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俄国工业革命

19 世纪 30—40 年代,工业革命的浪潮越出了西欧,扩展到东欧的俄国。俄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在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艰难

而缓慢形成的。自 18 世纪以来,俄国的农奴制手工工场逐步退居次要地位,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发展,并且成为主要形式。到 19 世纪 50 年代,资本

主义手工工场已多达 2800 家,工场内还出现了精细的分工。同时,农村手工业也有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农村工业中心,如莫斯科周围是毛纺织业中心,弗拉基米尔省是棉纺织业中心。还出现了一批像伊凡诺夫村那样专门从事一种手工业的工业村。工场手工业和农村手工业的发展,共同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国内技术基础。俄国工业革命初期的许多工厂主,如莫洛佐夫、普罗霍洛夫等,都出身于农民手工业者。

俄国工业革命的资本主要来自商业利润和对“边区殖民地”人民的掠夺。近代初期,俄国的国内外贸易都十分发达,除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商业中心外,在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大量的店铺和定期集市。1851 年,全国商人共计 18 万人,商业资本约为 9 亿卢布。大批发商多从事对外贸易,包买商、行商和“商农”则奔走于城乡各地,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运到城市和集市去卖,再把农民需要的货物运到农村出售。活跃的商业资本使全国在经济上融为一体,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全俄统一市场。许多商人利用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对农民进行掠夺式的盘剥,积累起巨额财富,其中, 一部分人把所得财富投入工业生产,成为工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

自 18 世纪起,沙皇政府加紧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了黑海沿岸、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并且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征服。这些地区构成俄国的“边区殖民地”,它们对于俄国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俄国工业落后, 产品质量差,无力打入西欧国际市场,而农奴制又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因之,“边区殖民地”的开拓,为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边区殖民地”自然资源丰富,不仅为俄国工业革命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原料,而且扩大了俄国商人的财源,因为他们可以出口这些原料,从中牟取厚利,从而加速了资本的积累。

政府的税收制度是俄国原始资本积累的另一手段。沙皇政府在征收商品税方面实行包税制,这就给承包商人提供了发财机会,如酒税承包商马芒托

夫、班纳尔达克等人,都积累了上百万卢布的财产,他们后来都成为大公司的创办人。此外,政府自己也把一部分税款直接投资于国营企业和铁路建筑, 使其转化为工业资本。政府还把一部分税收以国家贷款、津贴或“奖金”的形式资助给企业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私人资本积累的不足。

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是俄国工业革命的国际条件。19 世纪前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法国、比利时的工业革命正在深入发展,它们的榜样和经验对于俄国工业技术的变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具备了上述各种条件,俄国还在农奴制的统治之下便开始了工业革命。

从 19 世纪 40 年代起,俄国首先在棉纺业中采用机器,建立工厂。到 1861

年,纺锭达到 200 万个。继纺纱业之后,织布业、毛纺织业、造纸业等也开始向工厂制过渡。然而,由于受农奴制度的束缚,60 年代前俄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 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因此,在 60—80 年代,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在轻工业各部门中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在冶金业中,贝氏炼钢法和平炉炼钢法得到推广。交通运输也发生革命变革,在国内大河上出现了汽船。铁路修建也加快了步伐,在 1866—1880

年间,新修铁路达 1.85 万俄里。还出现了石油、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总的

说来,到 19 世纪 80 年代末,工厂制度在各主要工业部门中都已占主导地位, 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因为俄国技术落后,资本积累不足,所以外国资本和技术在俄国工业革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俄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从一开始创建便为外国银行家所操纵,重工业基本上为外国资本所控制。有不少企业是外国资本家直接投资开办的,如顿尼茨最大的冶金企业新俄罗斯公司是英国人约翰·尤兹创办的。在 70—80 年代,外国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 1/3,90 年代增加到 1/2。机器设备大部分从外国引进,主要来自英国。1860 年以前的 30 多年间,输入俄国的机器价值增长了 73 倍,仅 1856

—1860 年的 4 年间就达到 310 万卢布。英国一家公司的驻俄代理人路德维

希·努普是一个著名的掮客,经他手用英国资本在俄国共建了 122 个纺织厂, 其中,由他直接经营的克兰霍姆工厂是俄国也是欧洲最大的棉纺织厂,因此, 克兰霍姆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俄国境内的一块英国领土”。

俄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特点是发展极不平衡。在地理上,工业分布不均, 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集中在欧俄地区,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特别是在“边区殖民地”,直到工业革命结束时,仍保持着原来的农业社会形态,工业经济微不足道。在时间上,起伏波动较大,高涨与低落交替出现,一会儿是“滥设公司”的狂潮(如 60—70 年代初),一会儿又陷入停滞与萧条(如 1872

—1877 年间),缺乏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各行业发展不够协调,轻工业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发展迅速,重工业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迟缓。交通运输业较为落后,全国铁路网到 90 年代末才基本建成,而且许多铁路干线是出于政治军事目的修建的,经济意义不大。某些重要工业部门,或者极为薄弱(如金属加工业),或者付诸阙如(如农机制造业)。农业机械化基本上还未起步。在工业内部,一方面建起了一批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另一方面靠手工劳动的旧企业和农村手工业仍大量存在,甚至有所增加。在个别地

区和行业中(如乌拉尔的冶金业中),长期保存着农奴制企业的残余。

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和技术落后是俄国工业革命的又一特点。由于俄国没有建立起发达的机器制造业,因而企业设备供应不足,更新缓慢。特别是政府长期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使本国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上享有垄断地位, 削弱了革新生产技术的内在动力。个别新发明即使出现,也难以及时应用和推广,如金属切削机的发明在俄国被埋没了 50 年之久,直到西欧国家采用后,俄国才开始采用。另外,俄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本家宁愿采取增加工人、实行多班制的办法来扩大生产,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俄国居多数, 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加之俄国文化教育落后,国民文化水平和工人的劳动素质比较差,所以,俄国的工业生产效率虽比工业革命前有大幅度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19 世纪 90 年代,在俄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棉纺织业中,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仍比英国低 1/2 到 2/3。乌拉尔地区 14.2 万工人每年生产的矿石、铁和钢,在比利时只用 1.1 万工人即可完成。

总之,俄国工业革命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远落在西欧各国和美国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