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及其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相当宽泛的综合性的概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 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于道德品质都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的角度看, 我们只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内。如果说,智力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那么, 非智力因素则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种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称。我们要求一个人具有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学习搞好,将来事业才会有所做为。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主要起动力、定向、维持、调节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
- **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作用。**所谓动力作用,就是说非智力因素能够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
兴趣和情感都可以转化为动机而成为人们学习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其意思是说,知道学习重要,不如爱好学习;爱好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这里提出的“知学”、“好学”、“乐学”三个学习层次或三种学习态度中,后两个层次与人的兴趣和情感有关。即是说,人们有了兴趣、情感以及由其他主客观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就能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促使人们顽强地进行学习。
-
**非智力因素具有定向作用。**所谓定向作用,就是说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人们选择学习的对象或目标。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没有目的的动机是不存在的;兴趣、情感总是趋向于某种对象,没有对象的兴趣、情感总是没有的;性格的倾向性总反映一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和生活目标。因此,一个人愿意或不愿意学习什么,或者学习到何种程度,往往并非由认识来选择,而是由非智力因素所决定。比如,在学生中,有的人乐意学习语文, 有的人则乐意学习数学;有的人特别喜欢学习地理、历史;有的人则特别喜欢学习音乐、美术等等,这显然是由兴趣、情感来定向的。
-
**非智力因素具有维持作用。**维持作用是指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人们始终不渝地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在通向学习成功的道路上是布满了荆辣的。在学习过程中,耐心的观察,持久的注意,艰苦的记忆,积极的想象,独立的思考等,都必须有非智力因素来加以维持,才能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坚持到底,达到目的。如果学习过程中得不到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一遇困难就会自暴自弃,甚至激流永退。
-
**非智力因素具有调节作用。**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改变学习态度,协调各种动机,稳定学习情绪,提高心智活动水平。一个人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态度决定了其学习态度,如果一个人自觉地意识到目前的学习对于自己将来及社会的意义,他将会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有了高级的学习动机,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维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大脑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这样对于保持注意力、提高思维积极性及其效果,也就是提高心智活动水平无疑很有作用。
-
**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还表现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比如, 以劳逸结合来说,当紧张学习时就紧张学习,当轻松休息时就轻松休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学习中,如果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就会使
学习活动井然有序,效率提高。一个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的人,会很好地执行已定的学习计划,并会结合实际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它的各种作用。这样,就能不断地提高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学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