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

以固定资本的生产替代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投资。事前作出这种固定资本增加的决策,由于使得那些使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非可用形式的收入比其他情形下更多,而可用形式的收入则更少,所以便要求本期消费水平降低得比其他情形下必然有的水平更低。

由于生产量和就业量增加(但不是由于生产过程的延长)而引起的营运资本的增加也是必需有投资的。不过在这种情形之下,投资并不需要使消费水平降低到生产未增加时的原有消费水平以下去。

这就是说,就业量的增加所引起的营运资本的增加,不会使整个社会的本期消费象固定资本增加时那样减少或节制,而主要只是使消费再分配,由社会上其余的人转移到新受雇用的人身上。只需要本期消费的再分配,而不需要消费总量降低的投资,可以说是以生产性的消费替代非生产性的消费。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定义说:“非生产性消费”指的是消费者放弃后不

会对生产劳作量发生反应的消费。“生产性的消费”指的是放弃时就必然会起这种反应的消费。此外,消费的再分配也可以用一种方式使生产增加,只要消费减少对于生产者的不利反应小于消费增加对生产者的有利反应时,情形就是这样。

因此,每当可用收入由一个不生产或生产性较小的消费者转移给生产的或生产性较大的消费者时,生产量是会增加的;反之亦然。所以,当这样的一种移转付诸实现时,虽然可用收入的消费并未减少,可是社会的财富却会以非可用收入增加的方式增加,使净投资量增加,——这种增量来自生产的增加,而不来自消费的减少。

但是这种情形还是要求某些个人消费量减少。这些人就是原来本会把新受雇的生产因素的现有实际消费物资消费掉的那些人。象这样使非生产性消费减少,并以生产性消费代替的过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可以由个人自愿地储蓄一部分货币收入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即提高物价,从而减少这些货币收入的购买力,以使他们的一部分真实收入移转到以之投入生产性消费的人手中,让他们掌握。

所以,社会在任何时候都要作出两套决策。第一,将来的收入可用于消费的比例应当是多少,构成固定资本的比例应当是多少;第二,现在的收入供生产性消费之用的应当占多大比例;供非生产性消费之用的应当占多大比

例。当我们想到储蓄和投资时,心中通常想到的是第一套决策。但就业。与失业却要取决于第二套决策。生产因素的充分就业必须使消费总量再分配, 而不是使消费总量减少。看来很明显的是:可以想像到有一种情形存在,其中由于找不到任何其他再分配消费的方法,以致最好只能通过利润膨胀来实行再分配,而不让失业状况继续下去(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这一目的说来, 实行收入膨胀是全然无用的,除非我们把它用来直接补贴某一实业或某一地区,用之对生产劳工支付的工资,使它高于产品的边际价值)。换句话说, 在上述情况下,不创造财富的流弊比财富创造后而不归属于曾经作出牺牲的人的流弊要大;这些牺牲者是由于利润膨胀使物价提高因而削减了消费的人。

要增加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营运资本,唯一可能的方法是让整个社会在作工的负效用日期和所得的实际享受日期之间有一段时隔。但是增雇生产因素而不立即增加整个社会消费的办法所造成的投资并不会使社会不消费可用收入,而只会使这种收入由于某一些人消费,这些人所从事的生产过程,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取得报酬。

让失业现象和非生产性消费并存时,现存净收入的总额以及将来的可用收入都小于应有的量;要矫正这种情况,只须要把一批人的消费移交给另一批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