沟通作比)的手法,把海潮音比作月光、晨雾,由视觉引起听觉,以目代耳, 让读者从月光、晨雾的色彩、形态上去想象海潮音的温柔。这些,都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③作者是怎样准确地使用动词,去描摹大海惊醒时的神态的?

△初醒时,它“打呵欠,伸懒腰,抹眼睛”;为冲破岛屿的障碍,它又“用脚踢,用手推,用牙咬”,把大海惊醒后向四周施展力量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展示出大海粗犷、豪放的性格。

④“大海愤怒图”是海潮“乐章”的高潮,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抒写这一壮观的?

△先总写大海愤怒时“咆哮”、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再写海浪的巨大声响:“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犹如千军万马混战沙场;然后写海浪的“疯狂”、“汹涌”、“吞没”远近大小岛屿的力度,展示出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最后写海浪“响雷般的怒吼”,将血腥的浪花“泼溅”到人们身上——海潮激起心潮,作者由此迸出“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 的由衷赞叹。至此,全文主题得以升华。

  1. 诵读课文,熏陶情感

①把握全文欣幸、激昂的感情基调;

②琢磨文中比喻句、拟人句的鲜明形象,读出大海的宁静美和雄壮美;

③体验富于情态的动词的传神作用,读出大海由静而动,由动而怒的变比,揭示出大海刚柔相济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