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国工业革命

德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法、美三国,这主要因为德国政治上的长期分裂局面,以及 16 世纪以来农奴制的再版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国内经济发

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了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的形成。因此,直到 19 世纪

30 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不过,在最初的 20 年内,德国

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到 1848 年革命后,德国工业革命才蓬勃开展起来。在

50—60 年代,开发新矿山、建设新工厂、修筑新铁路的投资热潮盛极一时。到 60 年代末,工厂制度已在各先进工业区占了主导地位。1871 年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并从法国手里夺取了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还获得了 50 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德国的政治经

济实力,进一步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 70 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长期的政治分裂,使德国无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因此,德国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对国内的掠夺,其主要方式是在解放农奴时向农民索取赎金。从 1807 年开始,以普鲁士为首的多数邦国逐步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允许农民通过缴纳赎金或割让土地赎免与土地有关的封建义务。赎金额相当于农民常年地租额的 25 倍(后降为 18 倍), 倘若割让土地,则为农民土地的 1/3—1/2。通过这种改革,地主贵族攫取了大量赎金和土地,据统计,仅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容克就掠夺农民赎金 10 亿马克。贵族地主们除利用这笔赎金把原来的封建庄园逐步改造为容克—资产阶级农场外,还将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于工业,从而转化为工业资本。赎免了封建义务的农民,在获得了人身和择业自由的同时,开始了急剧的分化。除少数人上升为富农外,绝大多数人走向破产,沦为雇佣劳动者,因而为工业

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德国还成立投资银行和股份公司,集中社会上的游资,引导资金流入工业领域。此外,德国工业落后及工业利润丰厚也吸引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向德国投资。这样,通过多种渠道,大量资金投入德国工业,解决了工业革命缺少资金的问题。

国家的分裂使德国工业革命面临的市场问题特别尖锐,但是,这个问题通过关税同盟的建立得以缓解。1819 年,普鲁士联合部分小邦成立了北德意志关税同盟。后来,又相继成立中德和南德关税同盟。1834 年,这几个关税同盟联合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 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这就缩小了国家分裂状态的消极影响。同时, 关税同盟对外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实行统一税率,并先后与英、荷、比等国签订了双方平等的商约,改变了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当然,农奴的解放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与直到工业革命后期交通运输业才发生革命变革的英、法两国不同,在德国工业革命中,以铁路建筑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革命处于领先地位。19 世纪 30 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富尔特—纽

伦堡铁路便建成通车了。从 40 年代起,铁路建筑业迅速发展,到 1872 年,

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 22426 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1850—1870 年间,德国的船舶吨位增长了 80%。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变革。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从 1848 至 1875 年,德国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超过轻工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始终领先于消费资料的生产。当然,这与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也有着密切关系。那时,普鲁士正推行武力统一全国的“铁血政策”,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普鲁士政府大量订购军事物资,鼓励军火生产,因而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到 1870 年时,德国

的煤产量达到 3400 万吨。生铁产量 139 万吨,钢产量 17 万吨,分别比 1850

年增长了 4.1 倍、5.6 倍和 28 倍。机器制造厂在 1861 年时已达 300 家,雇

用工人近 10 万人。由于较早实现了工业重心的转移,德国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的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成为德国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家政权积极干预是德国工业革命的另一突出特点。为尽快摆脱落后局面,促进经济腾飞,德国各邦政府都充分发挥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作用,大力推进工业革命。其主要措施有:实行高关税政策,以保护民族工业;兴办国营企业,资助私营企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招聘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成立科学研究团体,及时介绍国外新技术和科研新成果等。在国家干预方面,普鲁士堪称表率。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 普鲁士政府就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还两次派遣工商局长鲍斯去英国参观学习。30 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40 年代,由政府拨款设立了铁路基金,资助私人铁路公司。从 1848 年起,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到 60 年代时, 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普鲁士政府还兴办了许多国营煤矿和炼铁厂,如鲁尔煤田的煤矿几乎全部是由国家经营的。

国家干预对于工业革命影响最为深远的还在于政府重视发挥智力作用,

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1825 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 60 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煤气发动机、电车、合成染料等一系列重大发明。到 70 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因为重视教育,重视发挥智力作用, 所以,德国工业革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取得了远比英、法等国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