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机的了解与考察

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内部动机对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无论在确定教育目标还是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选择教材内容和方法时, 固然要以社会的要求为依据,但也必须适合学生的现有动机水平,才能使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动机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这不仅仅是因为动机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因或心理力量,不能直接观察或测量到它的水平和强度,而且因为动机作用的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单单根据外部行为表现和活动结果是不可能作出确定性的判断的。具体反映在:

相同的动机可以由不同的行为表现出来。有厌学动机的学生可以表现为旷课、逃学等外显行为,或上课看小说、做小动作等消极行为,也可能表现为听课时思想开小差、做白日梦等内隐性行为。

②同一行为可以起源于不同的动机。如两个学生同样努力地复习迎考, 学生甲争取好成绩是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好评和同学们的尊重,意欲改变自己在班级中不受重视的地位。学生乙把努力学习当做一个学生应有的责任,复习迎考在于全面地检查和评价半年来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理解的程度。

③几种动机可能在一个学生身上同时起作用。如学生勤奋学习可能为多方面力量的驱动,诸如获得赞扬、争取入团、升学、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学本领等。

④意识不到支配自己行为的动因何在。像有的学生在考试时有作弊行为,一旦被发现了,只会就事论事地检查行为上的不端,不会从支配行为的动机方面作分析。

⑤不愿表露内在的真实动机。有的学生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如学习上不能真心实意地、主动地帮助同学,其动机是嫉妒别人的进步,生怕同学赶上或超过自己。他们也知道这种利己的思想会受到公众舆论的指责,因而不会轻易地流露出来,公开表述的却是“我也不懂”、“不愿和某同学相处”等,以此隐藏真实的动机。上述现象反映出行为结果似乎与动机不一致, 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动机属于中介变量,不可能采取直接观察的方法进行了解,但动机的驱动力量和强度是通过行为的积极性和行为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对一系列的行为表现作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可以间接地判断支配行为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