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1871—1900 年的国际关系

三皇同盟 普法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一方面法国的惨败使它失去了在西欧和中欧大陆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国崛起, 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从而打破了原先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欧洲均势,使大国之间的不信任和猜疑加深。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国际关系作过一个比喻,说欧洲大国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陌生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互相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了先扣动枪机的准备。尽管这个时期没有出现大国间的战争,可是欧洲却处在一种受压抑的恐惧感之中。

欧洲一些国家对德国的优势地位和潜在力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法国一直要报战败之仇,但是单靠它自身力量,是绝对不能战胜德国的,只有在找到其他大国做同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德国打败了法国,但无法将其消灭, 再说它还需要巩固自身的统一,也不愿意发动一场新的战争。俾斯麦曾担心, 如果再次发生欧洲战争,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可能被分割成几块,所以在他担任首相期间,对外一直奉行“和平”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只能以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作为它的外交方针。

为了孤立法国,俾斯麦力图以一个联合起来的王朝欧洲,来包围一个不稳定的法兰西共和国,使其成为“孤岛”。他极力反对驻法大使阿尼姆主张用干涉手段恢复法国帝制,而坚持法国保持共和制。1872 年他在一次对皇帝的奏章中说:“对一个联合的王朝欧洲来说,巴黎的火山(指不稳定的法国共和政权)一点也不危险,它将自燃自灭。”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当时英国格莱斯顿内阁对欧洲大陆抱孤立主义的情况下,关键问题是处理好德国对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关系。

面对欧洲局势的大变动,日益削弱的奥匈帝国一直担心德国会侵占它境内日耳曼人居住的省份;担心俄国泛斯拉夫主义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活动, 会引起它统治下的斯拉夫人的反抗斗争,并且害怕德俄两国可能在近东和巴尔干半岛方面形成对它的联合压力。奥匈帝国已不能再忍受一次像在意大利和中欧方面遭到过的沉重打击。正如它的外交大臣安德拉西所说,奥匈帝国已是一个不能从事领土扩张的“防御性国家”,这个国家已经“超重”,“不能再载上点什么,不管泥土还是黄金,都将倾覆。”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对德国的强大心存畏惧,大势所趋,不容他不向德国讨好,因而在外交上转向采取与德国和好的政策。这正符合俾斯麦孤立法国的要求。1871 年 8

月至 9 月间,奥德两国君主在伊舍尔、萨尔茨堡等地举行会见,大大消除 1866 年“兄弟阋墙”战争以来的两国对立情绪。奥匈帝国对德国和好政策的背后, 包含着极为复杂的心情:既想通过与德国联合来抑制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野心;又害怕德国会侵占其领土和德俄结成联盟来对付它,因而准备在可能情况下与俄国达成某种妥协,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俄国和德国之间存在着传统的王朝友谊。如果没有俄国 1870 年的“善意中立”,普法战争很难保证只在两个交战国范围内进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德国的斡旋和支持,俄国未必能如此顺利地在 1871 年伦敦会议上,取消

1856 年巴黎条约关于黑海中立化的条款。可是,强大的德国出现在俄国的西边,无疑是对俄国的一种威胁,使它不得不调动一部分军队守卫西部边界。俄国不甘心德国充当欧洲的新主人。然而俄德友谊仍有实际价值,除了在波

兰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外,当时俄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中亚和近东与英国的争夺。俄国需要与德国保持友好以保护其西部边疆的安全。而在近东, 俄国可能面对英国和奥匈两个对手,这样德国态度的向背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俄国既在中亚、近东需要德国的支持,却又在欧洲需要遏制德国的优势,这使它在对德国政策上左右为难,这制约着俄国的外交变化。德奥日益接近,引起俄国不安。如果德奥关系导致结盟,势必加强俾斯麦对欧洲事务的控制力,使它在与俄国打交道时占有更多的主动权,并使奥匈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加强,俄国将处于被孤立的困境。俄国感到如果继续与奥匈在巴尔干半岛处于对抗状态,那只会促使它加快投靠德国的步伐,不如转而谋求某种妥协以牵制德奥关系的发展。

普法战争后德奥俄三国的复杂外交关系,构成了它们走向“同盟”的背景。1872 年 9 月,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去柏林访问威廉一世,这标志着德奥关系转趋接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知道这个消息后感到不安,要求参加会见。9 月 6 日至 12 日三皇会于柏林,这是德奥俄亲善的第一步。三国外交大臣俾斯麦、安德拉西和哥尔查科夫交换了意见,但他们只是两两单独地会谈,没有在一起开会,没有订立任何协定。然而,奥俄两国外交大臣利用这个场合,达成了若干口头谅解,其中包括双方同意致力维持巴尔干现状, 这些谅解是奥俄第二年订立兴勃隆协定的前奏。

1873 年初,俄国为了巩固与德国的友谊,以便对付英国,便向德国建议订立军事同盟。德国考虑到法国提前偿清战争赔款,即将从法国撤回占领军队,这时同俄国签订军事协定将显示德国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因而在同年 5

月 6 日威廉一世访问圣彼得堡期间,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和俄国元帅贝尔格签订了一项简单的军事协定。规定“如果两帝国之一遭到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攻击,另一帝国应立即以精锐军队 20 万人予以援助。”不言而喻,它是针对英国和法国的,双方表示坚持严守秘密,以免泄露给英国和法国。

1873 年 6 月,亚历山大二世到维也纳参观博览会时,要求奥匈加入刚刚成立的德俄军事协定。奥国无意引起与英国的矛盾,又担心自己卷入可能发生的对英战争中去,便以宪法程序为辞,推说不便参加。但是奥俄两国都不愿失去签订一个保障自身安全协定的机会,于是它们撇开德俄军事协定,6 月 6 日两国皇帝在维也纳郊区兴勃隆宫签订了一项政治协定,即兴勃隆协定。双方同意“遇有第三国的侵略危及欧洲的和平时,两国皇帝陛下互相约定不寻求或缔结新的同盟,他们之间应立即进行商谈,以便议定他们所应遵循的共同行动的方针”;“如果由于本项协议而有采取军事行动的必要,两国皇帝陛下应缔结特殊协定予以规定。”从内容上看,这是一个意义含混的协定,反映了俄奥两国在巴尔干处于对立的地位,对可能发生的事很难预料。两国都希望通过这个协定彼此约束,以保证不致使缔约国的对方与德国结成联合阵线。

对于兴勃隆协定的签订,德国表示欢迎并要求加入,因为这样的联合符合俾斯麦关于加强欧洲王朝团结,孤立法国的设想,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俄奥关系的发展方向。俄奥关系变得过分亲密或者发生冲突,都将贻害德国在欧洲的地位,特别是它不愿使法国从中得到一个盟国。1873 年 10 月威廉一世来到维也纳,于 23 日加入兴勃隆协定,从而结成了“三皇同盟”。

三皇同盟是一个旧式王朝外交的产物,兴勃隆协定是由皇帝们签字的, 它所维护的是君主之间的协作原则。通过同盟,德国实现了孤立和削弱法国

的目标。俄国加强了在中亚地区对付英国的力量和西部边疆安全的保证,使俄奥当时在巴尔干的矛盾有所缓和。俄国有意维系俄奥关系,以防德奥合作损害俄国在巴尔干的利益,但俄奥两国都没有放弃它们在巴尔干方面的敌对意图。奥匈则想依靠德国的支持,来压制奥匈境内斯拉夫人争取解放的斗争。三皇同盟是一个松散同盟,内部充满着深刻的矛盾,反映了普法战争以后欧洲大国的复杂关系。这一情况在同盟以后的活动中,特别是在 1875 年 4 月至

  1. 月的德法危机中充分地暴露出来。

德法危机 普法战争结束后的和约规定,法国应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德国,必须缴付 50 亿法郎的赔款,在赔款没有偿清前法国必须担负德国占领军的费用。然而俾斯麦未能控制法国未来的发展,法兰克福条约既没有限制它的军事力量,也没有约束它的外交政策,法国仍然是一个大国,如果它想要复仇的话,道路是畅通无阻的。战后的二三年间,法国国内经济得到复兴,仿照德国的模式推行普遍兵役制,并改组了军队,复仇意识在文化教育各个方面表现非常强烈。1873 年法国提前偿清赔款,德国占领军于同年 9 月撤离法国。1873 年 5 月梯也尔下台,主张复仇战争的保皇党执政,各地天主教教会由于袒护受迫害的德国天主教徒而发表反普鲁士的言论。8 月,地处德法边境的南锡市主教,号召教徒为阿尔萨斯—洛林回归法国而祈祷,接着巴黎大主教也发表了类似的号召。俾斯麦以此为借口,企图先发制人,以战争恫吓政策震慑住法国,使其抛弃任何复仇打算。从军事方面看,德国占绝对优势,三皇同盟已使法国在欧洲陷于孤立。可是这并不能保证俄奥两国支持德国又一次向法国开战,无论俄国、奥匈和英国怎样对德表示友好,没有一个大国愿意看到德国继续扩张。

1875 年初,法国拟在德国购买 1 万匹马。3 月,法国议会通过扩军法案,

把团一级编制由 3 个营扩充到 4 个营。俾斯麦抓住这些事大做文章,立即公

布德国禁运马匹出口的命令,并授意报刊对法国的扩军法案予以抨击。4 月 8 日,柏林《邮报》登载了一篇题为《战争在望》的社论,指责法国在国际天主教阴谋活动的支持下,准备复仇战争。俾斯麦还宣称要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参谋总长毛奇也表示:“如果法国不限制自己军备,那末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德国进行了战争动员。俾斯麦的目的在于恫吓法国,使之屈从德国的意志,并非想立即发动战争,可是在欧洲却造成了“战争迫在眉睫” 的紧张局势。

法国外长德卡兹利用了当时其他大国担心德国扩张的心理状态,大胆地与俾斯麦展开斗争。他利用一切可以证明德国要侵略法国的消息,装作法国大难临头,将又一次受到德国欺侮,向其他大国寻求保护。德卡兹通过英国记者布洛兹在《泰晤士报》披露德国的战备消息,以争取英国舆论支持。4 月 12 日,刚返回彼得堡的法国大使勒夫洛在求见俄国外交大臣时,哥尔查科夫当即向他保证:“俄国将竭尽全力来抑制柏林的急躁情绪,并使和平与温和的想法得以在那里占到上风。”4 月 15 日,亚力山大二世在接见勒夫洛时也重申:如果德国发动战争,那么“它就得负起全部责任来。”4 月 21 日, 刚从俄国返回柏林的俾斯麦特使拉多维兹在英国使馆举行的宴会上,无意中谈到一些德国政党领袖的看法:“从政治哲学、甚至基督教方面来说,一次预防性的战争是正义的,如果法国将复仇作为其政策的固定目标,德国与其坐待侵略,不如将选择进攻的机会留给自己。”这给德卡兹提供了新的口实。他把法国驻德大使冈多- 别朗关于这次谈话的报告制成复本,分寄法国驻英

俄等国的大使,要他们提请所在国政府注意德国的这种战略思想,极力把法德两国争端说成具有欧洲国际争端的性质,以便说服这些国家对德国的侵略行动加以遏制。一些大国果然起来响应。

英国力求维持欧洲均势,很快地照会欧洲各国,要求采取一致立场,用外交手段来平息德法危机。5 月 9 日,英国驻德大使拉塞尔奉外交大臣之命, 劝告德国消除对法国的所谓准备复仇战争的误解。作为三皇同盟成员的奥国态度暖昧,不敢得罪德国,害怕引火烧身,没有公开响应英国的建议,可是又秘密地向俄国表示,奥匈有“与俄国同样维持和平的愿望。”它既想保护自己,又不愿德国制服法国的企图得逞。三皇同盟另一个成员俄国态度就强硬得多,决心要阻止德国的侵略行为。5 月 10 日,俄皇亚历山大二世偕同首相来到柏林。哥尔查科夫几乎是以整个欧洲代表的资格向德方发出诘难,表示不能容忍德国将要发动的新战争。俾斯麦假装惊讶,矢口否认有进攻法国的意图,并把这种消息归咎于法国交易所经纪人,特别是与交易所有关系的德卡兹的阴谋诡计。危机终于过去。可是俄国皇帝在离开柏林时,哥尔查科夫向俄国所有驻外使节发的电文内容给人的印象是:德国是有进攻法国的意图,只有在沙皇来到柏林以后,欧洲的和平才得到保障,并把自己宜扬成一个和平使者。俾斯麦对此深表不满,他挖苦哥尔查科夫是想博得“法国救星” 的美名,哥尔查科夫这种做法是在他背后踢了一脚。

1875 年德法争端引起的战争危机过去了,法国外交取得一定的胜利。英俄等国起来保护法国,使俾斯麦蒙受一次屈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把这时期俾斯麦的表现说成是:“恰如欧洲曾不得不联合起来将其按倒的拿破仑一世”,她这话反映了这些大国不愿意欧洲均势继续朝着有利于德国的方向转化的普遍心理状态。不过,英俄等国维护的欧洲和平只是在法兰克福条约基础上的和平,它们都不打算扭转色当战役造成的局面,而是保证这种局面不致重演。它们反对德国进攻法国,同样也不支持法国向德国复仇,而是要维护当时业已形成的新的均势。

近东危机 普法战争后,在近东地区出现了新的政治形势,这主要表现在:(1)法国暂时从东方政治舞台上退出,德国立刻填补了它的空位。尽管德国在这个地区还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它利用列强间的冲突来提高它在土耳其的地位,并企图把俄奥两国的注意力引到近东去,不让它们过问中欧的事情。(2)俄国由于在 1871 年伦敦会议上取消 1856 年巴黎条约黑海条款对其海军活动的限制,恢复了黑海舰队,从而增强要求控制黑海海峡和对巴尔干扩张的野心,这样就与一直觊觎巴尔干霸权的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加剧。

(3)英国自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竭力想在欧洲经过奥斯曼帝国境内通往印度的道路上占据优势。英国首相狄斯累利于 1875 年 11 月从埃及方面购买运河公司大部分股票,充分地表明了英国的这一目的。因此,英国力图控制黑海海峡,来阻止它的主要劲敌俄国势力南下,以排除它通往印度航路上的潜在威胁。(4)奥斯曼帝国进一步衰落,加剧了列强对其领土瓜分的争夺。(5) 德意志民族和意大利民族的统一,都增强了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民族意识,再加上在俄国支持下的泛斯拉夫主义运动的展开,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兴起。上述诸因素使近东地区的政治更加不稳定,终于导致危机的爆发。

19 世纪 70 年代初,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处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民族关系十分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

亚、东鲁米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受奥斯曼帝国直接统治。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及门的内哥罗已获得自治地位,但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统治。

1875 年夏,在奥斯曼帝国最西北部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两省,先后爆发了信仰基督教的斯拉夫人民反抗土耳其素丹统治的起义,于是开始了持续3 年之久的近东危机。这次起义深得在其毗邻的斯拉夫人国家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两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斯拉夫民族情绪再度高涨。这两个具有自治地位的国家希望联合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斯拉夫人,摆脱土耳其素丹的统治,建立南斯拉夫国家。土耳其政府则把大批军队集结在这两国边界,局势十分危险,很快地引起了列强的干涉和外交活动。

南方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的矛头首先是指向奥斯曼帝国,但是它也威胁着奥匈帝国,因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有几百万南方斯拉夫人。南方斯拉夫民族解放事业势必动摇奥匈帝国的统治,因此奥匈帝国政府对于奥斯曼帝国内的斯拉夫人起义持反对态度,而且特别担心俄国以基督教徒保护者的身份出兵干涉,因此采取了维护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立场。英国和奥匈帝国的态度一样,为了防止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为了防止俄国势力通过巴尔干进入地中海,也主张维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狄斯累利鼓励土耳其素丹采用一切手段镇压波、黑两省的起义,避免国际武装干涉的行动。俄国则积极支持波、黑两省起义,但是其真实目的在于干涉巴尔干事务,打击奥斯曼帝国,取得对黑海海峡的控制。但是俄国在支持斯拉夫人起义时,并不希望同奥匈帝国发生严重冲突。所以在波、黑两省起义后,俄国就和奥匈帝国保持接触,出现了两国共同出面保护斯拉夫人的“合作”。这种合作,表面上看是遵循三皇同盟的原则,实质上每一方都不让对方单独行动。

1875 年 8 月哥尔查科夫在维也纳提出,给予波、黑两省以类似罗马尼亚所享有的那种广泛自治权,奥匈帝国没有同意。随后,安德拉西提出一项解决办法,由签署 1865 年巴黎和约的各国要求土耳其政府对波、黑两省实行改革: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取消包税制度,利用省区税收改进农业等,这就是所谓“安德拉西照会”。各有关国家同意这项办法,并于 1876 年 1 月分别以照会方式通知土耳其政府。土耳其政府也表示接受,但为波、黑两省起义领导人所拒绝,他们认为土耳其政府早已失去信用,空言改革无济于事,安德拉西照会受阻。5 月,在哥尔查科夫的建议下,三皇同盟国家的外交大臣在柏林开会协商,通过了《柏林备忘录》,要求对波、黑两省“改善居民命运而不破坏政治现状”,实际上是安德拉西照会的翻版,所不同的是备忘录有下述内容:三国政府“认为有必要达成关于采取具体措施的协议⋯⋯以防止战祸进一步发展。”可是当德国政府征求英国意见时,遭到英国拒绝。英国之所以拒绝,不仅是因为没有被邀请参加近东问题的讨论,更主要的原因是英国不愿见到俄国势力伸入巴尔干半岛。

当三皇同盟“推销”柏林备忘录时,保加利亚爆发了反抗土耳其素丹的起义。土耳其非正规骑兵——契尔克斯人和巴希祖克人残酷地镇压起义人民,杀害了大约 1.5 万人,破坏的村镇有 79 个,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保加利亚惨案”。可是英国政府却为土耳其的暴行辩护,支持土耳其拒绝接受柏林备忘录,并为防止俄国在海峡立足,借口保护侨民安全,派遣军舰到达达尼尔海峡附近。

1876 年 6 月 30 日,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为了支持保加利亚起义,向土耳其宣战,事态进一步扩大。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但担心由此与奥匈发生

冲突,为了寻求解决办法,沙皇与奥皇于 7 月 8 日在捷克的赖希斯塔特会谈, 结果两国达成如下协议:如果土耳其获胜,将坚决要求土耳其根据安德拉西照会和柏林备忘录内容作出安排;如果塞尔维亚获胜,对成立大斯拉夫国家一事将不予以协助,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市。显然俄国作出了让步。但会谈后没有签署公约或议定书,达成的协议是由双方根据自己的记录单独加以说明,因而在不少要点上出现了相互矛盾。

9 月,土耳其击败塞尔维亚,俄国准备派兵援助。但是为了避免重蹈克里木战争的覆辙,为了避免因同土耳其交战而引起列强出兵反对俄国,俄国不得不事先探询一下德、英和奥匈三国的意见。结果不但未得到德国和奥匈的支持,而且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俄国与英国的多次协商,决定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由巴黎和约签署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 来迫使土耳其实行改革。12 月 11 日,各国代表在预备性谈判中,达成了协议:必须给予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以奥斯曼帝国自治省的地位; 由列强委任的欧洲委员会来监督三地实行自治体制。可是在 12 月 23 日国际会议正式开幕的那天,土耳其公布了宪法,声称一切改革由议会来决定,实际上拒绝接受国际会议作出的决定。俄国主张用武力迫使土耳其接受国际会议的决议。但没有得到其他大国的积极支持,而英国则坚决反对对土耳其施加任何压力。于是俄国决定单独对土耳其采取军事行动。

为了使奥匈帝国在未来的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1877 年 1 月 15 日,俄奥签订《布达佩斯条约》,规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为奥国占有;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等地作为俄奥两国军队的缓冲区域;不许在巴尔干建立大斯拉夫国家;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独立;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市等。尽管当时奥匈帝国并无足够的军事力量同俄国对抗,但俄国急于趁机向巴尔干扩张,不得不尽量满足奥匈的要求。

1877 年 4 月 24 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奥匈根据条约坚守中立,德国对俄国表示友好,法国正在争取俄国的友谊,因之这三个大国都没有对俄军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只有英国与俄国处于对立地位。可是英国如果在大陆上没有一个同盟国家,要想战胜俄国也是不可能的,因而只能通过外交途径表示强烈反对。6 月 23 日俄军渡过多瑙河,7 月 19 日占领巴尔干山脉的息普卡隘口。随后,俄军在普利佛那要塞受阻,遇到帕夏(统帅)所率土耳其军队的顽强抵抗,几次进攻均遭失败,不得不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直到 12 月

21 日才占领该要塞。1878 年 1 月,俄军攻占亚德里亚诺堡。俄军向君士坦丁堡方向的推进引起英国的惊慌,国内反俄舆论蜂起,沙文主义者高唱:“我们不愿作战⋯⋯如果我们要打,我们有船,我们有人,我们还有钱⋯⋯俄国人不会得到君士坦丁堡。”英国女王不断对内阁施加压力,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英国舰队奉命进入黑海海峡,以保护英国侨民安全为名,驻泊于离君士坦丁堡南面的穆达尼亚湾。海峡地区风云骤起,英俄两国剑拔弩张。这时, 尽管土耳其军队已溃不成军,但俄军也无力给予最后一击,直到谣传英国舰队开来而且真的开到君士坦丁堡时,战争才告结束。在土耳其的要求下,俄土双方在亚德里亚诺堡签署了停战协定。

1878 年 3 月 3 日,土耳其被迫接受俄国提出的议和条件,双方在离君士

坦丁堡只有 12 公里的俄军驻地圣斯蒂法诺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完全独立,并且向前两个国家让出大量领土;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分;土耳其保证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实

行改革;保加利亚成为隶属土耳其素丹的公国,由俄军占领两年,并且在俄国监督下“创设和实施新制度”,其疆域包括保加利亚,东鲁米利亚全部及马其顿大部分,东起黑海,西至塞尔维亚边界,北至多瑙河,南至爱琴海。因而保加利亚不仅成了俄国控制两个海峡购桥头堡,而且俄国还可以通过保加利亚直达爱琴海,亦即地中海。俄国应获得 14.1 亿卢布的赔款,其中大部分以土耳其割让卡尔斯、巴统、阿尔达汉、巴亚济特为抵偿。这样,圣斯蒂法诺和约使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大大膨胀起来了。

但是,俄国并不能安稳地享受这些“赃物”,因为英、奥两国极力反对。圣斯蒂法诺和约签订后 3 天,安德拉西就正式提议召开国际会议来讨论这个和约。英国为了逼迫俄国让步,仍把舰队继续停泊在君士坦丁堡,而且从印度调遣军队进驻马耳他。实际上,俄国财政与军事方面的情况已不允许它再经受一次大国间的战争。虽然取得了俄土战争的胜利,但它的财政却回到了克里木战争失败后的状况。新任俄军前线总司令图托尔本将军在给沙皇的报告中指出:俄军不可能阻挡英舰对黑海的威胁,土耳其又重新调集 8 万军队守卫君士坦丁堡。财政与军事形势的窘迫,再加上国内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俄国无法使圣斯蒂法诺条约生效。这时德国又公开放弃对俄国的支持,俾斯麦表示愿意充当“调停人”,并劝告俄国为了和平接受召开国际会议的建议。俄国处于孤立无援地位,不得不同意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

在国际会议召开前夕,英俄奥三国分别举行双边谈判,来保障自己在近东事务最后安排中的地位。根据 1878 年 5 月 20 日签订的《英俄密约》,俄国同意取消大保加利亚计划,把原拟该公国的南方边界从君士坦丁堡退缩到巴尔干山脉防线以外。6 月 4 日缔结的《英土同盟条约》,迫使土耳其将塞浦路斯让给英国。在 6 月 6 日签订的《英奥协定》中,双方赞同分割大保加利亚的计划,英国支持奥国对波斯尼亚的要求。这些条约和协定为柏林会议铺平了道路。

柏林会议于 1878 年 6 月 13 日开幕,与会者有德国、英国和俄国的首相, 欧洲各大国的外长和土耳其的代表。东道主俾斯麦担任会议主席。会上展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保加利亚问题。狄斯累利不遵循国际会议使用法语的惯例,而用英语发言,表现了不妥协的姿态,并以离会返国要挟俄国让步。由于俾斯麦的调解,英俄间才停息争论,参加国终于在 7 月 13 日签署了

《柏林条约》。根据该条约,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大大缩小,俄军占领期间也缩短至 9 个月。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仍归土耳其统治;波、黑两省划归奥国管辖,并由奥军占领,尽管这两省在名义上仍属土耳其。俄国则获得比萨拉比亚、巴统、阿达汉和卡尔斯等地。

从柏林会议的结果不难看出,它所提供的解决近东危机的最后方案,实质上是在修改圣斯蒂法诺和约基础上的势力范围的再分配,英奥俄三个大国在土耳其瓜分到各自的势力范围,造成一种新的均势。大国战争冲突的危险暂时得以避免,近东危机暂时得到解决。可是,在东方问题上大国的对峙局面仍然存在,一次危机的结束只是新一轮矛盾与斗争的开始。到 20 世纪初, 巴尔干问题终于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俄国在柏林会议上受到挫折,柏林会议使它在欧洲面前扮演了失败者的角色,这使得沙皇异常不满。因此,柏林会议后,俄德、俄奥的关系恶化了。1878 年“三皇同盟”条约到期,但没有续订,这意味着它的瓦解。

三国同盟的形成 柏林会议后德俄关系十分紧张。俄国把它在柏林会议

上的外交失败归罪于俾斯麦,亚历山大二世把柏林会议说成是“俾斯麦领导下的反俄大联合”。俾斯麦尽力为自己辩护,说他在柏林会议上曾多次帮助俄国讲话,德国也掀起宣传运动进行反击。两国报刊相互诋毁了好几个月。1879 年 1 月,俾斯麦以俄国出现鼠疫,需要实行检疫为借口,禁止俄国牲畜的输入,紧接着又实行粮食进口税,给俄国的经济以沉重打击,导致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俾斯麦深恐俄国组织反德集团和俄法结盟,决定加强德奥关系。他考虑到素来亲德的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即将为亲俄派人物所代替,决定抢先行动。1879 年 8 月 27 日,俾斯麦与安德拉西在加施泰因会谈,谋求缔结反俄同盟,双方一致认为德奥同盟是法俄同盟的“平衡器”,尽管法俄同盟还未出现。德奥缔结反俄同盟,遭到威廉一世的反对。9 月 3 日至 4 日,威廉一世与他外甥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边境城市亚历山大罗夫会谈颇为融洽,使他感到没有联奥反俄的必要。俾斯麦以德国面临战争来威吓皇帝,并且通过皇帝的亲信去向他进言。最后俾斯麦以内阁总辞职要挟皇帝,威廉一世才让步。10 月 7 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其主要内容是:如两帝国之一遭到俄国进攻,两缔约国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如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的中立,但是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到共同议和为止。这个条约具有鲜明的反俄性质。在俾斯麦的外交方针中,孤立法国是主要目的之一, 他过去拉拢俄国,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现在建立以反俄为目的的德奥联盟, 意味着孤立法国政策的失败,并且也推动了法俄同盟的建立。

俄德关系的恶化,对俄国来说,由于失去德国的支持,它与英奥在海峡、巴尔干的斗争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为了在巴尔干的斗争中谋求德国的援助,也为了避免因两国不和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防止德英联合,沙俄迫切希望改善与德国的关系。1880 年 1 月,俄国向德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俾斯麦为防止俄法接近,避免因对俄战争发生而使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表示同意。当时奥匈也想与英国结盟,以便在英国支持下夺取土耳其的欧洲领土, 而以土耳其亚洲属地让给英国作为交换条件。同年 4 月英国自由党上台,转

而采取与俄国合作的政策,这才使奥匈转变态度。1881 年 6 月 18 日,又一次的《三皇同盟条约》签订于柏林。三皇同盟被恢复,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松散的政治结构,而是受条约义务的束缚。三皇互相承诺保守中立,并宣称对黑海海峡的控制具有“欧洲的和相互约束的性质”,这就保证德奥两国不能帮助英国进攻俄国;俄国也不能在法德交战中站在法国一边。英国不至于不顾所有欧洲国家的反对在黑海海峡采取单独行动,因此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1881 年法国侵占突尼斯。俾斯麦鼓励法国去“摘取突尼斯这一成熟果实”,同时又怂恿意大利在北非与法国竞争。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迫使它去投靠与法国对立的德国。与此同时,“罗马问题” 即梵蒂冈的地位问题十分尖锐,而德国当局和国内天主教政党停止斗争,达成妥协,意大利担心德国帮助教皇来干涉意大利内政,也感到有加强同德国联系的必要。于是,意大利向德国表述了与德结盟的愿望。俾斯麦也想拉拢意大利对抗法国,壮大自己一方的力量,但他以意大利和奥匈就双方利益取得谅解为条件,并且说:“从罗马到柏林的道路是要通过维也纳的。”意大利与奥匈有矛盾,奥匈帝国仍保有意大利领土(的里亚斯特和特兰提诺),

但为了求助德国,不得不与奥匈接近。1881 年 7 月意大利国王访问维也纳, 提议当意大利受到法国威胁时,奥匈给以它安全保证。奥匈没有响应。次年 2 月,俾斯麦看到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的流行和俄法接近的迹象,担心俄国不信守三皇同盟,因而劝告奥匈同意大利进行谈判。奥匈考虑到和意大利接近,可使它一旦发生对俄战争时免除后顾之忧,终于同意和意大利结盟。

1882 年 5 月 20 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条约规定: 如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援助意大利;如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缔约国之一在同其他任何一个大国(法国除外)发生战争时,缔约国另外两方必须对它们的盟国采取善意中立,这意味着如果俄奥发生战争, 意大利恪守中立。三国还各自发表声明,这项条约不是针对英国的。德奥意结成的同盟,史称“三国同盟”。它与同时存在的三皇同盟、德奥同盟,构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法俄同盟 80 年代初,德俄关系一度出现缓和,三皇同盟在 1884 年又续订过一次。但在德奥俄三角关系中,德国支持奥匈对付俄国,而俄奥在巴尔干的争夺是无法调和的,因此随着俄奥间的矛盾加深,势必引起德俄关系的疏远。

1885 年 9 月,东鲁米利亚首府发生革命,赶走了土耳其委派的总督,宣布东鲁米利亚合并于保加利亚公国。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经过一番犹豫, 接受了这一要求。他是由沙皇扶持而登上大公宝座的。这时,俄国因亚历山大不愿听从它的摆布,以违反柏林条约为由,坚决反对保加利亚统一,并欲废黜这位大公。塞尔维亚和希腊因保加利亚统一破坏了巴尔干均势,也对保加利亚表示不满。塞保两国曾一度交战。英国企图利用俄、保关系恶化,赞同保加利亚统一,来阻挠俄国势力伸向地中海。德国则出于孤立法国,拉拢俄国的需要,支持俄国对保加利亚的政策。土耳其也将出兵东鲁米利亚,进行镇压。7 年前,即柏林会议在讨论保加利亚统一时,俄国竭力赞同,而英国坚决反对,现在情况完全改变,却站到它们原先相反的立场上去了。保加利亚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由此可见。1886 年 2 月,土、保根据由英国提出的方案签订协定,规定东鲁米利亚名义上仍是土耳其的一个省,由素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这一省的总督,这样保全了各方的体面,以妥协方式承认了保加利亚的统一。可是问题仍未解决,8 月,亚历山大大公被亲俄的保加利亚军官绑架,过后虽经释放,但因不能取得沙皇谅解弃位出走,保加利亚议会推举亲德奥的斐迪南为大公。俄国极为不满,扬言要出兵占领保加利亚。奥英则声明,不允许俄国单独干涉保加利亚事务。俄国与奥英关系更加恶化。

这期间,德法关系又趋紧张。以鼓吹复仇主义闻名的布朗热出任法国陆军部长,采取措施加强军事力量。俄国一些报刊批评政府的外交政策,发表亲法言论。俾斯麦为了稳住俄国,使它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除了在保加利亚问题上积极支持俄国外,还加强了和俄国的联系。同时,俄国在海峡和保加利亚问题上需要得到德国帮助,也十分看重与德国的关系。1887 年 1 月, 俄国使者彼得·舒瓦洛夫前往柏林,商谈关于阻止原亚历山大大公复辟问题, 曾提出为保持两国密切关系签订德俄双边条约,在他拟定的条约草案中保证俄国在德法战争中严守中立。俾斯麦因得到俄国这一保证,立即以布朗热复仇运动为借口,对法进行战争恫吓。他说:“一旦布朗热当上内阁总理或共和国总统,就会发生战争”,并把军队向法国边境集结,于是出现了 1887

年的德法危机。当法国面临德国战争威胁,要求俄国给予道义上的支持时, 沙皇给了肯定的答复。这样俾斯麦便不敢轻易开衅,危机也就平息下去。俄国的这个态度,引起了德国的愤怒,它拒绝了舒瓦洛夫的条约草案。但是俾斯麦仍旧没有放弃与俄国达成协议的希望,多次向俄国提议,用德俄双边条约代替已经过期的三皇同盟条约。这一年 4 月,俄国同意重开谈判。6 月 18 日德俄签订条约,双方互相保证“如果缔约国一方与第三个大国作战,缔约国另一方应对缔约国这一方保持善意中立”,但“此项规定不适于对奥或对法战争,如果这一战争是缔约国一方对以上两国之一实行进攻的结果。”德国还将在保加利亚和海峡问题上给俄国以外交上的支持。对德国来说,由于德奥同盟条约中已保证奥匈在发生德法战争时中立,而这个条约又再次保证了俄国的中立,因而被称为《再保险条约》。

可是再保险条约仍未能完全保证俄国在德法战争中严守中立,因为如果俄国认为德国是进攻者,它就没有遵守中立的义务。为了把俄国引导到德国所需要的外交轨道上来,俾斯麦只得不断地对俄国施加压力。他拒绝帮助俄国阻止保加利亚议会选举斐迪南为大公,鼓励英奥意 3 国在 1887 年 12 月订立以反俄为主的地中海协定,下令禁止帝国银行接受俄国有价证券作为借款抵押等,但是这一切压力都没有使俄国俯首就范,反而逼迫它去同法国接近。

1890 年,俾斯麦被迫辞职。威廉二世和新任首相卡普里维抛弃俾斯麦坚持的拉拢俄国的外交方针,转而全力支持奥匈,对俄国采取较强硬的态度, 拒绝了俄国关于续订再保险条约的提议。为了追求英国的友谊,德国与英国在东非问题上达成妥协。1890 年 7 月两国签订了《赫耳果兰条约》,德国承认英国对桑给巴尔的保护权,并把乌干达等地区让给英国;英国承认德国占有坦噶尼喀沿海地带,把位于北海的赫耳果兰岛让给德国。德英的接近,使德俄更加疏远,加速了法俄结盟。

处境孤立的法国一直把俄国作为自己结盟的主要对象,而俄国对俄法联合不甚积极,这是因为:在俄国的心目中,法国是一个战败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不大;而且俄法联合本身也存在不少障碍:不但法国共和政体与俄国君主政体难以相容,而且两国在对外利害关系上也很不一致。俄国并不同情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的愿望,法国对俄国在近东的扩张有反感,它主张保持土耳其的独立地位。法国主张把英国赶出埃及,俄国则希望英国留在埃及,使英法纠纷继续下去。俄国对德国没有严重的恶感,它心目中的主要敌人是英国,然而法国希望最终与英国和解,以加强自己反德国的地位。但是,到 80 年代后期,德俄矛盾加深,为法俄接近提供了条件。1887

年 12 月,俄国在德国拒绝借款的情况下,与法国签订了第一次借款协定,借

款 5 亿法郎。1888—1889 年,俄国又在法国发行总数达 19 亿法郎的公债。

1888 年俄国还向法国定购 50 万支步枪。随后几年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向俄国输出,使资金匮乏的俄国在经济上加深了对法国的依赖。在这期间,欧洲国际政治形势对俄法两国异常不利。1887 年英意奥三国两次订立以反法反俄为主的地中海协定,1891 年三国同盟续订,德英两国的密切交往,说明德奥意英互相支持,形势逼人。法俄要打破各自的孤立状态,不得不加强合作。俄国加快了与法国结盟的步伐。1891 年 7 月,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和

法国前任大使拉布拉伊的谈话中提出了两国“应该在走向协商的道路上迈进一步”后,法国迅速作出反应。同月,法国舰队访问喀琅斯塔得要塞,沙皇亲自来到旗舰上,在俄国一向严禁演奏的《马赛曲》的乐曲声中脱帽致敬,

这无异于宣布俄法两国携起手来了。8 月,俄法就订立了《政治协定》。这个协定是通过俄国驻法大使莫伦海姆与法国外交部长利鲍之间来往信件达成的。这些信件阐述了两国一致的目标:“如果和平真正遭到威胁,特别是两国之一方有被侵略的危险,双方约定应就两国因发生此种情况而必须立即同时采取的措施的问题获致谅解。”尽管协定的内容并不十分明确,它实际上已经奠定了法俄同盟的基础。

1892 年 8 月初,法国总参谋长布亚德斐尔以观察俄军秋季演习的名义前往彼得堡,开始和俄国军方秘密谈判。8 月 17 日,他和俄军总参谋长奥勃鲁契夫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军事协定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与德国作战。”“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 130 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 70 万至 80 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时还规定双方不得单独媾和,应严守协定秘密,有效期和三国同盟条约相同。1893 年 12

月 15 日和 1894 年 1 月 4 日,法俄两国政府的来往信函正式通知对方:军事协定已获批准,法俄正式结成同盟。

法俄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另一个军事集团的出现。从此,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初步形成了两大营垒的对峙:一方是法国和俄国,另一方是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大国中只有英国还暂时置身于两大营垒之外,保持着行动自由。因此,它的动向,对欧洲均势的改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