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示例

  1. 用演示等方法讲解气压带和风带
  1. 学习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时,教师先用提问方式,使学生对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作简单复习回忆,然后引出气压带和风带。

  2. 学习气压带时,教师先讲清什么是气压及气压的高低,然后挂出“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或在黑板上边讲边画一幅示意图),用边指挂图边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认识各个气压带:

①首先认识在赤道附近大约南北纬 5°之间的地区,由于太阳直射或接近直射的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所以气温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气压下降。于是形成了一个赤道低气压带。这些强烈上升的气流挟带的水汽,在高空中遇冷凝结,可产生大量的降水。

②提前讲解极地高气压带:在南北两极附近,由于在各自的冬季都有漫长的极夜,而夏季的太阳光又是斜射,所以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气温终年很低,空气收缩变重,对地面的压力变大,所以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

③接着就讲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低气压带的高空,经常有向南北方向流动的空气。流到南北纬 30°附近,由于空气大量聚积起来,收缩变重, 因而逐渐下沉,使接近地面的气压升高,形成南北两个高气压带。因为它们比较靠近热带,又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叫它们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叫回归高气压带)。

④最后再讲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南北纬 60°附近,由于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并有部分上升气流,所以气压相对比较低些,形成两个相对的低气压带。因为它们比较靠近极地,所以叫它们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1. 学习风带时,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由于各气压带的气压不一致,引起了空气的水平流动,吹起各种风向的风来。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大量空气从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就形成了风带。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之间,共形成了六个(三对)风带。

如果没有地球自转的影响,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向都是南北向的(即垂直于气压带)。教师在挂图上指出这些风向(或在板图上暂时先画出这些风向, 以后再改成偏向风)。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实际风向会发生偏转。为了说明这种偏转现象,教师除了用地球仪演示(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用红粉笔线代表南北方向的风,在地球仪的南、北半球上会画出向左、向右偏转的红线)以外,还可以按下列步骤用雨伞和清水进行演示:

①在演示北半球风向偏转前,教师先说明用雨伞的伞顶代表极地高气压带,用伞边代表副极地低气压带,并用清水代表空气。然后把雨伞倾斜着面向学生,保持静止不动。用小茶壶从伞顶往下倒少量清水。学生可以看到水滴朝垂直方向往下流动(代表空气从北往南移动),这说明如果不考虑地球的转动,风就会按垂直方向从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应当吹北风。

②按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雨伞,这时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流下的水滴往右偏转,它代表了地球自转偏向力,使原来的北风先偏转成东北风,最后偏转成极地东风。同样道理,在北半球的信风带,地球自转偏向力会使原来的北风,偏转成东北信风。

③按照同样方法,做从伞边(代表副热带高气压带)向伞顶(代表副极地低气压带)滴水的演示。演示结果,流水也是往右偏转,使原来的南风偏转成西南风,最后偏转成西风。

这两种演示,都证明了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北半球从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的风,都是向右偏转的。因此,在北半球从北往南,分别形成极地东风带、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

④再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雨伞,可以演示说明南半球的风向发生左偏现象。从南往北也分别形成极地东风带、西风带和东南信风带。

教师应当向学生声明,用转动雨伞的方法作滴水演示,只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流水的偏转现象,它仅仅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作用有些类似,但不是完全相同。

演示后,组织学生看课本附图“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从赤道向两极,气压带分布的规律是“低—高—低—高”相间排列,风带分布的规律是“信风—西风—东风”。

  1. 用图解、判断等方法学习主要气候类型
  1. 用图解法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由于气候类型多、分布复杂,学生不容易掌握和记忆。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本中的附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地图册中的“世界的气候类型和洋流”图以外, 还可以采用图解法进行讲解和组织学生练习。

如利用自制挂图(或自绘板图)“亚欧两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世界 12 种(除热带草原气候以外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这是利用亚欧两洲气候类型比较齐全、分界线比较明显的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模式图法。

具体的画法和用法简述如下:

①先画一个倒梯形代表亚欧两洲的基本轮廓,再在梯形上底边标出大陆内部和东岸、西岸的分界线;在右腰上标出寒、温、热三个气候带的分界线及北纬 20°和 35°(代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在左腰上标出 0°

(赤道)和北纬 30°、40°和 60°,表示北半球大陆西岸主要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在梯形图内用实线代表寒带、温带和热带等三个气候带的分界线,用虚线代表主要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最后在图上注出各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板图上可写简称)。

②让学生看图练习,从北往南依次说出寒带的 2 种、温带的 6 种和热带

的 3 种气候类型的名称。教师补充说明在亚欧温带内陆,还分布一种高山气候区(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脉等)。

③让学生从北往南分析欧亚两洲大陆西岸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答出地中海式气候(北纬 30°—40°)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纬 40°—60°)大致所跨的纬度,教师解说亚洲特有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我国东南部和亚洲南部)及它们在东岸的大致分界线(北纬 35°和 20°),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大致所跨的纬度(南北纬 10°之间,北纬 50°—70°)。

④教师向学生总结说明,世界上气候类型主要有 13 种,亚欧两洲的气候

类型比较齐全,共有 12 种,还有一种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最后让学生把“亚欧两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画在地理笔记本上,以代替纯文字性的笔记。今后可用此类图解式的地理笔记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

  1. 用“三步法”判断气候类型

第一步:根据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的形状(或全年及一、四、七、十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判断某地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北半球各地 1—12 月平均气温的曲线呈“波峰”型(一般七、八月平均温最高),南半球各地气温曲线呈“波谷”型(一般七、八月平均温最低)。又因世界多数温带、热带及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降水形式为“夏雨型”(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一般特征”表),所以降水月份分配图的形状,在北半球一般为中间高、两侧低(即雨季集中在七月左右);在南半球一般为中间低、两侧高(即雨季集中在一月左右)。

第二步:根据气温数值判断某地属于哪个气候带。

按地球气候带的划分,一般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5℃以上、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为热带;一般最冷月平均气温 0℃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一般特征

气候带

气候类型

气温特征

降水特征

最冷月均温

(℃)

最热月均温

(℃)

年降水量

(毫米)

降水型

热 带

雨 林

> 18

> 25

> 2000

年 雨

草 原

> 16

> 25

500 — 1500

夏 雨

季 风

> 18

25 — 30

> 1500

夏 雨

沙 漠

> 10

> 25

< 2000

少 雨

亚热带

季 风

> 0

> 25

> 1000

夏 雨

地中海式

> 0

> 25

400 — 1000

冬 雨

温 带

海洋性

> 0

10 — 20

500 — 1000

年 雨

季 风

< 0

> 20

500 — 1000

夏 雨

大陆性

< 0

> 20

< 300

夏 雨

亚寒带

针叶林

< 0

10 — 20

> 200

降雪为主

寒 带

苔 原

冰 原

<-10

<-10

0 — 10

< 0

< 250

< 250

降雪为主

降雪为主

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温带海洋性气候可在 0℃以上);一般最热月平均气温 10℃为温带(包括亚寒带)和寒带的分界。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特点(年降水量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等),最后判断某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进行此项判断前,必须要对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一般特征” 表进行对照后,再下结论,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教师可运用“三步法”指导学生进行下列判断气候类型的练习:根据下

表中甲、乙、丙三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判断它们各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并指出它们所在的半球(或纬度)位置。

地点

气温和降水量

一月

四月 七月

十月

全年

平均气温(℃)

26

25 25

27

26

降水量(毫米)

251

294 141

214

2959

平均气温(℃)

2

9

18 8

10

降水量(毫米)

63

53 50

85

763

平均气温(℃)

23

19 13

16

18

降水量(毫米)

7 52 183

54

889

判断:甲地因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25℃(即在 15℃以上),全年平均气温为 26℃(即在 20℃以上),所以属热带;又因年降水量为 2959 毫米(即> 2000 毫米),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所以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

乙地最热月在七月(平均气温 18℃),所以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平均气温>10℃,年平均气温为 10℃(即<20℃),应属温带;又因各季降水比较均匀,属年雨型,年降水量为 763 毫米(即处于 500—1000 毫米之间),所以判断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丙地最热月在一月(23℃),所以位于南半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是 13℃(处于 0°—15℃之间),所以属于亚热带;世界亚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而丙地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冬季(七月)多雨,夏季(一月)少雨,总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所以最后判断为地中海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