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抱负水准
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决定行为的方向,抱负水准则决定行为达到什么程度。所谓抱负水准是指欲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要求。个体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自己内心预先估计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以后竭尽全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假如工作学习结果的质量和数量都达到或超过了自己的标准,便会产生成功感,否则,就会出现失败感或挫折感。
抱负水准不是整齐划一的,有人高,有人低。有人进了大学只求“60 分万岁”,能够获得毕业文凭就行;有人则希望自己考取理想大学,毕业后再继续考硕士、博士,一定要干出个名堂为国建功立业。抱负水准是一种主观愿望和理想目标,对个体的动机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说来,抱负
水准高,对动机的模式的影响就大,反之亦然。个体抱负水准的高低又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个体的成就动机。如果苦苦追求某个目标,就会奋发向上,积极拼搏。在一定范围内,追求的目标越高,需要越紧迫,事业心越强,就会对自己要求越严格,决心胜过他人,具有远大抱负一个目标实现以后,就要很快确立新的目标,激发新的成就需要。如果不能很快确立新目标,时间一长,就会产生惆怅、空虚的情绪。有些中学生在中学读书时抱负远大、志向宏伟,可一旦跨入大学校门,就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已经达到,崇尚“60 分万岁、多分浪费”,感到生活枯燥无味,学习单调刻板,没有及时确定新目标,没有新的成就动机,日子一长,就什么抱负也没有了。
②过去的成败经验。过去做过的事若是一帆风顺、屡屡成功,自然会增强信心,提高抱负水准;倘若连连碰壁,频频失败,就会丧失信心,降低抱负水准。一个学生第一次考 70 分,第二次考 80 分,第三次考 90 分,第四次
就会产生考 100 分的抱负。若是连续几次不及格,原有的百分抱负也会荡然无存。
③他人的影响、要求与希望。老师、父母、同学或领导都可作为当事人的第三者出现,他们的期望或整个社会气氛都指向较高的目标,个体的抱负水准自然会随之提高。现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们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重视知识、能力的社会倾向使许多人特别是中小学生重视自己学习的提高,老师家长也大力支持与帮助。相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容易使学生受到腐蚀,产生不良动机,有的学生讲实惠、过分重视自我和荣誉,都是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④责任心的高低。责任心高,富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就会具有出色完成学业任务的责任心,就会积极努力,抱负水准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