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孩子交友

家长指导孩子交友,首先,要了解情况。要了解孩子和哪些人交朋友, 他们友谊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友谊往来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弄清这些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指导孩子交友。家长了解孩子的交友情况,主要靠平时注意观察和经常接触,而不要急于限制干涉。因为限制干涉多了,可能会使孩子干脆不和朋友来往,弄得孩子生活枯燥,性格孤僻,逐渐失去和别人广泛往来的兴趣和能力,将来不能适应社会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需要。或者因为怕家长限制干涉,而把交友活动“转入地下”,一切都向家长“保密”, 家长一点情况都无法了解,也就谈不上什么“指导”了。孩子在交友上受到了不良影响也就很难及时发现,及时指点纠正。

其次,是创造条件。孩子的交友活动,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孩子们凑在一起“疯玩”使家长着急担心。“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不应该限制的, 但作为一个中学生,确实应该逐步丰富友谊活动的内容,提高友谊活动的质量。怎样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呢?最基本的办法是创造条件,适应孩子们的需要,为他们创造玩得更好、更有收获的条件。比如,孩子们要去旅游,家长便和他们一起研究旅游路线;孩子们要去参观,家长便给他们提示参观的重点。还可以主动创造条件,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把自己认识的先进人物介绍给孩子们,组织他们去访问,或就自己所长辅导孩

子们从事些小制作或艺术练习。家长这样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参与活动,就可以在和小朋友接触中了解他们的收获,帮助他们提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的友谊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让孩子们认识到友谊不只是在一起“玩”, 而是通过共同活动使生活丰富多彩,使小朋友共同进步。有了这个认识,孩子们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使友谊活动服务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了。

第三是启发诱导。真正的友谊和哥儿们义气、小宗派、小集团有什么不同呢?根本的区别在于真正的友谊是以革命理想为基础,以有益于集体、有益于社会为前提的,而哥儿们义气、小宗派、小集团活动则以谋取个人私利为目的,以损害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为代价的。要想让孩子认识这个区别, 并坚持正确的友谊,便要注意启发诱导他们为集体、为社会做好事。几个同学一起为班级洗窗帘,修桌椅,不但能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而且培养了爱集体的情感;同学们在一起为街道种花种草搞卫生,就能够在为社会服务的自豪感中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温暖。孩子们在家长启发诱导下开展这些有意义的友谊活动,家长便可以结合这些活动帮助他们总结提高。时间久了,孩子们便会逐渐树立起共同的理想,逐渐体会到友谊不能只限于个人感情,而应该和集体进步、社会发展联系到一起,这样的友谊才是有意义的,才能给自己带来愉快和自豪。

第四是讨论研究。家长除了引导孩子开展些正确的友谊活动外,还要注意利用适当时机引导孩子议论,探讨一些有关交友的问题,如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友谊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交友要真诚,为什么对人要尊重,等等。孩子的认识提高了,便会用自己的认识指导行动,使自己在友谊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当、更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