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

十八世纪在纺纱发明上表现出很大的独创性。这些发明是:用辊处理纱线、把锭子安装在可动的走车上以及大大增加一个操作工所能照管的绽子数目。

约翰·怀亚特和刘易斯·保罗于 1738 年获得了用辊纺纱方法的专利权。在这种新机器里,被梳理的棉或毛由一对辊引入机器,再传送到另一对辊, 后者比第一对辊运动快,这样,棉或毛在从

图 204—阿克赖特的“水力纺纱机”(1769 年)

A—嵌齿轮和轴。B—驱动该机器的轮。D—铅重物,使小轮(F)保持稳固于压力轮

(E)。G—木轴,它驱动轮(H),并向上一直到驱动四对固定于铁板(K)的辊(I)。L

—四个带粗棉纱的大筒管。M—四根线,连结到用铁丝固定在木杆(V)上的筒管和锭子。 N—铁片,所带重物通过滑轮悬挂于辊,以使各辊保持在一起。P—筒管和锭子。Q—锭翼,

具有把线引向筒管的铁丝。R—小的毛线绳,它们影响筒管的旋转,以调节其转速。S—四个锭子旋转物。T—锭子。

第一对辊到第二对辊的传送过程中,就被伸张了。这纱线从辊再传送到

锭子和锭翼,最后缠绕在有边筒子上。

1771 年,理查德·阿克赖特发明了一种新的纺纱机,称为“水力纺纱机”, 因为它用水力驱动。他又对这种机器在细节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结果就是他的所谓“翼锭纺纱机”。这些纺纱机生产的线特别牢,这便使得第一次能够制造全棉织物。在那时之前,所应用的其他纺纱机纺成的棉纱非常脆弱, 只能用作纬线,而经线必须应用亚麻。阿克赖特的水力纺纱机在织造棉布时,不再需要亚麻经线。然而,另一方面,它只能纺较粗的纱线,还不能同印度白布和薄洋纱的细纱相比。

其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于 1765 年发明了他的“珍妮机” 图 205—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即珍妮纺纱机(图 205)。这种机器使一个操作工能照管许多锭子——原始珍妮机是 8 个,哈格里夫斯的最后定型是 80 个。然而,这种新式珍妮纺纱机在其他方面大都同没有锭翼的大轮纺纱机相似,因此,纺织不能连续地进行,机器必须周期地停车和倒车,以便把纺好的纱摇在纡子上。这种机曾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塞缪尔·克朗普顿对之大加改进以后。克朗普顿把阿克赖特的“水力纺纱机”方法同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方法相结合。这种纺纱机是如此通过混合方式把不同原理结合起来的产物。因此,它被称为“杂种机”或“杂种珍妮”〔走锭纺纱机〕(图 206),发明于 1774 年。最早的“杂种机”只带 12 个锭子,但它们生产的纺线非常精细,足以同印度棉制品相匹敌。

图 206—克朗普顿的“杂种机”〔走锭纺纱机〕