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能力培养

地理能力(亦称地理学科能力)是指顺利完成地理学习的心理特征。地理能力是多种能力的总和,例如观察和调查地理问题的能力,认识和分析地图、景观图、剖面图的能力,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在各种地理学习的活动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已形成的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能力又可以促进学习的发展。地理能力基本上可以分为地理认识能力和地理活动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促进两种能力协调发展。

  1. 地理认识能力 可依据认识阶段的高低划分几个不同的层次:
  1. 地理认知能力 是指对地理环境的观察、认识能力,对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对地理资料(课本及各种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地图、地理数据、各种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等。这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培养高层次能力的基础。

  2. 地理推理能力 是指在掌握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能力。

  3. 地理应用能力 是指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学习新地理知识的能力;根据协调“人地关系”的原则,运用地理规律、地理理论对地理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正确处理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4. 地理创新能力 是指能运用地理知识,对某一地理事物或某一地区,提出较完善的合理规划和合理利用的意见。这是最高层次的能力。

以上四种能力,虽属处于不同层次,但他们是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开的。初中地理能力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地理认知能力,辅以地理推理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

  1. 地理活动能力

    是在地理活动实践中,如绘图、使用地理仪器、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查阅和收集地理资料等方面表现出的协调自己动作、适应环境、掌握和施展技能的能力。

地理学科能力,是在地理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由于个人认识、记忆、思维等过程的差异,在同样的地理活动中,每人的地理学科能力不会达到相同的水平。

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学习地理知识、训练地理技能、发展地理能力密切、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其共同和谐地发展,这是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