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30、40 年代,其奠基人和主要代表者是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年)。孔德出身于一个税吏家庭, 1818 年起担任空想社会主义大师圣西门的秘书。后因在政治上、思想

上与圣西门发生根本性分歧,关系破裂。从 1824 年起,孔德开始创立自己的学派。他立意从实证知识出发去研究社会整体,以建立起“社会科学”。他写下许多著作,主要代表作为《实证哲学教程》和《实证政治体系》。他被誉为“社会学之父”。

孔德的实证主义学说产生在法国的七月王朝时期。那时,法国经历了 18

世纪末的大革命,又经过复辟王朝的统治,到 1830 年七月王朝建立才真完成打倒封建制度的任务,使资产阶级的统治稳定下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孔德对社会的和谐与“团结”十分重视,主张调和矛盾,遵重秩序。同时, 他也反映了资产阶级注重现实和实际利益的属性,因而成为实证论者,并以此来解释整个社会,开创社会学。他的实证主义是针对神学和形而上学提出来的,既反对封建主义的残余,又反对大革命造成的过激情绪。所谓实证, 带有“确定”、“存在”、“实用”的意思,即指现实的、有用的东西。他的两个核心的口号是“秩序”与“进步”。

孔德在阐述他的社会学时,根据“秩序”与“进步”的基本思想提出, 社会学包括两部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探索并指明家庭、国家和宗教的结构与职能。孔德认为,这些都是保证社会和谐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机构。家庭、国家、宗教等机构的职能与结构合理了,社会的平衡也就能保持了。社会动力学则是研究社会体系的历史发展。孔德以人类的精神发展为标志,将社会的进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公元 1300 年以前为“神学阶段”。那时,人们在探求一切事物的本质,但却不可得。于是就把一切归之于神灵,用神力的影响来解释世间的现象。因此,宗教神学便在思想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这就使人们盲目地崇拜和迷信权力及军事首脑,过着军事生活。这是一种君主政治和绝对权威的时代。神学阶段也对社会有过有益的影响,但毕竟是暂时性的。它最终要退化并变为腐朽。1300—1800 年是“形而上学阶段”即“抽象阶段”。这个阶段是革命创造的,用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代替了神学,而且用抽象力量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说明事物的现象。这些抽象概念便是契约论、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民族独立等等信条。这是个形而上学政治时代,是个民族国家和人民主权的时代。以形而上学反对神学是必要的和进步的。但是这种进步性只是破坏了旧东西,却不能提供新东西,因而是消极的。从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来看,形而上学政治是失败的。因为它产生无政府状态,造成混乱和不确定的原则。所以,形而上学的基本教条是危险的,只能使知识陷于混乱, 并不能真正反对神学和认识事物的本质。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科学的力

量,是由他所开创的实证学说。所以,这要在第三阶段即 1800 年之后的实证阶段中得到实现。

在孔德心目中,“实证阶段”是“科学阶段”,也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后阶段。这时,人们已经承认,要想得到绝对的概念是不可能的,于是不再去研究事物的本质,而是去研究现象。这种研究,不应运用形而上学的那种简单否定与破坏的思想,而应采取实证主义的态度,即以被证实了的事实和被承认了的关系为对象。只要把各种局部现象的联系认识了,就能通晓过去与现在并预测未来。这种靠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获得的“科学知识”,就可取代专断的法律。因此,实证主义是改造社会的唯一力量。孔德说,实证阶段的社会是按“工业方式”组织起来的,资本家与工人各尽职守,实现合作与博爱。社会既然是个和谐的整体,那么个人主义的功利论、自由放任的原则以及完全的代议制民主便是不可取的,侵犯私有财产也是不容许的。因为功利论等主张只看到了人的利己主义的本能,忽视了人性中的利他倾向和社会感情。利己主义是不可少的,但是更高尚的本能与冲动也是存在的,就是“利他倾向”。所以,不应强调人的权利,因而不应实行自由主义和代议制民主; 应该强调人的义务,实行利他主义。这样,社会就会在“团结”中前进。实证政治的任务就是巩固这种团结。因此,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威即政府是必要的。为了维护这种“社会团结”,孔德主张建立一种膜拜“社会”或“人类” 的实证宗教,即“人道教”。孔德解释说,所谓社会就是“大我”,是一种道德实体或爱的化身。孔德的“大我”也像基督教的上帝一样,是一种超现实的精神实体。其教会也有各类神职人员和繁琐的膜拜仪式。

孔德的学说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已确定地取代了封建制度之后,资产阶级要求社会稳定、社会和平的意愿,以及资产阶级重现实、重实利的特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以致自由主义经济主张和政治民主要求还未成为当务之急的时代课题。但是,他的实证主义的继承感与现实感,对后世则产生了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